真实的北大校长胡适:一生抽烟喝酒、逛窑子,还拿下36个博士学位

前言:

北大校长这个头衔听起来就让人肃然起敬,你肯定会想象出一位学识渊博、品行端正的长者形象。

但是却曾经有这么一位北大校长,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远近闻名的好花花公子,每天嗜酒如命,烟也是从不离手,甚至连逛窑子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位不务正业的家伙居然还拿下了36个博士学位,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是如何从一个花花公子摇身一变,成为了让人敬仰的学界泰斗呢?

从纨绔子弟到学界泰斗

胡适从小的生活在有钱人的家庭里,家中的溺爱把他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

别看胡适小时候调皮,但他的学习能力却是一流的,在私塾里他很快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智,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

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就在胡适十四岁那年,清廷突然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一下可好原本规划好的仕途之路瞬间就被堵死了。

这个变故并没有打倒年轻的胡适,相反它为胡适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胡适开始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

他逐渐意识到中国需要变革,需要新的力量来推动国家的发展,于是一个新的理想在胡适心中萌芽:救国为民为重振中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带着这份理想胡适考入了中国公学,在那里他开始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进步文章,希望用自己的笔锋唤醒国人的爱国情怀。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因为多次参加游行活动,胡适竟然被学校辞退了,这次打击对年仅十几岁的胡适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失学的打击让胡适一度陷入迷茫,他开始放纵自己,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每天抽烟喝酒甚至逛窑子,完全是一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模样。

这段日子里的胡适,完全看不出日后会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影子,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废了的时候,胡适的人生却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

到底是什么让胡适重新振作起来,他又是如何从一个浪荡子变成了让人敬仰的学者?

学贯中西的文化巨擘

说到胡适的学术成就,那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这位曾经的浪荡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学贯中西的文化巨擘,简直就像是开了挂一样。

胡适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推动白话文运动了,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写点大白话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在当时这可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几千年来中国人写文章都是用文言文,突然有人说要用老百姓说的话来写,这不是就是要翻天了。

可胡适就是这么个敢想敢干的主,他不仅自己写白话文,还大力提倡大家也这么做,他说:文学应该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写。

除了文学胡适在哲学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了得,他把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引入中国,主张拿证据来,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种思想方法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相当前卫的,胡适的这套理论,不仅影响了学术界,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

他能用西方的理论来解读中国古典,又能用中国的智慧来批评西方思想,这种跨文化的学术能力,让胡适在国际学术界也赢得了不小的声誉。

他那36个博士学位,简直是让人不敢相信,其实这些博士学有不少都是荣誉博士学位,还有一些是重复计算的。

胡适的学术之路可以说是一路开挂,从一个醉生梦死的浪荡子,到成为影响一个时代的思想巨擘,这中间的转变,简直就像是一部励志大片。

胡适的感情生活也是相当精彩的,这样一个学术大咖在感情方面会是什么样子呢?

风流才子的情感世界

说起胡适的感情生活,那可真是精彩纷呈,这位学界泰斗在感情世界里也是个十足的风流才子,不过别以为他是个花心大萝卜,实际上胡适的婚姻生活倒是挺传统的。

胡适的婚姻是典型的旧式包办婚姻,他的妻子江冬秀是个地道的农村姑娘,文化程度不高,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婚姻肯定不会幸福。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胡适和江冬秀的婚姻竟然维持了一辈子,刚开始的时候胡适对这门婚事是相当抗拒的,他觉得自己是个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怎么能和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姑娘过一辈子呢?

但是为了不违背母亲的意愿,他还是勉强接受了这门亲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适渐渐发现了江冬秀的可爱之处。

虽然江冬秀不懂文化,但她善良、勤劳,而且非常支持胡适的事业,胡适还鼓励江冬秀学习文化知识。

在他的帮助下江冬秀慢慢学会了读书写字,甚至开始给胡适写信,这些朴实无华的家书,成为了胡适在异国他乡时最温暖的慰藉。

不过作为一个风流才子,胡适的感情生活不可能只有婚姻这么简单,在他的一生中还有几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情感故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胡适和陆学珠之间的那段柏拉图式的恋情,陆学珠是胡适的学生,也是他的知己。

两人志同道合常常就文学、哲学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发展成实质性的关系,但这段纯洁的精神恋爱却成为了胡适晚年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除了陆学珠胡适还和其他几位女性有过情感纠葛,比如在美国留学时,他就曾对一位教授的女儿产生过爱慕之情,两人之间有过一百多封书信往来,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爱意。

可惜的是这段感情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修成正果,胡适的感情世界,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的完美结合。

他既恪守着传统婚姻的责任,又不拘泥于世俗的樊篱,勇于追求精神层面的爱情,这样的胡适是不是比你想象中更有魅力呢?

说到魅力胡适可不仅仅是在感情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他在学术界的成就,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这位浪荡子是如何在学术界大放异彩的呢?

光环与争议并存的一生

你可能会觉得胡适是个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长者,但实际上这位大师的一生可谓是光环与争议并存。

咱们得说说那惊人的36个博士学位,这个数字一出来简直让人怀疑人生,要知道一般人能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就已经是顶天了,胡适倒好直接来了36个。

不过别急着惊叹,这里面可有点猫腻,这36个学位中大部分其实是荣誉博士学位,就是那种学校为了表彰某人的成就,特意颁发的头衔。

虽说含金量不如正经读出来的博士学位,但也足以证明胡适在学术界的地位了,除了这些学位,胡适还当过北京大学校长。

有人说他太过西化,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人说他太过学究气,不懂得管理大学,但不管怎么说,胡适为北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

胡适的一生并非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他的某些言行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比如说在抗日战争期间,胡适的态度就显得有些模糊。

他没有像其他知识分子那样积极投身抗日运动,反而选择了相对中立的立场,这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不满,甚至有人指责他是两面派。

还有人批评胡适晚年的政治立场,在1949年后胡适选择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和美国。

有人因此认为他是文化买办,是为西方服务的知识分子,这种评价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

胡适的矛盾性格恰恰体现了他的真实和复杂,他既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又有着放荡不羁的一面;他推崇西方文化,却又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

他追求真理和自由,却又不得不在现实中做出妥协,这些矛盾让胡适成为了一个立体的、真实的人物,而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

胡适的一生就像是一部精彩的传奇小说,从一个爱喝酒、抽烟、逛窑子的浪荡子,到成为北大校长、获得36个博士学位的学界泰斗,这中间的转变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他的成就、他的争议,都成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像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结语:

胡适曾说过:怀疑一切但是要有系统地怀疑;相信一切但是要有理由地相信。这句话不仅是他的人生信条,也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胡适一样,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不偏激,用理性和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人民政协网于2024年8月14日所发布《胡适批“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