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东亚所53周年 冷战2.0时代更显中国研究优势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18日举行第53周年所庆,邀请历任所长及中研院院士吴玉山等重量级学者分享学思历程。由左至右为魏艾、赵春山、吴玉山、王信贤、施哲雄、邱坤玄、寇健文。(陈君硕摄)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18日举行第53周年所庆,中研院院士吴玉山在会上指出,世界局势进入「冷战2.0」,台湾变成抗中的桥头堡,让许多想研究中国的外国人,都想来台湾,东亚所就肩负这样的使命;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表示,国外许多专家「会中文的不懂亚太局势,懂亚太局势的不会说中文」,这也是台湾在全球中国研究的机遇。

台湾的中国大陆研究重镇政大东亚所,18日举办「中国研究接力赛:东亚所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欢庆53周年所庆,邀请赵春山、施哲雄、邱坤玄、魏艾、寇健文、王信贤等历任所长,分享投入中国研究的学思历程;同时邀请东亚所创所所长吴俊才之子、中研院院士吴玉山做开幕致词。

吴玉山以四个「之间」形容东亚所的发展。包括「教学与研究之间」、「研究与政策之间」、「区域与学科之间」、「质化与量化之间」。他认为东亚所正面临「四个之间」的双重压力。

吴玉山指出,当前世界局势进入冷战2.0,对台湾而言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要去大陆做田野研究变得不可能,「好处在于台湾又变成在某些情境下,理解、对抗中国大陆的桥头堡」,在此大环境下,台湾与国外的联系正在大大加强,连外国人学中文都想来台湾,「当年东亚所在这个情境下成立,今天也有更多国际资源联系可以运用」。

吴玉山表示,当年的一个所,带出了一个中国研究学科,对台湾的重要性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东亚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二大挑战 资料来源与思维

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表示,当世界局势进入冷战2.0,台湾的中国研究会愈来愈重要,许多国外学者或官员,为了想了解中国大陆而到台湾访问的现象,正在上演,譬如最近的许多东欧国家。

他指出,国外一些专家「会中文的不懂亚太局势,懂亚太局势的不会说中文」,而这也是台湾乃至政大东亚所的机遇,可以吸引许多国外学者到政大,增进双边合作。

寇健文指出,当前中国研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资料来源不易。随着中国大陆的政治氛围紧缩,过去以田野调查方式到大陆搜集资料,未来恐怕会不太可行,因此可思考改以其他研究方法途径,譬如文字探勘、大数据。

二是思维方式,他指出,两岸分隔五六十年,对一些用字遣词的理解未必相同,「如果理解方式错,判断就会错」,譬如「斗争」一词,两岸的字典解释就不一样。他强调,如果能作到精准了解对岸思维,也就可以减少两岸理解的差距。

●层峰批准 冷战背景创所

政大东亚所创立于1968年,前所长施哲雄指出,当年该所的成立,具有重要的时空背景。在国际上,是冷战对峙最严重的时候;在两岸,也是最激烈的对立时刻;大陆内部情势,处于文化大革命正酣;在台湾内部,则有高涨的反共情绪。

施哲雄说,当时台湾内部研究中国大陆,只有军情单位可以接触相关资料,但军情单位的研究队伍已经来台近20年,面临老化问题,且军情单位的研究报告需服膺于当时的政治正确,报告结论总是「暴政必亡、反共必胜」,较不客观,因此时任国民党文工会主任吴俊才,上签呈给蒋中正总统,建议设立硕士学位的研究所,并很快获得批准。

施哲雄回忆,当年第一届入学的东亚所学生,还得到蒋经国一一召见,关心家庭和学习情况,学生所得到的生活经费补助,比其他系所的学生还多。不过他也指出,由于东亚所成立时的特殊背景,被坊间一些人冠上「培养特务机构」的帽子,造成大陆的误解,他在过去前往中国大陆交流的经验中,也曾因此被大陆相关部门的人「约谈」,带来一些困扰。

●知己知彼 不丧失立场

淡江大学大陆所荣誉教授赵春山曾参与2015年两岸领导人「马习会」的事前二轨谈判,有所友询问,在东亚所的经历,如何有助于与对岸的谈判交手?

赵春山表示,看待大陆官员或学者,第一他是共产党人,第二他是中国人,现在又不像早年,他还是个全球化的人,因此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谈判,确实是很复杂的事。

赵春山说,他从大陆前总理周恩来的外交谈判,体会到拿捏分寸的重要,也就是「硬不要硬到决裂,软不要软到丧失立场」。他透露,在「马习会」前一天,他与陆方从下午2点谈判到隔日半夜,为了这场谈判,一个晚上抽了三包烟,喝了无数杯咖啡,几乎没睡觉,「能照顾到台湾权益的,我没有一件疏漏,我考虑到台湾民意,可以用共同语言,也没有丧失立场」。

他也感慨,现在政府的两岸问题,一部分出在不了解大陆的人拚命讲,了解的人不太愿意讲,「该说的话他不说,不该说的话拚命说,两岸误解就是这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