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基隆河 雨、汙水分流重於截流

近三、四十年来台北市为提升现代化都市形象与市民生活环境品质,耗费巨多经费投入捷运、垃圾收集焚化及污水下水道建设,前两者已为市民和观光客所肯定,唯独最早建设的分流式污水下水道系统,现用户接管率虽已达八十五%,却因不务实管理,仍在污染河川。

台北市系采取分流式下水道,污水与雨水应分别收集纳入各自的系统,但因未尽务实管理以致未能彻底分流,仍有部分污水经由雨水下水道流入河川,导致周边河川污染未除。而污水下水道系统分支管建设完成后应即废除截流设施,但有部分系统仍采用截流方式以降低初期污染,变成目前污水处理除迪化及内湖两厂外,仍有多量污水送至区域性的八里厂处理。

台北市对于已完成的污水下水道系统未曾进行全面务实管理改善,包括未定期持续盘查用户接管后,其排水系统是否维持原雨、污水分流排水;有无被改管错接或房屋改建造成污水流入雨水系统;未宣导在屋内的各种清洗水不得排到屋外雨水沟,不得在室外洗车,甚至部分餐饮业任意将清洗水槽洗涤水迳自排入雨水侧沟而未取缔改善。

又,污水下水道附属设施人孔,其人孔盖都设有两个提举孔,因道路长期铺面调整致下陷,导致雨水及路面污物被扫入污水下水道,暴雨时又冒出污水,却数十年未更换。至于夜市、黄昏市场或摊贩聚集地区,也应设法以小截流收集纳入污水下水道,而不是任其排入雨水沟、最后流入河川造成污染。也就是说,应杜绝污水流入雨水下水道,而不是任其排入后,再于雨水下水道系统排出口设置截流设施截流处理。

基隆河是台北市民聚集活动的珍贵亲水空间,但因河川基流量低,缺乏涵容能力,且尚有部分污水排入,以及污染源中有一半以上污染负荷量是来自内湖污水厂之放流水,以致每年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日期未达标,甚至时因缺氧造成鱼类死亡。

台北市污水量因少子化而减少,既有之迪化与内湖两厂处理能力已大于未来污水产生量,现却要为因长年未能有效分流雨、污水所造成的污染量设置截流设施处理截流水。前市府团队舍不造成河川污染的区域性系统,反藉台北市要自主处理,而要超量设置两座(民生、滨江)处理厂,并同既有的内湖厂,三座的放流水将集中放流于基隆河大佳河段,即再增加近一倍以上的放流水污染负荷量,这恐将使已稍有改善的基隆河再沦为「黑龙江」。

截流会使污染物在雨水管内的流速降低而沉淀,一旦下雨即行冲刷入河川;增建两污水厂会造成三厂放流水集中排放于基隆河大佳段,后者虽经处理可达九十%去除,但仍残留有相当于直接排入未经处理的生污水之总污染负荷量。本河段为感潮河段,受潮汐影响固体物会沉积于河底,天气变热,该沉积污泥就会自行消化腐败而上浮,耗掉水中氧气,使水质更污染。

不加强管理改善系统之雨、污水分流以减少甚至断绝截流水量,却要耗费六、七十亿的建设及每年十亿元以上维护经费新建处理厂,这恐是全世界前所未见的荒谬作为,超量设置却不先探究截流不仅无助改善河川水质,反而会因集中放流增加污染,未知是台北市太有钱或是决策者对下水道无知,在强调AI科技管理时代更显讽刺。

期待现任市府团队能建立健全务实的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下水道雨、污水彻底分流,达到零截流并废除所有截流设施,同时停止超量污水厂的运转而不再于大佳河段排放超量的放流水,这才能拯救基隆河不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