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不能被假货硬控
一包不含红薯的红薯粉条,让有着两千多万粉丝的大网红“东北雨姐”从爆火到塌房、掉粉、被处罚,只用了短短20天。
据媒体报道,“东北雨姐”直播推广的红薯粉条被举报“没有红薯成分”,调查组确认“东北雨姐”在直播中存在“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有关部门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共计165万元的处罚,并责令其暂停经营限期整改。
这事儿离合肥对三只羊公司开出6894.91万元罚单也才半个多月。两位直播带货领域头部主播的接连出事,揭露了直播带货领域一些典型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当属假货问题。
现如今,实体店买到假货很少见了,在直播间买到假货反倒有些司空见惯起来。黑猫投诉上的此类案例挺多:有年轻人在头部直播的直播间花了千元买到假名牌跑鞋;有中年人在某大V直播间以溢价买到了假茅台酒;有人在玉石直播间蹲翡翠手镯“成功”被骗。老年人更是重灾区,很多假冒伪劣保健品、山寨日用品,都被沉迷直播间的老人买走了。
假货利润高、来钱快,为了卖假货就要立假人设、做假承诺、演假剧情。在“东北雨姐”的视频里,村子只是其拍摄短视频的“影视基地”,一出事马上人去楼空。主播卖货时可以在直播间口口声声“退一赔三”“假一罚十”,事后客服却狡辩“口头承诺无效”。
至于演戏,和厂家“极限拉扯”、假砍价真涨价的套路已经不稀罕了。有的直播间还会利用老年人的同情心与迷信思想,用玄幻故事来骗钱。比如,一帮“坏人”在抓长白山的神鹿,主播奋力拯救神鹿,神鹿后来给主播留下了一些神秘物品,然后主播就激情开“骗”了。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七成以上用户因看短视频/直播购买商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高达7.1万亿元。直播间消费正在成为主流消费渠道。
电商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产业发展和促进消费作出了贡献。有些主播尽职尽责地为消费者谋福利,寻找好货源、把好质量关,带来高品质的消费体验。而有些不良主播,表面对“家人们”“宝子们”爱得深沉,实际上享受着天价“坑位费”和“佣金”不说,还知假售假、以次充好,误导消费者。自己捞一笔就走,搅浑“池水”,留下一地鸡毛。
走过野蛮生长的阶段,电商直播的规范化经营该更快走入正轨。《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均就直播带货、大数据杀熟等网络消费乱象进行规范。特别是后者,将原《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上升为法定义务,明确平台、直播间和主播“人人有责”。
然而在实际监管中,系统的合力还有所欠缺,责任的界定和执行存在难度。加之主播、商家、平台本是利益共同体,让他们相互制衡,难度不小。所以有专家建议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估和监督机构,不无道理。
很多网友说,爱看“东北雨姐”,是对她风风火火干活的力量感上头,一不小心就被背景音乐“硬控”了。提醒广大“宝子们”,在直播间下单的时候,还是要保持理智,别轻易“上头”,避免被假货“硬控”。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