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阎连科从聊斋看拉美文学 启蒙当代文学创作

大陆知名作家阎连科近日受邀来台进行讲座,由《聊斋志异》看魔幻写实与当代文学创作。(联经出版提供/李怡芸台北传真)

大陆知名作家阎连科近日受邀来台,在清华大学开讲,近年他研究《聊斋志异》并推出《聊斋本纪》与《聊斋的惟幔》,他由其中除了看到400年前的蒲松龄反而为当代文学创作开创了新的路径,也以拉美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与《聊斋》相较东、西方对人鬼之间的不同解读,看见对人与非人的不同世界观。

阎连科指出人类建立的真实生活往往带来恐惧绝望而寄托于非人的生活,尽管《聊斋志异》共491篇小说,但他认为应视为一整部大的小说,「复杂性完全不在《红楼梦》之下」,他认为相较于《红楼梦》的虚无,《聊斋》的虚无显得更巨大而婉转,「让人看到无法弥补的黑洞及无法弥补的,人的虚无」。他认为从「抓到了美好却不存在」的悲凉来看,《红楼梦》是以「冷」的方式让人抓到了虚无,而《聊斋》是透过一丝温暖和安慰去看虚无留下来的悲凉。

此外他以墨西哥作家胡安.鲁佛的《佩德罗.巴拉莫》与《聊斋志异》相较,《佩德罗.巴拉莫》作为发行60余国,长销半世纪,奠定魔幻写实文学基石的拉美文学经典作品,影响了马奎斯等人,故事借由孤儿寻根的旅程,揭开荒凉地景的百年盛衰,记忆与真实交错,阎连科自述影响了自己的写作,它完全打破了阴阳之间的界限,也唤醒了自己对民间经验的记忆。

阎连科指出,以《聊斋》而言,所有的非人的出现都在傍晚或天不亮的时候,人和鬼是分布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不论人或鬼要到另一个场域都要透过特殊的通道。但是在8万多字的小说里写了80多个人物的《佩德罗.巴拉莫》中,人和鬼是不分界线的。由这两部小说,他认为可看出东、西方对人与非人的生活和世界观截然不同,也启发了自己思考,若在今日写类似《聊斋》的故事,如何继承其传统并发挥出现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