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輿論審判柯文哲 謝長廷信賴北檢或鏡檢?
北检对柯案4人提抗告成功发回,台北地院29日下午重开羁押庭,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抵达北院。记者胡经周/摄影
柯文哲视为「人生导师」的谢长廷曾历经线民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司法鹰犬的厉害。资政是国之大老,谢长廷所谓「证据薄弱」、「舆论审判」、「社会乱源」的指控何其之重,北检若不出面否认或澄清,恐坐实「司法锦衣卫」之疑。
北检积极侦办京华城、政治献金案,将涉嫌收贿、图利、侵占、背信等罪的柯文哲求处重刑。北检一起诉,绿营立刻快马追杀,立法院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说,若贪污犯未缴回贪污所得就不可能假释,所以会关到底;柯文哲未来可能还有好几个28.5年或无期徒刑,但最终合并执行最多关30年,28.5年已代表有给一点打折、礼遇。
司法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民众党眼中的「政治迫害」,在民进党口中竟成「司法打折」,同样的柯文哲案情,不同政治光谱的绿白解读如此极端,把司法各打50大板,难怪「司法不公」成为另类的朝野共识。
谢长廷试图扮演「公道伯」,他昨在脸书贴文指出,任何人把柯文哲的起诉文件读了后,一定对政商的复杂关系印象深刻而心生反感,但就法律犯罪要件而言,收贿的证据确实薄弱了一点,尤其在押人4个月之后,交出如此起诉书,未来发展可以预见必然争议迭起,牵动政局变化。
谢也直指,最近法务单位公布资料,最近10年贪污犯罪起诉定罪率有7成,即使如此,3件有1件无罪,公信力也值得检讨。在台湾有时被起诉并不是因为有罪、而是因为舆论认为有罪,所以制造「舆论审判」变成法庭斗争的重要一环,几乎所有被告都会喊寃,社会半信半疑,结果是假寃的占便宜,真寃的倒霉;司法公信力低落,也是社会乱源之一。
谢长廷虽点出现象、却没指出元凶,公道伯仅仅点到为止,不敢说出背后「佛地魔」的名字。柯案审理过程中,是谁「每周一爆」,违反侦查不公开原则,企图引导办案风向?北检虽然貌似中立,镜检却不断放话,社会分不清孰真孰假,亲绿政论节目和网军侧翼再跟着万箭穿心、乱棍追打,一条龙式办案模式,摆明是先划靶、再射箭,到底是谁在背后纵容政媒沆瀣一气?
赖清德总统曾呼吁前总统蔡英文「要求她的网军停止攻击我」,间接证明网军宛如总统御林军;NCC前委员林丽云、王维菁公开信曾直指,「政媒共生集团」已是台湾民主的重大威胁,媒体成为政治部门的舆论宣传工具。民进党当年高喊「党政军退出媒体」,如今「媒体就是政治」,舆论被人为操作方向,司法跟着风向跑,党同伐异,亲绿媒体不是「姓党」、就是「信赖」。
从谢长廷逻辑来看,贪污犯罪起诉定罪率不高,北检即使证据薄弱仍要对柯文哲求处重刑,正是因为被「舆论公审」牵着鼻子走,政局将动荡不安,不论最终谁得利,不受社会信赖的司法也将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