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举措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参考消息网1月24日报道 据美联社1月23日报道,中国政府计划通过要求养老金和公募基金对国内股票进行更多投资来提振股市。

官员们23日对记者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从2025年起,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说:“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

吴清说,《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地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稳步扩大投资规模,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与结构,巩固资本市场回升向好的良好局面。

这一举措是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农历新年(春节)前夕宣布的。在春节假期期间,中国家庭在餐饮和旅游方面大笔花钱,孩子们和年轻人得到红包。

吴清说:“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性突破,可以说是解决了多年要解决没解决的问题。”

瑞银证券分析师孟磊说,大股东的抛售和市场的剧烈波动阻碍了中国市场的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23日也报道称,中国官方设定中长期资金入市指标,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22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等23日上午出席新闻发布会。

吴清在发布会上说,《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可以说“干货”满满。

吴清表示,在提升实际投资比例方面,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对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

同时,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2日报道,中国将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该计划出台之际,中国正试图应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不确定性。特朗普21日表示,他正考虑从2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说:“有必要提前采取行动,抵消关税威胁对股市的潜在影响。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继续拖累市场情绪,而国内结构性经济改革仍面临重大挑战。长期资本对于稳定(中国)资本市场和增强投资者对其未来增长前景的信心至关重要。”(编译/龙君 卿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