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信息科学泰斗郭光灿院士谈中国量子科学发展
近日,记录讲述郭光灿院士的回忆录《郭光灿传》全面上线。借此机会,我们也一起来回顾一些关于郭院士和量子信息的点点滴滴。
记录中国量子信息发展的前世今生
郭光灿传
郭光灿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郭光灿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并身体力行地推进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郭光灿又率先将目光投向量子信息领域,在缺乏支持和经费的情况下努力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谋篇布局,培养人才。在他的队伍里,产生了潘建伟、杜江峰等五位院士。他对量子信息科学的执着、对国家科学发展大公无私的信念、对科学研究孜孜不倦的精神,终于使得量子信息科学在中国获得了长足发展。
对量子信息科学的执着追求
——连续四年申请973,终获成功
从20世纪80年代,郭光灿就开始研究量子光学,到2000年,用郭光灿自己的话说,他坐了15年的“冷板凳”,三次申请973项目均以失败告终。
1998年,国家实施973计划,支持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我认为量子信息是最合适的,它将来会有量子计算机、量子密码,我信心满满地递交了申请书,可是申请书递上去就没了下文。”因为大部分的教授研究的都是经典信息,甚至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量子信息是“伪科学”。然而,面对量子信息这一大好机遇,郭光灿认为,他决不能让自己和他的祖国错过这一个机遇。
1999年,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郭光灿第二次申请了国家的973项目,可那一次又失败了。这时,郭光灿的科研经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他在中科院一笔5万元的经费下度过了艰难的一年,并着手在中科大成立了量子重点实验室。可以想象,初始的量子实验室有多简陋。“我的实验室只有一台386机器,一台针式打印机,就这两个设备。我的研究生们都是轮流用这台386机器。”后来还有一个学生回忆说,当时他们都是排着队用设备的,谁到点了,就算没算完也得下来轮到别人。
2000年,郭光灿满怀希望第三次申请973项目,结果还是失败了。“只要有一点希望,我就会去做,尽管经历了三年都不成功。出差一个人,到宾馆一个人,做报告我一个人,一个人修改报告,那个时候确实感到比较孤独。”郭光灿一边要领导他的实验小组完成论文,一边又到处去申请经费,到处碰壁。但是他却仍然很乐观、坚强地去面对,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坚信量子信息科学一定会被国人所接受。
2001年,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实验室没有场地,学生们面临着没有办法做实验的窘境,这对于一个实验室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郭光灿仍旧凭借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多方周旋,为实验室争取来了场地,保住了实验室。也正是在这一年,郭光灿第四次申请973项目,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国家首个在量子信息领域的973项目,他拿到了2500万的科研经费。“我从1998年开始申请,每一年都失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郭光灿说道。
对国家科学发展的大公无私
——拿到千万经费想到国家量子信息的未来
申请到973项目后,郭光灿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团队,而是考虑国家量子信息未来的发展。
“这么大一笔钱,也是国内第一个量子信息的973项目,我不能把这个钱全部用来发展我的个人团队。”郭光灿说道。他认为,中国要在世界上和强国竞争,光靠一个团队是肯定不行的,他必须团结国内所有的力量来壮大这个队伍,全方位地发展量子信息科学。
正是有了这样的“大义”,郭光灿后来组建了最初的量子信息科学队伍。时间证明,他是对的。从这个队伍里,走出了5位院士,他们分别为郭光灿、彭堃墀、孙昌璞、潘建伟、杜江峰。他们分别是五位课题组长,先后被评为中科院院士。而后这个队伍里的十多位年轻的学术骨,又被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973项目。
时隔二十年,如今再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郭光灿主导的这个973项目的实施,是今天中国量子信息科技蓬勃发展,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获得话语权的重要转折点,也为中国量子信息科学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人才培养的孜孜不倦
——咱培养的“土博士”一点不比“洋博士”差
几十年如一日,郭光灿在自己的实验室,在祖国大地上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这种代代传承的科学精神也将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量子科学人才坚定地走下去。
1998年,郭光灿在组织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时,曾经书信邀请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先生担任会议主持,还收到了钱学森的回信。尽管最后钱老因身体原因婉拒,但回信中的一字一句对于郭光灿来说,都是一种肯定与鼓励,也激励着他在量子信息推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而郭光灿也将这样一种力量传承了下去。
“我这一辈子做好了一件事,培养了一批人,我也兑现了对学校、对国家的承诺,承担了我这一代的国家责任,履行了历史担当,此生无憾。”郭光灿这样评价自己。他现在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开始工程化建设,最终走向产业化,被所有的国人用上。
多年来,郭光灿带领着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深耕细作,开拓创新,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纠缠网络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始创新科研成果,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
近年来,量子计算在全世界发展迅猛,但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如果等待国内量子计算的相关技术发展起来,再去考虑产业化,将为时已晚。”郭光灿说,“我就不相信,不靠国外,我们在自己的土壤上培养不出量子计算的人才。”
2017年,郭光灿与他的学生中科大郭国平教授联合创立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量子计算机全栈式开发、开创中国量子计算工程化先河的创业团队。近年来,该公司研发出国内首个工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并与晶合科技共建国内首个量子芯片联合实验室。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成立于2018年,成员企业(单位)涉及包括金融建模、海洋超算、轮船制造、传感应用、人工智能、低温制冷、生物科技、大数据等领域。根据不同行业的应用落地,该联盟已分别建立了量子计算上下游生产制造联盟、量子计算应用生态联盟和量子计算科普教育联盟。
“为量子计算贡献中国力量”,这也是本源量子——这个从中科大孵化出来的企业,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做的事情。这个小组从最早的4个人发展到现在一百多人。
“实验室里的技术再强大,再尖端,也只是发表一两篇世界期刊的杂志。要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这个过程非常非常漫长,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希望本源的量子工程师们可以坚持做下去,我们作为科学家也会给予你们最大的支持。”郭光灿说,“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量子行业的年轻人为量子信息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他们(学生)来说,我是一棵大树。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大树底下不长草’,我不干涉他们,必须放手让他们去冲,去闯。还有一句话叫‘大树底下好乘凉’,我希望我是那棵可以乘凉的大树,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来找我,我是他们的大树。”
追求真理 勇往直前
这八个字在郭光灿院士的身上
体现的淋漓尽致
心底无私天地宽
郭院士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用他的全部心血建造了
中国量子信息的坚实地基
为国家的科学研究事业奉献终生
想了解更多内容?
长按识码,即刻购书
科学商城(科学出版社)
京东(科学出版社)
当当(科学出版社)
(本期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