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末代状元刘春霖的试卷真迹,手写字体让人汗颜,堪比印刷体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就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国运衰微的时代,一个年轻人,以一手堪比印刷体的馆阁小楷,在科举考场上写下了自己人生最后的辉煌,也写下了中国科举制度的最终句点。

刘春霖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

他的一生,与其说是个人命运的浮沉,不如说是时代洪流中一个微小个体的无奈挣扎,一个古老制度的最后挽歌。

01

清朝的落幕

科举这个承载着无数读书人梦想的制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彼时隋文帝杨坚鉴于世家大族于官场影响力过甚,遂推行科举制度以选贤任能,意在打破旧有格局,为国家招揽人才。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也为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一条相对公平的通道。

明清两代,科举渐趋僵化,八股文风盛行,竟逐渐演变成束缚思想的枷锁。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华大地风雨如晦,劫难重重。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颜面无存,彼时的清王朝可谓内外交困,其统治摇摇欲坠,稳定性已然丧失。

科举制度虽然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到了清末其弊端也日益显露。

不仅无法筛选出合适的人才,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腐败。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科举制度如同一个老迈的病人,苟延残喘,等待着最后的终结。

02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的故事

刘春霖,乃中国历史之末代状元,其故事极具传奇韵味。1872 年,他降生于河北肃宁一平凡之家。

爸在府衙当个小差,妈在知府家帮忙干活,家里的条件一般般。

六岁时因家贫被送至老家,与兄嫂一同生活。

八岁之际,他步入私塾求学,竟展露非凡的学习禀赋,因而深得老师钟情。

除了在学业上的优秀表现,刘春霖在书法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尤擅小楷,他从小就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加练习,笔耕不辍。

他的小楷笔势流畅,结构严谨,字迹工整秀丽,堪比印刷体,令人叹为观止。

彼时他的书法声名远扬。闻此讯者众多,皆纷至沓来向他求字。

03

殿试故事

1904 年,他投身于清朝的末次科举考试。他历经重重筛选,奋勇向前,披荆斩棘,一路畅行无阻,最终成功迈入了殿试的殿堂。

殿试之时他凭借一手精妙小楷,书就有关时局之策论。据说慈禧太后批阅试卷之际,一眼便被刘春霖的书法吸引。

刘春霖之名“春霖”吉祥如意,甚合慈禧心意,且其书法出众,故而慈禧最终钦点他为状元。

刘春霖的书法深受馆阁体风格的影响,清代科举考试时流行一种叫馆阁体的书法,这种字体讲究工整、结构严谨,笔画规范,看起来整齐统一。

刘春霖的书法作品正是体现了馆阁体的精髓,他的字迹工整秀丽,如同印刷体一般,令人赏心悦目,也更容易获得考官的青睐。

04

书法风格

虽然刘春霖的书法以馆阁体为基础,但他并非一味地模仿,而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巧妙地将馆阁体的工整与自身的艺术追求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刘体”小楷,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他尤其注重墨色的变化,起笔收笔墨色较重,中间部分则相对较轻,使得字体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