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种子”,为何“种”在二里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第十二期开讲

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及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绿松石器加工作坊及绿松石质礼器群……诸多“中国之最”,都出自豫西的这个小村。

7月27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第十二期开讲,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做客深圳市宝安区,带来《最早“中国”王朝肇始——解密二里头遗址》主题讲座,从二里头遗址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中揭开“最早中国”的“面纱”,为现场200余名、线上3万余名观众解读华夏第一王都的“文化密码”。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有多位经深中通道前来的中山市民,这是他们首次现场聆听宝安讲坛。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

2018年5月举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指出,“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

“夏都”“华夏第一王都”“最早的中国”“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二里头遗址拥有多个“重量级”称号,而关于它的考古故事要从65年前说起。

1959年,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调查“夏墟”时,发现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此后,几代考古人在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持续发掘和研究,发现了丰富而重要的文化遗存,确认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是研究中国王朝国家形态、探索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遗址。

“若论二里头最宝贵的东西,我认为不是绿松石器,也不是青铜器,而是几个小‘土堆’和‘土路’。”赵海涛所指的“土堆”和“土路”,是指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发现的主干道及两侧墙垣,揭示二里头都城为宫城居中、显贵拱卫、分层规划、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多网格式布局,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都城规划特点。

“这样严谨、清晰的布局,表明当时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已经具备成熟发达的规划思想、统治制度和模式,这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最重要的标志。”2022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项目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二里头作坊区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乐制度是早期华夏文明的核心、特色和精髓。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礼器,其中最著名的是有“华夏第一龙”之称的绿松石龙形器。龙形器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鳞纹,龙身之上还置有一组铜铃和玉铃舌。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7件铜铃、3件铜牌饰,只要有铜铃的墓葬,一定与龙形器共同出现,形成了固定搭配。”赵海涛指出,《诗经》中的“龙旂阳阳,和铃央央”,侧面印证了二里头这一祭祀习俗对后世的影响。

赵海涛将二里头作坊区比喻成“中国最早的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在这里,中国铸铜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和飞跃——二里头先民将发达的制陶技术与冶金术相结合,创造出使用复合陶范铸造青铜容器的技术,铸造出中国最早的复杂青铜容器。

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仅有依仗功能的玉质礼兵器,陶制礼器也有一定占比;类似石磬、陶埙等多种类多质地的乐器则反映了二里头时期乐器也存在的相应制度。

“从都城选址、多网格式的都城布局、祭祀遗存、墓葬,到青铜、玉质、绿松石等礼乐器一系列发现表明,二里头文化形成了社会等级制度化、系统化、礼器制度规范化的王朝礼制体系。”赵海涛表示。

二里头开启夏商周青铜礼乐器、王朝文明

赵海涛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最早的核心文化、广域王权国家,开启夏商周青铜礼乐器、王朝文明,为高度发达、繁荣的商周文明奠定了基础,并与商周文明一道,构成早期华夏文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在都邑规划方面,二里头文化为先秦时期其他城址探索布局提供了有益参考;在铸造技术、青铜礼器的基本器类、器形风格、功能和青铜礼乐制度的基本内涵等方面,二里头文化为辉煌、发达的商周青铜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础,并与商周文明一道确立了华夏礼乐文明的基本特质,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基础。

“二里头的牙璋、铜铃、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陶盉、陶爵等礼制用器,广泛传播到内蒙古、华东、岭南甚至越南北部,表明二里头文化的政治礼仪、制度、思想影响,传播到了那些区域。”赵海涛认为,二里头文化向四方强势辐射文化影响力,显示中国历史由“多元化”的古国时代进入到“一体化”的王国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充分体现二里头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根和灵魂。”赵海涛说。

文、图|陈云强 彭艳艳 邓亚明 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