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光電技術大突破

光电技术大突破,中研院长廖俊智昨(20)日宣布,团队耗时两年开发出光电转换效率超过31%的下世代太阳能电池元件,较目前市售最新太阳能电池产品高出三成以上,有助未来升级太阳能发电装置,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积条件下,提高太阳光发电量。

中研院关键议题研究中心主任李超煌表示,中研院和大学研究团队两年前启动技术开发时,一开始就邀请国内太阳能厂商一起探讨,了解其需求。如今实验室成功发展出高效太阳能关键技术,下一步还需优化制程、放大元件面积等,进而开发更符合量产规模的制造方法,他估计应可在两年后商转。

这项突破性的关键技术,是中研院携手国内顶尖学者组成研发团队,整合来自中研院、成功大学、清华大学、明志科技大学等高效太阳能光电技术研究专长的各领域专家共同完成。

廖俊智指出,台湾虽拥有优越日照条件,但太阳能发电装置需占用大面积土地,造成台湾不易大幅增加太阳能发电场域,提升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是化解困境的核心策略,借由提高单位面积的装置容量与发电量,缓解土地需求压力。

中研院表示,市售矽基太阳能电池,目前最高转换效率约22%至24%,若以相同技术几乎不可能突破30%,未来太阳能电池技术须向多接面或堆叠式方向研发。此次突破的最新技术,叠层式太阳能电池以钙钛矿上层吸收矽晶无法吸收的光子,其余光子再由下层矽晶吸收,借此增加转换效率,成功突破关键技术,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