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学术自主 传承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100周年,中研院2日至4日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从不同面向来探究五四时期的历史、文学、宗教与文化。院长廖俊智出席致词。 (王英豪摄)

今年适逢五四运动100周年,中研院昨日起连3天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研院院长廖俊智表示,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转折,尤其五四的主要发起人胡适先生是中研院的故院长,中研院也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追求的科学、自由、民主、创造等价值,发扬学术自由独立的精神,「即使遇到高度政治意涵的科学问题,仍应秉持专业学术、自由开放的精神,不应让任何政治意识形态限制学术研究。」

适逢百年 连3天办研讨会

廖俊智指出,五四的精神包括民主与科学,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包括政治、历史、文学、宗教与生活都深受影响。五四议题也有不同的论述与评价,以及层层叠加的政治意涵,更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及对启蒙精神的向往。

廖俊智认为,100年过去,五四不仅仅是中国的五四,它所追求的价值呼应世界的潮流,也影响了台湾的政治和文学。台湾、东亚与世界的局势已大不相同,白话文运动、科学理性精神、家庭改革,到追求个人自由、完善民主体制,仍是大家此时此刻必须面对与反思的重要课题。

中央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院长,在学术上一直超然与独立,当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引领学生走过五四运动的蔡元培,接下首任中研院长这顶学术桂冠时,之后几任中研院长几乎都刻意与当权者保持距离,甚至对抗,不为当权者所喜爱。

坚持文人风骨 奠定民主

胡适先生为五四运动主要发起人,其支持自由主义,在威权时代的胡适担任中研院院长,几度直言批评当局,后来的钱思亮及吴大猷院长等,亦能坚持知识份子的风骨。胡适先生与一群自由派学者在1950年代发行自由中国杂志,不仅延续了五四精神,也为台湾日后的民主化奠定重要的基础,五四的精神与内涵一直影响着中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