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磋商边境冲突 经贸逆向升温

中印边界对峙超过4年,两国近日就边境事务展开磋商;尽管如此,中印贸易量却逆向激增。图为5月浙江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印度商人在选购布料。(新华社)

中印边界对峙超过4年时间,两国近日就边境事务展开磋商协调,同意相互照顾彼此合理关切,早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然而,专家分析,几乎看不到这两个亚洲对手之间的边界紧张局势有缓和迹象,但尽管如此,中印之间的贸易量却在激增,让新德里面临两难。

中国外长王毅日前在寮国永珍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双方同意共同致力于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推动边境事务磋商取得新进展。其后,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0次会议,7月31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由中国外交部边界和海洋事务司长洪亮、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共同主持。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双方同意积极落实两国外长近期双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聚焦中印边境有关具体问题,相互照顾彼此合理关切,早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双方同意保持外交军事管道沟通,加强谈判机制建设,加快谈判进程,早日实现边境局势翻篇,推动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美国之音报导,中印两国在2020年6月发生边界冲突后关系急剧恶化,双方约有5万名军人驻扎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热点」。尽管两国军队在2020至2022年期间从部分冲突地区撤出,双方在其他摩擦点都声称拥有主权,有分析指,两国军事指挥官举行21次解决争议的会议,但是进展甚微。

印度在2020年冲突后,加强对中国投资的审查,暂停中国在印度的大型项目,并封锁TikTok等中国应用程式,但2023年印度从中国的进口额超过千亿美元,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额则仅160亿美元,北京仍是新德里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苹果等公司在印度建立生产设施,但多个产业仍依赖从中国进口产品。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约希(Manoj Joshi)表示,问题在于印度是否会坚持「让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取决于解决边境僵局」的立场,或是改变对中国的严格经济政策,但他坦言:「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我们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