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县深耕地方史 《续修新竹县志》、《泰雅文化新编》获奖
新竹县文化局《续修新竹县志》四卷获获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地方志书类优等,吴三连基金会秘书长戴宝村(左)颁奖给文化局长李安妤(右)。(新竹县政府提供/罗浚滨新竹传真)
新竹县文化局《续修新竹县志》纂修工作,由教授、地方文史学家组成百人团队,历经7年完成9卷、40篇、250万字巨作,日前受邀参加112年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奖励出版文献书刊颁奖典礼,《续修新竹县志》四卷获地方志书类优等,已故的泰雅耆老黑带‧巴彦的《泰雅文化新编》,则获学术性文献书刊佳作。
文化局长李安妤表示,2016年启动《续修新竹县志》纂修工作,2022年第一阶段出版的土地志、住民志、经济志、教育志及人物志等五卷获地方志书优等,2023年再推出卷一、政事志、社会志、文化志等四卷,再接再励获得优等荣耀。
泰雅族耆老、文史工作者黑带‧巴彦在9月8日辞世,其著作《泰雅文化新编》,是他一生投注泰雅文化研究的志业成就,及遗留给泰雅族及世人的精神不灭象征。
黑带巴彦致力纪录泰雅文化,有如传说中坚毅刚强的先祖,透过长期不辍的田野调查、文献研究,以图文并茂方式,呈现出完整的泰雅文化系统架构。
李安妤感谢每位文化前辈在历史文献领域中的辛苦耕耘,为这世代留下纪录与见证,该局将着力于地方文史研究人才的培育,持续担负起地方文化保存「继往开来」的重责大任,出版更多优良文献书刊。
李安妤表示,为使大众能更近距离欣赏黑带‧巴彦的作品,在新竹县县史馆布置「Atayal-认识泰雅文化」书墙,展示黑带‧巴彦老师数十年来手绘图稿。
民众可以透过其细腻的笔触和眼光,看到台湾原生的动植物如珍贵的台湾黑熊、美丽的五色鸟,还有泰雅传统编织、搭建住屋的型态,及种植小米农耕过程。文化局在展出现场,免费提供彩绘工具及图稿,完成者可领取纪念小礼1份,在活动书墙打卡还有机会获得《泰雅文化新编》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