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抓的是财情还是感情?

从家庭经济学角度看亲子关系。

⚠️高能提示⚠️

本文从绝对理性出发,行文可能会极其……无情,

请情感至上的读者慎重选择阅读。

《抓娃娃》上映8天已经创造了超过17亿票房,暂列2024年暑期档的票房榜首,“沈马组合”这对荧屏王炸用事实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然而伴随着电影的热映,评论也从内容向的“”搞 笑好玩”“西虹市宇宙又一传奇”,衍生出了内涵向的“孩子真的可以穷养吗?”“富人阶层傲慢的价值观”等社会话题。哪怕是一部爆米花电影,其现实背景的映射亦会引发社会共鸣,亲子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现实和严峻的考验,让每个家长和准家长思虑颇多,那么关于这个问题,除了电影这种幽默但其实并不提供实际解决方案的形式之外,我们还能从哪个方面拓展解决思路呢?也许从经济学角度可以考虑一二。

家庭经济学是融入社会学思维诞生的一个微观经济学分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斯坦利·贝克尔(Gary Stanley Becker)是其领军人物。这门学科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研究家庭的生产、消费、理财等社会活动,从而可以解释一些家庭行为的底层逻辑,但也由于纯理性的思维模式而让某些表述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好的,如果可以理解:“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这一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下,我们可以走进家庭经济学,看看在这一领域是如何分析“抓娃娃”这一件事的。

暂时抛开“爱情的结晶”这类文艺的说法,孩子,可以看作是家庭这一经济单元生产出的产品。所有产品的价值体现就在于成本与效益的比值,也就是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分析法”。

先来说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婚嫁等费用;间接成本包括:生育、教养孩子付出的费用、心力、时间,机会成本(比如妈妈要舍弃戴名包名表的乐趣)等。如果是“散养娃”的家庭,直接成本占极大比例,而“沈马家庭”显然相反,将直接成本压缩到了最小,间接成本无限扩大。且不说建立高仿“楚门世界”的费用,为陪着孩子放弃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时间,单是“包场比赛捡瓶子”的一堂“体验课”的支出就已经不可和课外兴趣辅导班的价格同日而语了。

在一场没有预算上线的制造养娃过程中,如果已然付出了高昂的生产成本,那么该产品孩子将应该如何体现价值,才能创造效益回馈父母呢?现在压力给到了“马继业”们的身上。

尽管几乎所有父母都会说“我们不图你什么”,但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层面,付出总是会期待回报的,这也符合经济学“理性人”的设定。既然“家庭”这个厂商生产出了“孩子”这个产品,那么TA能给“父母”这两位厂长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呢?

《楚门的世界》海报剧照

孩子可以带来的效用包括六个方面:

1 经济效益—— 通过家庭服务和社会工作为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

2 保险效益—— 在社会保障之外,为父母提供养老保障

3 享乐效益—— 满足父母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即天伦之乐

4 家庭地位的维系效益—— 继承家业,维持家庭社会地位的传承

5 家业兴衰的风险效益—— 以个人素质和技能,为家业兴衰的风险提供保障

6 拓展家庭效益—— 家族拓展,子女数量多代表家族昌盛,即多子多福

一般来说:经济情况不好的家庭更在意1、2、6,即孩子带来的经济价值,在这种情景下“孩子”更像一种投资品,家庭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都只愿付出尽可能小的养育成本,而期望孩子尽快给家庭带来经济收入,这也就是“童工”、“童养媳”、“血汗工厂”等现象存在的底层逻辑。

而经济情况好的家庭则没有经济负担,看中3、4、5,这种情境下“孩子”更像一种消费品,提供的是情绪价值。这样的家庭不会算养孩子的经济账,而是愿意付出高昂的成本让孩子按自己的理想方向成长。

极端的例子就是“沈马家庭”的小号养成计划,常见的例子就是为什么现在还很多人宁愿养宠物当“儿子、女儿”,而不愿意真的结婚生子呢?因为从“享乐效益”的角度看,其实喵喵、汪汪在带来“情感抚慰”这一效用层面,其实是孩子的平替。说句很可能会招骂的话:在家庭经济学视角下,如果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那么养个孩子和养一只喵其实是等效的。(好了,宝妈们可以开骂了,谁让经济学就是理性到如此冷酷的程度呢-_-!)

所有的分析方法都是为实际决策提供服务的,家庭经济学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先理解了孩子的教养其实是承载着父母不同的回报期望,那么就可以继续思考:在不同的家庭情境下,如何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这个娃娃到底该怎么抓?

到底该不该为孩子设计一个定向的教育空间?大家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这个空间肯定是需要存在,那么这个空间到底该有多大?持续应该多久?仿真度到底应该多高呢?其实所有这些疑问都可以归纳为一个关键问题——教育的度在哪里?

教育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教育的基本逻辑是学习与强化,而超限效应就是在揭示强化需要适度的问题。如果一种理念反复灌输,甚至超越了学习者的心理极限,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第一次被批评粗心,会提醒自己下次注意;第二次被批评粗心,会自我检讨;第三次被批评粗心,会自我怀疑;第四次、第五次……会破罐子破摔,洒家天生粗人,爱咋咋地!

如果将“沈马家庭”的设定放到现实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儿子,这个瓶子要捡,咱家很穷。

-好的,我去捡。

-儿子,那个瓶子要捡,这对咱家很重要。

-好的,明白。

-儿子……

-瓶子捡回来!

-可是儿子,这是比赛啊,冲刺的时候就不要捡瓶子了!

-抱歉,习惯了……

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模拟场景,应该在达到既定目标后,及时撤离,不能因此在孩子心中形成“ 极端即常态”的概念。千锤百炼成钢,万锤亿炼则可能成渣,要记住“一切强化都是存在极限”的道理,对物、对事、对人都是一样的。

无论是超级理性的将孩子视作家庭的产品,还是超级感性的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都应该让TA活得真 实和自我,“楚门的世界”永远无法教养出自由意识,制造傀儡也不是教育的目的。文艺作品我们可以只当休闲娱乐,但在现实中还是请理性地分析,慎重地选择,构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尺度合适的亲子关系。毕竟,爱是值得我们永远思考的问题!

图片来源:豆瓣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