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良院士:走仿制路线没有出路,发展创新医药时不我待!

“原创药物不足,多是Me-too式新药,世界性成果缺乏。”

“西药主要是仿制药,中药主要是老字号,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不能再错失良机了!发展大湾区创新医药时不我待!”

12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长刘良,在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演讲中,分享了他的“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策略”,指出原始创新是中国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演讲中,他的语气恳切、急迫,还透着一丝惋惜。

12月12日,在生命科学分论坛上,刘良院士指出,中国需要通过源头创新、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实现从仿制到创新、从医药大国到医药强国的突破。

刘良院士。主办方供图

在论坛的茶歇环节,应奥一新闻报道组的邀请,刘良院士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的一楼咖啡厅,接受了奥一新闻的独家专访。

在一个小时访谈中,从创新药领域融合创新到中医药高附加值出海,从大湾区政策加持到人才聚合,刘良院士对医药创新领域的思考条分缕析,抽丝剥茧洞察科技创新的本质。在谈及中医药的日常运用时,刘良院士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向记者分享了很多湾区生活趣事。

本次专访,创新的话题贯穿始终。于刘良院士而言,科研精神是创新,是责任,更是家国情怀。

刘良院士接受奥一新闻记者专访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是高瞻远瞩策略

奥一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大湾区科学论坛致贺信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请问如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刘良: 总书记殷切期望能够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高瞻远瞩的策略。因为今后产业高地的构建,其国际竞争力首先来自科技创新。一个产业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因此首先要用原创技术建设好科技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在信息科技、人工智能领域等方面已经具备很强的影响力,但在创新医药领域还需加强。

科技的创新尤其要重视融合创新。与过去传统意义上单一学科分类不同,如今高科技领域中的高端创新,需要多学科技术和方法的融合。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流调为例,这其中涉及多个学科,如传统流行病学、工信大数据流行病学等。从创新医药这个角度来讲,医药这个行业领域尤其要集成多学科先进技术去进行科技创新,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化学生物学技术,传统药理学技术等多方面。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方方面面进行政策配套,才能实现人才的聚集,最后成功打造一整个科技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整体效益的集成效应,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

奥一记者:中央多次提出,要坚定不移自主创新,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请问为什么如此强调自主创新?

刘良:我们依然以创新医药领域作为例子。目前为止,制药领域中多以仿制药为主。但从长远来看,走仿制技术路线是没有出路的。早前,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已经发布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通知的发布意味着国家开始鼓励创新医药领域需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其中提到新药研发应比已上市的药物具备更优的治疗选择,如何是更优?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个方面是临床疗效的提高,其次是这一药物的副作用要小,最后是药物经济学上的医疗成本的降低。从这三个评估层面出发,我们会发现科技创新的能力最主要体现在原创能力上。原创能力将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发现药物的新靶点,并围绕这一发现进行深入的研发。

国家现在要打造临床国家医学中心是非常好的策略,因为这其中不仅有对医疗能力的评估,还有对科研能力的评估,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吸引科技人才,教育配套要跟上

奥一记者:你如何评价大湾区的科技创新环境?在吸收人才、投资兴业政策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刘良:广东、香港、澳门都各具优势,我们要把这些优势整合起来,把医药产业打造得更好。大湾区目前在医药产业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比如深圳的坪山,在疫苗方面领先一步。然后广州南沙、黄埔,珠海横琴,虽然发展医药产业起步稍晚,但是它们也各自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区位优势,比如南沙处在一个中心的区域的位置,从南沙到深圳前海、到珠海、到澳门仅需一个小时,到广州市区更是不到一个小时,所以它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其次南沙很多还有空地,能够很好地统筹布局,就像建房子一样,它还有时间、有空间来进行规划。所以现在很多创新医药的企业纷纷聚集南沙,由此也可以预见,未来三五年,南沙创新医药总体原创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

横琴合作区的优势就不用说了,除了现有的政策优势之外,它还有国家赋予的一个财税政策优势。也就是说,今后我们包括仪器设备等,都可以通过澳门直接进口至横琴。还有“免征超过15%部分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将会推动很多青年科技人才落户当地。

当然,横琴合作区也有包括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需要完善,尤其是教育配套设施,现在的青年人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希望政府未来能够将广州的中小学名校资源引进到南沙和横琴,从而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落户,带动横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奥一记者:您认为在中医药领域,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创新,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实现“中药出海”?

刘良: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研究,通过人参多糖与抗PD-1的联合治疗,或能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物,来调节免疫,增强对免疫治疗的应答。在我看来,中药可以通过与西药的创新结合,创造更好的疗效,从而提高中药的附加值,在这其中,创新科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原创做出创新科技成果并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以中药八角茴香为例,2013年广西八角网上显示它的价格是1公斤13元人民币。而通过技术,提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并合成为抗流感特效药-达菲后,它的附加值跃升逾1100倍,售价为15040元。所以说,科技是需要沉淀的。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卖原料的阶段,而是应该通过创新,让中医药具备高附加值再出海。

科研项目的评估验收需要进行改革

奥一记者:您觉得应该有怎样的政策支持,才能促使我们实现从仿制到创新,从me-too到me-better再跨越到first in class(同类首创),从医药大国到医药强国的突破?

刘良:我们现在有政府提供很好的政策支持,把人才聚集起来,在一个较大的科技平台实现融合创新。在中医药甚至创新药领域,除了技术问题,我认为还需要树立一个文化自信的观念,营造一个鼓励原创的氛围。

我们假设一个青年学者想要做一个创新项目,在评估过程中,一部分专家会有一个思维定式,就是通过对标发达国家来判断项目是否可行。美国做了吗?欧洲做了吗?日本做了吗?他们都没有做,我们为什么能做?会成功吗?我觉得,改变这个思维定式,首先要从树立自我的文化自信开始。

我认为,现在科研项目的评估验收需要进行改革。我们能不能有一个机制,是评估这个人的科研工作过程,而不是只考察成果。还是希望我们建立一个新的方式去创造科研成果,从而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我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对医药研发的评估上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包括科技的方法、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原创文化的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我们做院士的,首先是要为国家做事,为了让国家发展得更好而去提供建议。

奥一记者:我们了解到,中医药在粤港澳地区有较大市场。您认为在这里应该如何推动中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

刘良:中医药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发展优势。首先中医药在这里有良好的民众基础,比如凉茶、炖汤。

第二个优势体现在人才资源,比如说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聚集了全国众多中医药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多学科结合的高端人才。中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多个方面推动,包括医疗服务的发展,创新药物的发展等,要让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

中医药的创新高质量发展,其中我还想再强调中西医的联合治疗。以红斑狼疮的治疗为例,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使用激素进行免疫抑制,但是一旦激素用量过多,反而会对整个免疫系统造成负担,造成其他的继发感染。很多红斑性狼疮的病人是死于过量激素造成的继发感染。那这其中,我们可以用中药去配合激素,使得激素接收量减少,从而减少副作用,那么就会避免发生激发感染的情况。我认为在这样的联合治疗中,中药发挥了很好的配角作用。

所以中医跟西医配合得好的话,也是我们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也提过,我们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医药并用。

重营销轻研发的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奥一记者:我们知道,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辨证施治,在日常生活中,中医用药有哪些讲究是需要注意的?

刘良:讲到这里,我要提醒一下,我们平时在家里煲汤,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指导。比如说,有些市民家里煲一锅汤,父母、妻子、儿孙四代人一起喝,难道这四代人体质都是一样的吗?这显然不科学。

无论是养病还是治病,中医药都要依据体质处方。有一次,我在香港开会时,和一个朋友聊天提到中药里面有一个蛮好的药方——三红汤。顾名思义,其配料就是枸杞、红枣、山楂,三种红色的药品(也可以称作食品)。

大约一个月之后,我再次遇到这位朋友时,他告诉我说,他回去就煲了三红汤来喝,但是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事情。结果这位朋友喝了一个多月后,就感觉上火、心烦气躁。我再一看,他是热性体质,原本就不适合喝三红汤。由此可见,中医药的使用是特别有讲究的。

不仅要根据自身体质,还有看你现有的身体状况,包括有没有正在发生的疾病,包括亚健康等,所以有些人家里煲一锅汤,四世同堂一起喝,未必是正确的。

但是也不能说,家里每天煲什么汤之前,都要去请教中医专家。我的建议是,煲汤尽量不要使用药性太强的食材、药材,比如人参、花椒等。尽量煲一些性质平和,不寒不燥的汤。

奥一记者:最后,请问您如何看待如今有些药企销售费用居高不下,重营销而轻研发的现象?

刘良:重营销轻研发的企业从长远来看,它的发展势必会缺乏后劲。目前也有少数老牌药企开始转型。例如恒瑞医药,这些年它就从仿制药转型至创新药。我认为,主动寻求转型,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

刘良院士接受奥一新闻记者专访

统筹:谢江涛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管玉慧

视频剪辑:谭涵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