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赵楠:不能让非遗,只成为博物馆中陈列的遗产

“我现在更担心的是,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不论是我还是其他人的努力,让它成为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粹代代流传,不变的是传承的初心。

脸谱是京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京剧彩塑脸谱”这项非遗,在赵楠家族从未断档。他们想做的,是让每个欣赏京剧的人,都对脸谱不再脸盲。

作为“京剧彩塑脸谱第四代传承人”,赵楠认为自己要做的,不止是传承,更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经一心想逃离的小姑娘,现如今竟也扛起了家族重任,扛起了国家的一脉传承,满腔热血都付其中。

01 从手工作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父亲和家人的影响下,京剧彩塑脸谱几乎占据了赵楠的整个童年记忆。小时候的每个假期,她都是和这些脸谱一起度过的。

“工人们一到过年就回老家了,那会儿人手短缺,我就成了作坊里的‘中流砥柱’。”

改革开放初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的年代,再加上外贸礼品厂子本来就少,赵楠家的手工作坊给他们带来了相对优渥的收入。

后来随着科技发展、文创兴起,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巨大挑战。相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赵楠父亲从兼职转向全职的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整体市场中新兴机器技术逐渐代替人力手工给传统手工艺带来的冲击要大多了。

“机械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文创产品其实大多都是纯机械化的,这就显得传统手工艺好像比较‘粗糙’。再加上设计跟不上,产品迭代太慢导致越来越不符合时下审美,京剧彩塑脸谱面临的挑战逐年增加。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现状就显得有些窘迫了。

长大后的赵楠,担心这门技艺如果到她这里中断,那上一辈之前的积累和努力就都失去了意义。

从那时起,赵楠便下定决心要把这份父辈的事业继续传承下去。“我当时想的是,如果我决定接着做的话,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往好了做,而不是只把它当作一份糊口的营生。”

02 “迭代的一步会很难”

迭代,实则是传统和现代碰撞和融合的过程。

小时候的赵楠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在的自己不仅走上了父辈走过的路,还决心要在京剧彩塑脸谱这个行业中继续深耕做出一些其他成就。

“守住传统这个方向,我父亲已经做得很好了。那我要做的就是创新。”

"关于如何把握‘创新’这个度,如果你跨出的脚步只比过往多一点点,那老一辈的人就会觉得你这还是传统。但是对于新新一辈来说,如果你毫无新意,人家根本就不会产生消费的冲动。"

显然,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全职做非遗很难适应和生存。

赵楠认为非遗发展最难的地方在于,全职干的人太少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面临后继无人的风险。

“这根本没法适应现在的市场。它成了一个遗产,就只能放在博物馆里,没有一丁点活力。”赵楠之所以全职在做京剧彩塑脸谱这个行当,其实就是想努力让其“活着”,至少还能保留一些生气。

但赵楠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这不是一个行业,它难有对标之物。“如果有一个明确的竞争对手,你看着它干嘛,你就会知道咱们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努力。"

在这条曲折漫长的道路上,赵楠也曾尝试做过公众号及短视频,但观看量却寥寥无几。

她也一度非常迷茫。直到现在,赵楠也在担心如果这一辈子都不能形成自己的流派该怎么办?

03 让京剧彩塑脸谱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为了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落实到行动上,今年初赵楠还和某大酒店达成合作,结合京剧彩塑脸谱的元素,给其提供兔年专属下午茶和巧克力礼盒。

中式元素和西式元素结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赵楠为这款兔子元素脸谱造型甜品的设计,付出了不少努力。为此,她反复拟稿和翻模,直到现在她都在不停地琢磨,怎么能让其更独特和吸引受众。

“有点像生孩子,只要一天不生出来你就不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一天不把这个作品落地,我就会一直优化下去。”

对于现在的“国潮热”,赵楠并不为之所动,“过去这事儿不热的时候,我们行当发展还稍微容易些,因为不会那么卷。任何一个行业,一旦热了后就特别卷。”

比起这种外在的影响,赵楠更关心的是她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京剧彩塑脸谱成为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高度足够高了,就会有足够多的人关注它,它就能真的活下来。京剧彩塑脸谱如果真能长久活下来,也是因为大家都认识它。”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赵楠心里,京剧彩塑脸谱成为国家级和世界级非遗,只是早晚的事情。她觉得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人,只要遇到优秀的人,艺术就能拥有生命、散发活力。

“我一直觉得传承人,他传承的是‘传统’这两个字!而传统的特点,就是把一件事反复做、来回做,做到极致。”

在赵楠潜移默化影响下,她的儿子也对艺术充满了兴趣。但她并不会刻意引导他去做下一代传承人:“一个艺术品类,如果前几代人已经做得足够好的话,下一辈自然而然愿意扛起这柄大旗。”

“用一句话来和陌生人介绍这项非遗?”

“这是一种特殊的舞台美术,其独特的设计逻辑就如同我国古老的造字法一样。京剧彩塑脸谱就是用色彩和纹样搭配设计一张脸,概括一个人。”

统筹|马晨

采写|李叶萍 田琬婷

《中国匠人》

本站上流X非遗匠人内容共创栏目

让我们一起保护·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