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实现“双碳”目标,东西部地区迎来合作新机遇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刘艳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不久前,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日送电量达10.82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91%),相当于三峡水电站日满发电量的两倍,引发不小的关注。
这背后正是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东部地区耗电量大,但是自身缺乏能源供给。而西部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又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弃风弃电现象。在碳达峰、碳中和语境下,这种不均衡正在成为东西部地区新的合作基础。
9月7日上午,在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他指出,碳中和将成为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新机遇。一方面,东部省份高耗能产业可以向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能源优势;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碳汇资源,积极参与碳交易,从而实现经济发展。
“双碳”路径
如何实现“双碳”,制定行动路线图,已然是各级政府的一道必答题。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邬贺铨总结了三个方面。
首先是优化能源结构。去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占比为15.8%,传统依赖的化石能源需要逐步地、尽可能地替代为非化石能源,到2030年预测需要提到26.5%,到2060年需要达到65%。
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目前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概占比50%,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8%。减排的过程投射到产业转型上,就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缩减高耗能产业,比如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要提高到40%,城市新建建筑中净零能耗建筑占比要达到30%。
同时,增加碳汇能力也是重要的举措。预计2030年碳达峰时,我国碳汇为24.5亿吨CO2,占碳排放峰值的20%左右。至2060年碳中和,碳汇应与碳排放的总量相当,预计为30亿吨CO2。
根据中国工程院预测,从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减少75%,其中40%(高方案为50%)来自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例,35%(高方案为25%)则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所以,相比固碳,如何减排是更加棘手的问题。邬贺铨提到,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向国外转移工厂,使得本国工业占GDP比重只有13.3%,其中高耗能产业占工业20%左右。相比之下,中国2020年的二产比重为39.6%,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70%,其中高耗能产业占GDP 的9.9%,贡献了全社会50%的碳排放总量。
“考虑到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城镇化仍在加快发展”,邬贺铨认为,中国二产占比不能过快下降,“不是简单地关闭一些高耗能工厂,再新开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重要的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使得它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能降下来。
那么,35%(高方案为25%)的目标要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赋能作用就将在这里体现。简而言之,就是依托信息技术,让产业完成数字化、电气化、绿色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优化管理。
邬贺铨提到宝钢和百度合作的现实案例。“宝钢利用百度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其控制转炉出钢温度、优化生产流程,使得钢包烘烤能耗下降了50%。”如果进一步用电热或氢能替代工业锅炉,以及原材料生产的低碳化和废钢利用等,未来正在呈现一幅“零碳化”工业生产的图景。
数字化隐忧
不仅如此。信息技术产业对于能源结构调整、碳汇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信息技术应用于能源互联网,能够帮助我们掌握风电、光伏的发电量,以及促进输电和储能相匹配,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此外,还可以利用传感器实时捕捉森林碳汇、农业碳汇和海洋碳汇,从而更好地评估减少碳排放的效果。
邬贺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深度融入碳中和的发展,这对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是产业自身也面临不小的挑战。尽管它本身带来的节能贡献要远远大于自身能耗,但是这个能耗却在迅速增长。
“实现碳达峰以后,其他行业的能耗都将降低,但是信息技术产业的能耗却是要上升的。因为未来数据中心的数量还会越来越多,5G的基站密度还会越来越大。”邬贺铨提出了信息产业自身的能耗问题。
按CO2排放量计算,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是全球第五大耗能产业,为汽车排放的1/4。最为明显的是,与2019年相比,2020年因为5G的商用,国家通信网络耗电量增加14.6%。邬贺铨解释,5G频率高,每基站能耗是4G的两到三倍,而且5G的基站总数也是4G的两到三倍。数据中心也是高能耗,根据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耗电量将是2020年的5.1倍。
随着5G等新基建的迅速发展,基站和数据中心所带来的能耗问题越发凸显。邬贺铨表示,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要着力降低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能耗,包括5G能耗以及数据中心能耗,着重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身节能减排。”
具体而言,可以在5G基站和数据中心建设中采取针对性举措。邬贺铨认为,应该从选址开始统筹考虑,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对5G基站而言,利用AI技术来精准预测网络业务与网络无线资源,自适应采取休眠等措施,在一定条件下,节省15%-25%的基站电力消耗。并且,推动不同电信运营商5G基站共建共享,从而减少基站建设规模。
区域再平衡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这场能源革命,不仅影响产业格局,也将影响区域发展。
不论产业还是能源资源分布,都存在着地域间的不均衡,甚至资源的分布与能源的消费呈逆向分布态势。邬贺铨提到,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较大,需要的能耗相应也比西部要多,而自身又缺乏能源供应,所以建设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
然而,受制于电网调峰能力不足和远距离传输容量有限,西部地区的再生能源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邬贺铨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这种不平衡。比如,一些高耗能产业可以从东部转移到西部,这样就可以利用西部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这既减少了能源传输的消耗,也解决了西部地区一些可再生能源本身不能合理利用的局面。
当然,可再生能源资源除了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外,时间上也存在着不平衡性。比如,有的季节风电比较好,有的季节光电比较好,这就需要发展储能技术来解决这种能源供应时间上的不均衡。这对西部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他认为,我国已经有明确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但是并没有简单地把“双碳”目标按某种比例分配到各个省份,这是希望各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实现路径,“由于地区差异,每个省的进度肯定会不一样”。
东部地区主要是能源使用方,实现“双碳”目标,重点是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则是如何增加非化石能源的稳定供应,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东西部,一个耗能,一个供能,也就催生了跨地域合作的诸多可能。邬贺铨以四川为例提到,四川域内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水电资源,同时也是碳汇的主要供应方之一,有着广阔的森林碳汇、草原碳汇、农业碳汇,所以四川可以大力发展碳汇资源和非化石能源。东部地区很多企业依靠自身是很难实现碳中和的,这些比较耗能的企业就可以来西部地区购买碳排放指标,“这就是一种区域合作,可以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