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综观台湾电视圈20年变化 李景白批实境秀:像在侧录
李景白在演艺圈有20多年资历。(罗永铭摄)
王阳明(左)、李景白首次合作《沈睡的水下巨人》。(罗永铭摄)
王阳明(左)、李景白在绿岛拍摄绥阳舰。(公视《沈睡的水下巨人》提供)
李景白乐见电视人对于金钟奖的重视。(罗永铭摄)
拥有20多年资历的制作人李景白,继《水下30米》后,近期找来王阳明以电影规格拍摄《沈睡的水下巨人》,希望借由海底沉船呼吁大众关心海洋生态。身为2023年、第58届节目金钟奖评审总召的他,谈到综艺节目这些年的变化,不讳言表示「差别很大」,也指出现在台湾综艺最缺的就是原创性及创意,「有些实境秀没有创造性,反而像在侧录」。
他也提到,或许因为制作费的关系,常发现拍摄时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细节,他举例说道,明明就是实境节目,但艺人们却佩戴着明显的麦克风,画面相当突兀、冲突。
他分析电视圈这20多年的变化,表示过去制作节目就像是代工,「电视台给多少钱,我就花多少钱制作,模式很单纯。但当第一波有线电视出现后,平台多了,不知道为什么制作费就开始往下掉」。
接着第二波网路平台兴起,广告被分散,每个电视台、每档节目的制作费再次压缩,「这么点钱拿来做节目,又要想办法赚,等于制作费不再能够cover所有花费。没办法花钱、降低支出的状况下只能做些简单的节目,因为我花不起那些钱,循环之下,台湾节目只能比过去简单,也是谈话节目越来越多的原因」。
他在入行第20年时,反思自己留有些什么,突然惊觉过去制作那么多节目,却没拥有一个版权,「因为过去都在代工嘛,所有节目都是别人的,我那时候突然紧张,才开始做《水下30米》」,接着他用独立制片的概念制作节目、打造属于自己的IP,再与电视台、网路平台接洽合作,打造资源共享。
他日前在社群用「让分手的男、女朋友后悔」比喻如何在现今电视圈生存,也是同样的概念。他说,在抱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倒不如从改变自己下手,「环境就是这样,既然我不能改变,那我就改变我的案子,像我近年都一直走独立制片的概念,思考我们可以做什么案子,会联动到后面的整个商业模式,不是单纯的着重在版权」。
他去年接下金钟奖评审总召的重担,在典礼后发表千字文阐述心声,不料与20几年好友詹仁雄掀起笔战。李景白笑言,他与詹仁雄友情依旧,不可能因为金钟奖撕破脸,「我觉得朋友本来就是这样子,互相表达看法没关系,而且我们那时也不是在谩骂」,强调2人现在还是会聊天、约吃饭。
之后会再接金钟评审吗?他不假思索表示一定会,他认为担任评审是件荣耀的事,「评审过程不像数理科学有既定公式,是没有一定准则的,评审没办法去迎合每个人,我把我的看法表达出来,其他人也要对评审要保持一定的尊重」。金钟奖是电视圈一年一度的盛事,他认为大家在典礼上的碰面、交流最为重要,他很乐见电视人因为对奖项的渴望,彼此发生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