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認知作戰標籤—綠營阿Q精神勝利法
「零日攻击ZERO DAY」因涉及政府出资操作认知作战,引起各界高度关注。(本报资料照片)
自从美国智库人士提出「认知作战」辞语,用以描绘对于美国具有敌意团体,在美国选举期间会透过特定管道,释放经过精心设计讯息,希望借此改变与操控美国社会舆论走向,最后希望借此影响美国大选结果。
尽管对比传统宣传战、欺敌战与谋略战相关技法与策略,其实是与所谓认知作战相关论述相差不大,涉及认知作战论述在根本上是了无新意,说实在话就是旧酒装新瓶,换个新名词重新上市,但却让绿营执政团队与御用学者如获至宝。
特别是此乃美方智库学者所使用最新时髦用辞用语,岂能不赶紧追随跟上照单全收援引使用,仿照乐团合音天使,摆出呼应唱和论调,期能表达衷心归顺立场,亦借此明确显现选边站队姿态。
结果多次运用下来,绿营逐渐发现采用认知作战辞语,应对不利世局变化时,居然能够发挥意想不到自我麻醉效应,更有助于将脑袋掩盖于沙土中,顺利回避采取真正有效应变行动,但却可借此搪塞台湾乡亲与蒙骗社会大众。
因此吾人不得不说,目前绿营面对当前国际社会与国内政坛,任何对其掌控权力与推动政策不利之负面讯息,总是忙不迭地贴上认知作战标签,甚至还要对着消息来源,运用诉诸人身攻击(ad hominem)手法,以对人不对事伎俩,全力抹黑任何发送与传播负面讯息源头;但却无意自我检讨面对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且认为就能够将问题束之高阁,不再有任何必要面对事实真相。
认知作战标签确实已经成为绿营阿Q精神胜利法最重要法宝,但是此种行为模式已经普遍影响绿营国安高层与执政团队认知判断能力;为何将不利讯息贴上认知作战标签会让掌握权力者如此轻易接受,其实真正原因就是此种作法确实是有助于推托政治责任,同时亦可掩盖对其明显不利之客观事实发展轴向。
说实在话,绿营国安高层与执政团队绝对不乏获得高等教育学位饱学人士,但若是不愿认真借由检讨与对比各种「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状况,思考在面对世界局势发展各项资讯时,是否有可能因为受到本身政治信念影响,受困于宗教性执着态度,干扰其对国际社会与国内政情认知判断,恐怕对其理性思考应对状况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认知偏误系指在判断事理时,因为多项因素致使当事者偏离理性与应有常理规范之系统性思考模式。在学术界中,心理学、社会学与行为经济学都对此项主题有所研究,读者们只要以「认知偏误」作为关键字,透过网路搜寻就会发现,在各个学门早就已经存在相当丰富研究成果。
但许多人并不理解,在国家安全领域中,对于情报分析与检证情报判断可信度,撰拟欺敌宣传资讯,反制敌方宣传欺骗与误导,在情报与反情报部门经常运用各项认知偏误学理所提及「信念、决策与行为偏误」(belief, decision-making and behavioral bias),或是源于社会普遍性误解之「社会偏误」(social bias),甚至是可能源自当事者本身之「记忆错误与偏误」(memory bias),还有涉及计量分析作业过程失察,所产生「统计与机率偏误」(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bias),再加上情报分析资讯取舍所发生「实验与研究偏误」(experiment and research bias),作为过滤不实资讯以及判定情报可信度参考标准与指标。
早在认知作战这个用词出现之前,军事体系与情报圈内人士早就经常运用前述接近百项认知偏差现象与定律,进行战略欺骗、误导、宣传以及情报分析研判等国家安全与军事行动作业。此等作业其实是相当严肃详实之理则推论与辩证检视过程,绝非随便指称对本身不利讯息为敌对势力认知作战那样廉价与草率。
吾人必须理解到,在绿营执政如此经营国家政务,应对国家安全威胁,仅凭一知半解印象,靠着一招半式闯江湖,在取舍情报资讯与归纳推理状况判断时,严重犯下「确认讹误」(confirmation bias),最后结果很可能是让台湾在梦游状况下走向战争。
更可怕的是被「敌对媒体效应」(hostile media effect)牵着鼻子走,更显现出「塞麦维尔斯反射」(Semmelweis reflex)现象,拒绝接受与本身信念抵触之客观事实;在缺乏理解各种认知讹误专业素养前提下,却以乱贴认知作战标签应付挑战,怎能不令吾人担忧未来发展前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