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博物馆从“学术课堂”走向未来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雅婷】自然科学博物馆,这个以往或许被人们视为“沉闷的学术课堂”的地方,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从传统的展览馆到公众参与的互动平台,从单一的研究中心到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体,自然科学博物馆正以更加多元和创新的面貌,重新定义自身。

近日,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了第二届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与自然科学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该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肯尼亚、德国的近150位专家和嘉宾参与。围绕“博物馆功能创新”这一主题,论坛从完善藏品体系、发挥教育功能、强化科研支撑、增进国际合作等方面,探讨自然科学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当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功能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标本展示。以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为例,该馆藏品超过1000万件,其中包括珍贵的史前化石和人类起源文物。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瓦松伽称,这些藏品不仅是科学家研究的核心资源,更是全球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窗口。同时,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还为当地社区提供实际的帮助和发展机会。例如,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发起了一项蝴蝶养殖项目,通过教授当地居民在森林养殖蝴蝶的技术,并帮助将人工养殖的蝴蝶出口至其他国家,不仅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还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系统。

不仅如此,自然科学博物馆在教育、科普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顾问尼古拉·克莱顿在论坛上强调了自然博物馆在鸟类保护、教育和科普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博物馆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坦言,人工智能浪潮对博物馆的影响是深远的,目前的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仍是单向传输。然而,自然科学博物馆同时也在加速拥抱数字化和新技术。例如,纽约科学馆通过数字互动技术创建了6种互动式生态系统:丛林、沙漠、湿地、山谷、平原和水库。每种环境都有自己的植物和动物,并且共享同一个由中央瀑布供给的水源,公众可以亲手移动系统中的真实原木、分配水量,观察生态环境如何因用水份额的变化而产生连锁反应。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体验感,还让公众通过实践理解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引入正在改变我们展示科学的方式。它不仅提升了公众的沉浸感,还打破了博物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观众可以远程参观甚至参与互动。”尼古拉·克莱顿强调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也建议,未来的博物馆也要加强社交功能,更应充分结合数字化、互联网化、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做好博物馆服务的产品化和营销,更好地惠及更多人群。

科学研究是博物馆长久发展的基础,除了技术创新,科学家与博物馆展陈策划的合作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校长、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前馆长布丽吉特·弗兰曾在发言中表示:“未来的博物馆应该更多以研究为导向进行策展。”她以2022年推出的“啊哈?!研究实验室”项目为例,通过设计一个开放的动手空间,供博物馆游客与科学家及科研问题建立联系。在多学科融合方面,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孟庆金还提出,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研究应该将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和艺术结合,通过叙事化的展陈方式,让观众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自然。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玉光进一步透露,正在建设中的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未来不仅会在专业学科方面进行深耕,还会融合教育、心理、展陈等多种学科,挖掘博物馆的更多功能。

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还离不开国际合作。2019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就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瓦松伽表示,肯尼亚通过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等中方机构合作科研项目,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加强了生物研究,保护和能力建设,以及博物馆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自然科学博物馆正在从传统的展陈功能扩展到连接科学与社会、历史与未来的多重角色。通过功能创新和国际合作,博物馆为全球自然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