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結帳行竊多 研究:有錢人比窮人更常偷竊

(首图来源:Flickr/Hazel Nicholson CC BY 2.0)

【文‧黄嬿】

自助结帐是解决人力短缺问题的唯一办法,现在零售业想各种方法逐渐取代人类收银员,但自助结帐有个问题就是偷窃造成的损失。调查显示,年轻人最有可能故意自助结帐时偷藏几件物品,以收入看,年收入六位数偷窃更高于低收入者。

美国调查发现,近七分之一购物者曾经自助结帐偷窃。免结帐技术的新创公司 Grabango 利用电脑视觉追踪近五千笔交易,发现自助结帐比人类收银员偷窃可能性高 21 倍。

偷窃包括不扫描某些商品,或自行键入更便宜商品的代码。零售业者导入自助结帐节省人事成本,但也因偷窃需承担比预期高的损失。研究估计,偷窃造成损失占零售业销售额 3.5%,可能占商店利润一半以上。

当然有些人是犯无心之错,五分之一购物者表示曾不小心没扫到某件商品,但不到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会把商品还给商店。近七分之一承认自助结帐时偷窃商品,近一半表示会再这么做。

一般会以为经济困难才可能不付钱就走,但调查结果超乎想像,31% 的 Z 世代和 21% 千禧世代故意拿走一件物品,Z 世代入店行窃率是整个群体的两倍。与较低收入阶层相比,家庭年收入超过 10 万美元的个人有 18% 比率行窃过,相比之下,收入低于 35,000 美元或 50,000~74,999 美元者有 14% 承认曾有此行为。

有钱人行窃出自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分析,自助结帐助长店内行窃,不分收入族群年龄性别,对有钱人而言,偷窃是心理原因,可能是偷窃的刺激感与快感,且只要一次成功就会上瘾。此外,很多收入较高者不喜欢自助服务,结帐或必须自己加油,故意偷窃有点像无声的抗议。

收入高的人金钱价值也与一般人不同,如认为有些东西不值钱。当有钱人有偷窃瘾,可能潜意识会觉得即使被抓,也有资源可以脱身。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等级制度下,富翁往往不道德,比穷人更容易欺骗和偷窃。

相关研究很多,譬如开豪华车的人在繁忙交叉路口比一般驾驶更不会遵守通行权法。某糖果实验,研究员观察到,有钱人从专门为儿童准备的罐子拿糖果是普通人两倍。实验还发现,有钱人更有可能逃税和欺骗伴侣。

有钱人偷东西的确比穷人多。《美国心理学期刊》研究发现,收入 70,000 美元者入店行窃比年收入 20,000 美元者高 30%。心理学家认为,有钱人的权利感和自身利益感,会动摇道德标准,且即使遇到麻烦,有钱人也较不怕权威。

【本文章由科技新报授权提供,更多精彩内容请详科技新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