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演说为何对大陆放软

(图/本报系资料照)

今年蔡英文总统发表了上任后第7次的国庆演说,其中最受瞩目的应该是在两岸关系上,她提出了「期待在两岸边境解封之后,能够逐步恢复两岸人民之间的健康有序交流,进而舒缓台海紧张的情势」、「兵戎相见绝对不是两岸的选项」、「我们也愿意和北京当局,寻找双方可接受的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方法。」这些明显放软姿态,寻求两岸逐步化解紧张、恢复交流的表态。

两岸问题的定位诠释与松紧拿捏,一向是中华民国总统近年来国庆讲话的重中之重。蔡英文2016年当选就任国家元首,从甫上任时重申「维持现状」并呼吁两岸尽快坐下来谈,到去年抛出两岸论述的「四个坚持」,强调互不隶属,过去6次谈话,随着美中关系恶化和美方立场的变化,态度也愈来愈强硬。到了今年,当世界都认为台海已成一触即发的火药库时,蔡英文却未随之操作抗中火势,而是暂时踩下煞车,向对岸喊话降温。

为何如此?这应该与当前台湾的内外环境因素有关。正如蔡总统一开始就说「再过3天,边境管制即将放宽,台湾和世界各国之间将恢复正常往来。」这意味着台湾现在万事莫如民生疾苦急,全民都期待着出国旅游、做生意赚钱、过正常生活,这个节骨眼上若还一味鼓吹抗中杀敌,岂不是白目透顶?让两岸尽速恢复正常交流,不啻是表达为政者爱民之心,也是把球丢回给对岸!

另一个原因是年底九合一地方大选,性质上并不适合操作意识形态议题,而且最新民调显示蔡英文处理两岸问题的能力一再受到质疑,这时若再对大陆强硬以对,只会雪上加霜,甚至对2024总统大选形成更大内伤。

今年蔡总统一共提到「中华民国」3次,「中华民国台湾」3次,提及频率和执政后历年相差不大;与往年一样,内容提到最多的还是「台湾」,今年总共提到51次。

但其实国号「量化」多少并无意义,「质化」的渐进推移才是重点。因为蔡英文治下的国家定位论述,一是「中华民国台湾」的「新国号」、二是「新两国论」的互不隶属,这两项已在去年明确定锚,成了超越《中华民国宪法》,而且是台湾年轻世代觉得毫不违和的政治现实。这个现实很残酷,国民党当然可猛力批判,但却不能只是新亭对泣、自拉自唱,必须以智慧、技巧去克服挑战。

国人皆知,民进党现在是明暗两手策略,既是表面接受、迂回压贬中华民国,却又不敢改宪法、建立真正的台湾国。蔡总统如今除了抛出橄榄枝,还会有什么后续具体的和解措施?大陆又会如何回应?明年进入总统大选的新局面,情况与对应又有什么新变化?一切都还在未定之天。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