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街屋」特展 手绘图看百年建筑特色

老松国小学童参观展览,共同完成木制街屋模型。(北市乡土教育中心提供/张芷瑜台北传真)

一探街屋建筑风貌,北市乡土教育中心24日起至明年1月8日举办「走进老街屋」特展,现场以展板与缩小模型,介绍从清代、日本时代、战后到现代的街屋演变史,乡土教育中心主任张钦鹏表示,现场还设置动手体验区,可让小朋友亲手搭建街屋模型。

张钦鹏表示,「走进老街屋」特展分为六大项,以展板与缩小模型为主,借由手绘建筑作品,介绍「清代的街屋与河港聚落」、「多元的街屋空间」、「街屋的外观-亭仔脚、骑楼、牌楼厝」、「日本时代的洋楼型街屋」、「日本时代的木造街屋」、「日本时代的转角型街屋」,让民众进一步认识各时代不同种类的「街屋」型态。

现场也难得展示台北城内衡阳路(日本时代的荣町)三叶庄模型、大稻埕迪化街乾元行模型,万华剥皮寮长寿号红砖街屋模型,以及艋舺日式街屋模型等,其中虽然有些街屋已不存在,但透过模型与建筑空间绘制图,重现当时建筑的风貌。

张钦鹏表示,为加强学生对在地历史建筑的认识,此次与「木也建筑学堂」共同策画「走进老街屋」特展,借由亲手绘制的各式台湾街屋建筑透视图,让民众了解街屋建筑自清代至日本时代,在街道、聚落与都市中的发展,展览自12月24日起至明年1月8日止,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免费开放参观,现场还设置动手体验区,可让小朋友亲手搭建街屋模型。

策展人「木也建筑学堂」徐逸鸿说明,街屋就是与街道相邻的建筑,以往利用街屋组成商店街,并兼有居住、作坊、仓储等功能,多功能的街屋充分展现传统建筑智慧,从清代到日本时代、战后以至于现代,各有不同风貌,延续百年的建筑与空间传统,如今仍影响着许多台湾人的生活。

徐逸鸿也说,街屋前方所附带的亭仔脚空间,在日本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搭配日本建筑师的牌楼厝巧思,将台湾的街屋建筑艺术推向新高度,当时牌楼厝所形成的新型态街道与现代化都市景观,也成为台湾文化历史中重要的组成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