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走进老街屋特展 手绘图看百年建筑特色

老松国小学童参观「走进老街屋」特展,共同完成木制街屋模型。(北市乡土教育中心提供/张芷瑜台北传真)

北市乡土教育中心24日起至明年1月8日举办「走进老街屋」特展,现场以展板与模型介绍从清代、日本时代、战后到现代的街屋演变史,让人一探街屋建筑风貌,乡土教育中心主任张钦鹏表示,现场还设置动手体验区,可让小朋友亲手搭建街屋模型。

张钦鹏说明,「走进老街屋」特展以展板与缩小模型为主,介绍「清代的街屋与河港聚落」、「日本时代的洋楼型街屋」、「日本时代的转角型街屋」等6大主题,并借由亲手绘制的各式台湾街屋建筑透视图,让民众了解街屋建筑自清代至日本时代,在街道、聚落与都市中的发展。

张钦鹏说,展览自12月24日起至明年1月8日止,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免费开放参观,现场除了难得展出三叶庄模型、大稻埕迪化街乾元行模型,万华剥皮寮长寿号红砖街屋模型等,重现当时建筑风貌,还设置动手体验区,可让小朋友亲手搭建街屋模型。

策展人徐逸鸿表示,街屋就是与街道相邻的建筑,以往利用街屋组成商店街,并兼居住、作坊、仓储等功能,多功能的街屋充分展现传统建筑智慧,从清代到日本时代、战后、现代,各有不同风貌,延续百年的建筑传统,如今仍影响着许多台湾人的生活。

徐逸鸿也说,街屋前方所附带的「亭仔脚」空间,在日本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搭配日本建筑师的牌楼厝巧思,将台湾的街屋建筑艺术推向新高度,当时牌楼厝形成的新型态街道与现代化都市景观,也成台湾文化历史中重要的组成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