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酷毕业礼! 澎湖五德国小9名毕业生手作独木舟下水

全校师生与来宾开心的在毕业生打造的骨架蒙皮舟前合影留念。(许逸民摄)

独木舟不但是一项运动,同时也是到海洋探索的工具。澎湖县五德国小结合海洋原始交通工具的「工艺操作」与「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海洋环境产生更紧密的连结。今天下午9名毕业生,将他们手作的骨架蒙皮舟下水划行,让前来观礼的马公市长王健忠看了不禁套用原住民的语气赞说「那么厉害」,夸奖学校有创意,学生很厉害。

五德国小毕业生,今天将自己利用暑假时手作的独木舟下水划行。(许逸民摄)

历史已逾百年的五德国小是澎南区的中心学校,具有非常浓厚的渔村文化及海上航运的历史。而开启这项造舟手作课程的灵魂人物,便是该校的教导主任何健兴,当年因为小学校经费少,就想说带孩子一起做,因此便到台北拜师学艺,学成返校后,从2015年开始融入学校特色课程,每年作一艘独木舟,透过操舟与造舟交替循环的四阶段练习,让学生在六年级毕业时能合力完成一艘梦想之舟,留在学校当做纪念。

过去两年因为疫情关系,手作独木舟没有下水。今年则趁解封一口气将3台独木舟一起,经由来宾象征的西方掷频仪式并加上本地的掷吉仪式后下水,9名学生和指导老师分乘3艘独木舟划行。

独木舟下水仪式也融入澎湖的掷吉,丢糖果饼干。(许逸民摄)

毕业生邵歆菲说,平时在海上划船,因为要搬船很累很麻烦,兴趣缺缺。但今天玩得是自己手作的独木舟,感觉就很不一样。而且造船过程中,同学都很配合,目标一致的共同完成,没有争执,是在学校一段很美好的回忆。

何健兴指出,造船当下可让学生了解船只构造,下水海上航行后,更渴让学生感受跟市售的船只不一样的感觉,学童感受都很新鲜。尤其现在的小孩,动手作的机会很少,像锯子类的手工具更是没机会碰到,而透过暑假这造舟课程,让他们可以操作使用到,变成生活智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