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下周 美将对陆电动汽车、太阳能等特定产业加征关税

美国最快下周对陆加征关税,涉电动汽车、太阳能等关键领域。(新华社)

美国最快下周加征大陆电动汽车太阳能等关键领域关税。(澎湃新闻)

据观察者网引述彭博5月10日报导,有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准备最早于下周公布一项针对中国关键战略行业的关税措施,将对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设备等行业征收新的、有针对性的关税。知情人士称,这一决定是对川普执政期间对华关税政策进行评估审查的结果。

其中两名知情人士称,美政府预计将于下周二(15日)发布公告。除对一些关键行业征收新关税外,公告也将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现有对华关税征税。具体细节尚不清楚,白宫拒绝置评。彭博认为,公报发布时间可能会被推迟,但这仍是拜登在对华「经济竞赛」中做出的最大举措之一。

川普执政期间以「国家安全」之名,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之实,于2018年和2019年援引「301条款」(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现任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尽管多次声称「考虑削减对华关税」,但迟迟没有采取实质行动,依旧坚持川普时期的大部分关税。彭博此前在报导中提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2022年开始评估对华关税,但没有提及结束评估的具体时间。

随着11月美国大选临近以及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等产品畅销全球,为了攫取政治利益,拜登政府开始打起了上调关税的主意,自去年年末起便动作频频。

今年2月,拜登发表声明,宣布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阻止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中国网联汽车和卡车进入美国市场。有汽车行业官员随后透露,拜登政府正考虑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4月,拜登政府又宣布将对中国钢铝征收三倍关税。同时,美国官员不断提出中国「产能过剩」话题。

中方数度反驳,关税是「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体现」,美政府「一错再错」。中方敦促美方正视自身问题,停止提高对华产品关税,并立即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报导称,美政府加征的对华关税让美国企业界持反对意见。据香港《南华早报》去年2月报导,美国已有6000多名原告要求美国政府赔偿他们所支付的数十亿美元对华关税,理由为该政策在制定过程中没有遵循适当的程序,属于侵权行为。

去年3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承认,经调查后发现,川普政府对价值超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扬言要「让中国付出代价」,但为此付出代价的其实是美国进口商以及消费者,美企进口价格和美国物价随之上升。彭博称,这意味着美企几乎承担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全部成本。

4月30日,香港《南华早报》通过官方及其他权威资料数据梳理得出,过去十年,中国已实现了「中国制造2025」中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等10个关键领域的超86%的目标,足以「证明美国关税和制裁无效」。

报导提到,面对中国质优价廉的高科技产品,特别是太阳能产品、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电动汽车等,美欧如今又在酝酿发动新一轮「贸易战」和制裁。「这些制裁措施究竟能有多大成效,却值得怀疑。从西方迄今实施的限制措施来看,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有时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