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宁德时代曾毓群:如果用1-9表示全固态电池的成熟度,我们可以做到4

文|韩永昌

编辑|李勤

9月1日,第三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如期开幕,多家动力电池、车企及供应链企业纷至沓来。

作为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会上发表了演讲,并披露了宁德时代在全固态电池研发上的最新进展。

他讲道,宁德时代在全固态电池上已经投入了7~8年的时间进行研究。如果用数字1到9,表示固态电池的技术和制造成熟度,1是刚开始涉及这一领域,9是技术成熟,可以投入大规模生产。当前行业最高水平只到了4左右,只是做出了一些器件样品,进行一些实验验证。

这些器件的使用,有很多边界条件,如要在6000个大气压下,才实现较高的低温性能等,这意味着这些器件还无法投入市场应用。

“我们目前的研究进展也处在4左右,但是对比全世界的情况,我们的研究应该算是“领先一大步”,或者用英文说Second to none。”

除了全固态电池以外,曾毓群还提出了行业必须迈进“高标准”发展阶段的观点。

如今,动力电池行业内卷不断升级,降本萦绕着电芯和材料的每一个环节,而过度内卷会无可避免的卷到质量,“高标准”势在必行。

想要做到“高标准”,首先要高安全。安全是动力电池的底线,一切续航、快充等性能都要以安全为前提。

当下,新能源车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今年6月份,据央视报道,2023年新能源车的火灾发生率约为万分之0.96。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提升安全性能是助推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重中之重,而电池安全则是核心关键。曾毓群认为,当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电池的安全系数远远不够。

“很多产品号称安全失效率达到PPM级,也就是百万分之一,但实际上,安全失效率是千分之一。当前,全国2500万辆新能源车里装载的电芯数量,已达到了数十亿个。这个绝对值乘以失效率,安全风险可想而知。”

电池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电池的材料开发、单体设计、系统集成、以及用户使用等整个过程。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已成功将电芯的单体安全失效率降到了十亿分之一,即PPB级。

其次要“高可靠”,这是衡量电池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曾毓群说,当前,行业良莠不齐,许多产品“名不符实”,产品的真实可靠性与标称的可靠性差距很大。

因此,宁德时代建立了可靠性管理体系,实现了电池的设计、生产、产品原料、售后市场全方位系统性覆盖。同时,开发了行业中先进的可靠性评价体系。

曾毓群分享道,宁德时代从材料的底层机理深入剖析,经过海量的研发数据及市场端大数据交叉验证,开发了“加速测试”方法,以及寿命预测模型,可精准预测和验证电池寿命。

“而且我们从应用场景出发,开发了‘等效测试’方法及标准,让测试与实际运行状况‘等效’,避免测试脱离实际的情况。”

第三是“高性能”。当前,电动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新场景蓄势待发,这些场景也催生了对电池性能的更高要求,无论是安全性、可靠性,还是能量密度、快充、循环寿命、耐温性等,动力电池都需要创新和突破。

曾毓群分享了宁德时代在新场景中的部分数据。截至8月底,国内各类水域中,已有约700艘电动船舶搭载了宁德时代电池;去年,宁德时代已成功试飞4吨级民用电动飞机;今年底,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eVTOL希望能够首次飞行。

最后是“高价值”。曾毓群认为,一个好电池,输出动能只是“基本功”。电池可以释放出多维度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好电池,甚至可以是一种“投资品”。电池可以在峰谷电价差距相当高的地方,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