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人民币的新加坡基金,新募超35亿元
文 | 任倩
编辑 | 陈之琰
祥峰投资的北京办公室位于投资机构扎堆的国贸写字楼。前台摆着摩拜单车、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和松灵机器人的模型,而内部会议室的门上则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来命名。
由此能窥见这家投资机构的特别:成立于1988年、隶属新加坡淡马锡集团的祥峰是亚洲最早涉足风险投资的公司之一。尽管有着“纯美元血统”,但自2008年来到中国展业开始,其团队就以一种非常主动的姿态尝试更本土、更“人民币”的投资方式。
比如,尽管见证了中国自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的每次浪潮,但却不执着于投进“巨无霸”、搏高额回报;十年前祥峰就完成了从互联网向硬科技早期的转舵,投资了一系列彼时还籍籍无名的麻省固能SES、慧智微电子等日后获超额回报的公司。
又比如,祥峰有两位“充满科技感”的管理合伙人。郑俊聪于斯坦福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曾是一名战斗机工程师;而夏志进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在祥峰投出了地平线、极智嘉、云英谷、移芯科技、中科原动力、晓多科技、深度视觉等项目。
很难讲祥峰本土化的选择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选择。至少从结果看,在如今多数外资PE/VC败兴而归时,祥峰一直以来坚持的这项策略奏效了。
8月26日,祥峰投资第二期人民币基金募集完成,金额超35亿元——此规模相较2020年募集的首期人民币基金增长了60%。二期投资者不仅有一期LP(比如厦门政府引导基金)大比例复投,还新引入了1家大型保险公司。
在当前募资环境下,这是一支规模少见且仍专注投向硬科技的早期基金。祥峰称,二期基金将继续瞄准创新技术,包括芯片半导体、机器人智能解决方案、大模型相关应用、新能源、新材料、医疗科技等方向,投资轮次集中在A-B轮。
最近,「暗涌Waves」与夏志进聊了聊募资经历、祥峰中国16年的得与失,以及对本土化和新AI周期的理解。他向我们揭示了一家“最人民币”的新加坡基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01另一种胜利
2013年,在众多投资机构沉浸在“烧钱买量、做大DAU、赢者通吃”的资本游戏中时,祥峰投资了一家混合锂金属电池开发者及制造商SES。逆潮流而行的原因是,祥峰通过研究发现,电动汽车未得到有效推进的核心原因在于电池技术的创新缓慢。从而团队决意布局电池行业,进而发现了从麻省理工学院回来的胡启朝,并对SES进行约2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
此后,SES完成6轮融资,参与者绝大部分为产业资本,仅有的财务型投资机构是祥峰以及母公司淡马锡。2022年,SES成功美股IPO,祥峰因此获得百倍回报。
投资SES是祥峰2013年在中国最大手笔的案子,也是其中国团队硬科技投资的起点。SES的发展壮大让祥峰逐渐坚定方向:慎言风口、拥抱科技,向资本竞争相对薄弱处掷出筹码。正因此,在祥峰众多portfolio中,除了2016年投资的摩拜单车外,人们很难看到那些由资本催生的big names。
夏志进告诉「暗涌Waves」,坚持这一决策的原因与内外皆相关:一是祥峰中国早期创始团队有技术投资的基因;二是面对人力成本的急剧上升,相信科技能够帮助很多行业降本增效。“这是我们投资的另一个出发点。”
十余年的创投大潮下,祥峰的“独辟蹊径”不仅在投向上,也在对自身规模的克制上。
祥峰自2008年开启首期在中国的美元基金,之后节奏大概每三年一募。五支美元基金的规模约为1亿、1.6亿、2.5亿、3亿、5亿美元,加上一期22亿、二期35亿的人民币基金以及4亿左右的天使基金,目前祥峰中国的总AUM逼近200亿元。相比那些动辄千亿、大开大合的双币种基金,这一规模显然“单薄”了些。
但在夏志进看来,与其称祥峰保守,不如说是稳健。单一规模不大,出手不密,AB轮次出手规模约在四五千万至一亿人民币,天使早期约为一、两千万人民币,“太大规模反而会拉低回报系数”。
诸如“全球混合锂金属电池第一股”SES、“科创板创新药第一股”微芯生物、地平线等诸多项目,祥峰始终保持在早期阶段A轮进入。另一典型案例是其2013年投资的“国产射频黑马”企业慧智微电子,祥峰等足十年,坚持到其2023年成功上市。
显然,比起企业产品关键数据出来之后的疯狂溢价,祥峰更倾向的是,能否比别人更早、更精准地判断其后续发展。
很难说十年前选择科技投资赛道有没有让祥峰错失一个辉煌时代——毕竟那里曾经诞生许多神话级的巨额回报,但这种打法确实是祥峰直到今天也能够持续成功募资的关键。
它长期处在科技赛道、团队专业稳定、规模扩张克制,这些对于需要持续性策略且风控要求高的人民币、尤其是险资LP来说,都是足够有吸引力的。
这或许也是另一种胜利。
02步入AI棋局
仔细对比会发现,祥峰二期人民币基金的投向有细微调整,除了半导体、机器人、医疗等传统优势领域,还点名了大模型相关应用。
夏志进曾在几年前公开分享过对AI的观察。他提及,AI一直是祥峰过去十年关注的方向,因为AI在赋能各行各业方面起到显著作用,降本增效、人力替代也是其投资的重点主题。但他始终觉得第一代的深度学习技术火候未到、不够通用、“定制化模型的想象空间相对有限、应用场景也有限”。
2017-2018年,随着核心算法和训练框架等技术逐渐被开源化,对于投资人而言,对AI公司商业潜力的判断成为一个难点。
夏志进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客户对AI的应用需求十分多元,细分方向可能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寻求融资的创业者都声称很容易实现产品化,但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有了产品是否具备快速推向市场的能力和机会、能否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这是对投资人判断的考验。
如果说,上一波AI只是代替一些低端劳动力,这一次,则是一股“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对人产生威胁的力量”。
夏志进表示,团队也为从此刻开始系统布局AI投资做好了准备。
目前,祥峰在AI领域投资的公司类型非常广泛:有新型的大模型技术,有提升AI算力的软/硬件技术;有AI原生的B端/C端产品,也有AI技术为各个传统行业赋能的解决方案等等。团队将延续以往务实风格,投资有技术创新能力,有产品打造能力以及有巨大商业化潜力的优秀AI公司。
“相比美国,中国企业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美国的企业软件生态特别成熟,创业公司只能围绕现有的产品体系做文章,但中国的企业服务生态还在起步阶段,没有巨头垄断,这给了原生AI产品巨大的机会。”夏志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