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帅律师出招! 李荃和拿翁晓玲「中国人的骄傲」问反质询

▲行政院宪法法庭言词辩论说明资料。(图/翻摄司法院影音)

记者陈家祥/台北报导

宪法法庭6日进行国会改革法案释宪案言词辩论。日前审理暂时处分时,因亮眼外型与清晰口条爆红的行政院诉讼代理人李荃和,在讨论反质询定义时火力全开,以国民党立委翁晓玲近日称麟洋配是「中国人的骄傲」为背景,提出若部会首长回答「我们本来就是中国人不然是什么人?」,算不算反质询?若是,难道国族认同不能被尊重、不能被讨论?但若不是,请问到底什么是反质询?

针对反质询,李荃和指出,反质询定义不明确,并举出黄国昌所提的暂时处分补充答辩书内容为例,认为委员们所认为的「反质询」,应是指「质疑、责难、诘问」。接着他以四种答复的例子来看,有没有可能落入前述的范围。

李荃和指出,反质询可分为四种样态,「反问无关问题」、「以问答问」、「点出逻辑错误、瑕疵或为情境预设」、「厘清问题真意」。

李荃和首先举例,日前国民党立委徐巧芯在总质询时,询问行政院长卓荣泰「要喝茶还是咖啡」,还将举例新闻换成公报,暗讽准备庭时有委员质疑新闻也会造假。

随后李荃和说,当时徐巧芯说,想请院长喝杯饮料,不晓得要咖啡还是茶?借以提出关于台北市警察局长人事权的问题。李指出,假设院长回答「委员中午便当要吃什么」,就是答非所问;如果院长反问「委员喜欢咖啡还是茶」,就是以问答问。

李荃和说,反问无关问题本来条文就有限制,以问答问通常就是答不出问题或是逃避问题,但是不是一种反质询?还是有讨论空间。接着第三种状况,若院长回复「这问题要看我是上午下午、饭前饭后」,这样会不会被认为是一种质疑?甚至点出委员的错误被认为是责难而构成裁罚?

接着李荃和表示,第四种「厘清问题真意」,若院长问委员这问题是否跟施政有关?例如若当四大超商联合对咖啡涨价,这问题就会很有意义。他强调,厘清问题真意本来就应该是讨论、沟通、辩论所必要的,一样可能会被认为是质疑。

李荃和说,反质询包括了「反问无关问题」、「以问答问」,而「点出逻辑错误、瑕疵或为情境预设」、「厘清问题真意」这两项则是政策辩护沟通、厘清责任政治所必要,但却落入质询质疑。这就是反质询相关修法,包括整个25条会构成明确性欠缺甚至违反比例原则,而有违宪。

接着李荃和更以国民党立委翁晓玲近来称麟洋配是「中国人的骄傲」的争议发言为背景,当做反质询案例。称若有部会首长在自己的脸书上写「恭喜麟洋金牌,台湾之光」,但又在自己的微信上写「恭喜麟洋金牌,中国人的荣耀」,结果这个部会首长被请到立法院进行质询。

李荃和说,立委询问,「部长你到底是台湾的部长?还是中国的部长?你到底觉得麟洋是台湾之光还是中国人的荣耀?」,若这位部长直接回答,「我们本来就是中国人,不然是什么人?」,请问这样子会不会构成反质询?若是,难道国族认同不能被尊重、不能被讨论?但若不是,请问到底什么是反质询?

▲行政院宪法法庭言词辩论,诉讼代理人李荃和律师。(图/翻摄司法院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