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支持中国的德企发声:疫情防控重创经济 德企商业信心探底

在华德国商会制作的《2022/2023德国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指出,在华德企的商业信心以及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低。(图/中国德国商会)

中国新冠疫情动态清零政策因经济遭到重创而开始松动,但是其对经济造成的破坏很可能会是长远的。德国商会15日发布最新调查报告称,在华德企的商业信心以及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低,7成以上的企业认为这与疫情防控措施有关,6成以上考虑减少在中国投资,1成的企业则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据《德国之声》报导,在受访的近600家在华德企中,66%的企业将中国的新冠疫情动态清零防控策略列为2022年度的首要经营业务挑战,比去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越来越多德企正在推动产业链多样化。不过,驻华德国商会的调查数据是在今年8、9月间采集的,并未涉及中国放宽防疫限制后的情况。

就在一周前,中国政府刚刚发布了「新十条」,放松防疫管制的,官方媒体也不再提及坚持了2年半的「动态清零」策略。放宽防疫限制的决策,是在全国多地爆发抗议、经济数字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做出的。就在今年11月,中国进口贸易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10.6%,出口额也重挫8.7%,如此惨淡的外贸数据只在2020年春天疫情最早期出现过。分析人士指出,经济降温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频频进行防疫封控,导致交通、供应链受阻。

驻华德国商会对中国政府告别动态清零策略表示欢迎,该机构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晏思(Jens Hildebrandt)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在华德企对2023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再过几周旅行入境限制也有望放宽,这肯定会让德企总部对中国业务进行盘点,从而制订下一步计划。德国商会同时也呼吁放宽防疫应当周密计划,此一表态也隐含了对中国政府防疫政策急剧转向导致混乱局面的担忧。

报导说,在华德国企业还将地缘政治环境变动视作一大重要挑战。越来越多的德企正在寻求中国境外多样化、加强中国境内本土化。根据德国商会调研报告,70%的企业正在采取措施降低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相关的风险,29%的德国企业报告受到中国当局的监管压力或偏袒国内竞争对手的不利待遇。

总体而言,49%的在华德国企业认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已创下历史新低。58%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此外,对商业机会的看法更为悲观。例如,与2019年的68%相比,只有30%的德国企业将中国国内消费增长视为重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