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

1259年,6月18日,中央市,五角堡。

会议室中瞬间安静下来,然后响起了一片难以置信的声音。

之前有些股东经常以“成本太高”给安全部挑刺,于是部中的宁惟俞干脆赌气式地报了一个征收“义务兵”的方案过去。不是嫌募兵成本高吗?那么强征不要钱的义务兵好不好?

宁惟俞穿越前就是军事爱好者,不过穿越后没有立刻进入安全部,而是在劳工部工作,直到去年底军事压力大,他才主动申请借调来了安全部,此后就一直留下了。

这个计划是他转换身份后提出的第一个大计划,一看就没什么可行性,难道管委会还真鬼迷心窍采用了?

宁惟俞扶额说道:“真的假的?那是我报着玩的啊。”

尤力也诧异地说道:“真要搞义务兵?我们现在在基层根本就没多少影响力,民间也没经过教育,基本没什么家国意识,义务兵怎么可能搞得起来?”

林宇却问道:“是哪个方案?一年制、两年制还是三年制?”

严格来说,后世民族国家概念诞生后才产生的“义务兵”在现在并不存在,但也有类似的形式,那就是“征兵”,或者说直白点,也就是“拉壮丁”。

两者看着差不多,都是强制征集低成本的兵员,但实际上却是天壤之别。前者有民族主义加成,义务兵自觉是为国而战,战斗力十足;而后者是被强逼入伍,根本没有战斗意志,摇旗助威还行,真打起硬仗来随便就溃散了。

实际上义务兵的成本并不低,虽然军饷开支不大,但却要在和平时期持之以恒地开展义务教育,培养民众的民族意识,教育开支少不了。

对于东海商社来说,虽然他们的确在有意识地推行教育,但还只是刚刚起步,离收获的日子还早得很。现在就谈义务兵,确实有些拔苗助长的味道。

高正摆摆手,苦笑道:“不是不是,不是老钱的那套方案,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张国庆不是搞了个《田顷法》吗?挺好的一个方案,不过管委会那帮人非要榨干最后一点价值出来,就想着用本该分配出去的顷田给我们搞点义务兵过来……”

“咳咳!”

林博颖打断了他:“不能这么说嘛。田顷法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利国利民,只是,若我们随便把田分了出去,既不公平、不能让人心服,分到田的人也不会珍惜不是?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只有让他们做出了贡献,拿到田才会安心嘛。往小了说,这叫回报对等,往大了说,这叫公民意识……”

“哦……”还没等她说完,众人就发出了恍然大悟的声音。

“这还差不多,为土地而战的,战斗力总会强一些。”谢光明擦了擦汗,“不过,一顷田是一百亩吧,用这么好的条件找一个只服役几年的兵是不是多了点?我印象中后世有个十亩地就能招一兵了。”

高正摇头道:“你正好说反了,该怀疑这一顷田有多大吸引力才是。现在胶州又不缺地,能不能种地主要还是看牲畜水利,西边的军阀们可是给手下的兵一人分好几顷的,我们用一顷买人服役两三年,只能说,可以考虑。”

林博颖耸肩道:“是这个问题,肯定会有人愿意的,但有多少还不一定。现在也只是个意向,我们那边也在研究具体该用什么条件呢,如果招不到人,或许会每月给点津贴,一月几百钱那种。其实也不便宜,就算军饷少,吃饭穿衣武器弹药总是少不了的,一兵一年不下二十贯,总额不可能无限扩充。哦,对了,其实这事文化部也有参与,他们今年拿了一大笔预算,学校又一时没那么多教员,所以张老师给了你们点赞助。只是条件是,你们的士兵,完成基础的军事训练之外,必须抽出至少四分之一的勤务或训练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

众人听了这个条件,先是一愣,后又讨论起来。

夏有书说道:“这是好事啊。嗯,如果不执行军事任务的话,现在按线列步兵的标准培养,那么一年的训练强度也没多大,拿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文化培训没什么问题。再说了,让士兵多学一点,也有助于战斗力的提升。”

尤力摸着鼻子说道:“我怎么感觉这是把我们当文武学校用了……对了,你们有定服役期多长,每年招多少人吗?”

听了这个问题,林博颖郑重地站了起来,去前面的黑板上一边画着一边说道:“各位可不能小看这个《田顷法》了,这可关系到未来我们的基层体制呢。每多一个顷田户,不仅是分了一百亩地出去,还是多了一个直接的税源和一户坚定的支持者。所以,在扩军这件事上,我们管委会和你们军方的意见是一致的,都希望兵招得越多越好,能产生越多的顷田户越好。”

她这么一说,在座的军头们都飘飘然起来,这才对嘛!

但归属于财政部的马原却笑了出来:“说的这么好,那还该有个‘但是’吧?”

“但……”林博颖刚要脱口而出就听见他的话,表情一滞,然后很快又装作没事继续说道:“但是!我们毕竟是受现实条件限制的,荒地虽多,但整理成能用的耕地还是要费些功夫的,义务兵不可能一上来就招很多。而且,工业部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枪械厂虽独立建制了,但一年也就三千杆新枪的产量,兵招得再多,没枪用也不行不是?”

谢光明舒了口气:“那这么说,是五千的那个方案了?”

林博颖嘿嘿一笑,道:“比你想得多,六千五!”

谢光明惊道:“这么大方?”

林博颖又摇头道:“义勇旅扩充至六千五,但不是一年完成,而是分两年。现在你们不是差不多有两千五么?今年招两千,明年再招两千,就齐了。以后这个就成定例,每年招一批兵,服役期27个月。除了你们陆军的,还会再招五百,分给海军、铁道队和武警,加起来就两千五了。”

林小雅这时有些奇怪,问道:“为什么是27个月?”

旁边的高正一耸肩,道:“27个月就是两年零三个月,是我争取过来的。林博颖刚才不是说了么,管委会想把顷田户搞得越多越好,毕竟也算变相编户齐民了,所以一开始是想把服役期定成一年的,这样‘生产周期’就缩短了。但对于士兵来说,一年期还是太嫌短了,交接都不好交接。再加上文化部参与了之后,管委会觉得让士兵在我们这多学点知识更好,所以统一意见成了两年。我又考虑到,如果是两年整,那么届与届之间交接的时候,由于新兵有个训练期,所以会造成战斗力的波动,所以又多争取了三个月,放在农闲时期。”

林博颖点点头,又补充道:“这么一来,义务兵的服役期就横跨四年,每年立冬入伍训练,第二年立春正式入列,服役两年,到第四年立春退伍。”

众人思索了一会儿,夏有书在纸上一划拉,笑道:“有意思,按这个方案,全军59年招两千五,60年底招两千五,61年底招两千五,62年初第一批就该退伍了。可到了62年……这两千五退伍兵也是一笔变相的优秀兵源啊!”

林博颖一拍手,说道:“所以还有一个‘预备役’,就是给他们准备的。退役之后,士兵拿到份地变成顷田,也不是就这么结束了,如果需要征召还是要重新入伍的。”

谢光明有些兴奋,搓着手道:“那这样,到时候前后加起来就一万了,嗯,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我看,这个方案很好!张老师的任务也好办的很,到时候全军分成两半,一半执勤,一半训练。训练的那批,上午上课,下午出操,晚上再上课,很合理嘛!这是好事,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社会影响方面,都是大好事嘛,我看这个文武学校,我们做得!”

司徐笑道:“我看两年过后,嗯,小学水平不好说,扫盲水平总能教出来的。认全GB233,学会简单的算术和几何,再明白华夷之辨,这个小目标还算简单吧?”

夏有书也点头道:“我看这才是管委会的真实目的。要是单纯办个扫盲学校,效果未必会这么好,十多二十多岁的小子,真能耐心听得进课去?但经过军事化训练,有了纪律性,再搞个填鸭式教育就容易多了。嗬,当了两年兵退伍,既懂规矩,又有基础的文化知识,在当下也算是优秀人才了,说不定到时候各部门都会过来抢着要呢!怪不得你们这么大方,一年两千五,这是借我们的手改造社会啊!”

林博颖大方地承认道:“是啊,不过这没什么不好的。”

众人都赞许地点点头,摩拳擦掌,准备当起模范教师了。

“嘿,以我们的水平,教些小学生还不简单?”

“等等,”林宇听了半天,此时产生了疑问,“那我们现在义勇旅这两三千号人怎么办?”

“哦,倒是忘说这茬了,”林博颖连忙继续在黑板上画起来,“有义务兵自然就有志愿兵,以后军官和士官都算志愿役,加起来一共给你们两千五员额。志愿役要长期服役,待遇也会比义务役更好,顷田会有,还会每月发饷,这方面我们会定一个总额,然后你们自己定具体的分配方式。”

“哦?”一直沉默不语的范龙城此时听到了关键词,“军官和士官?这两个制度终于要确定下来了?”

林博颖一摊手:“这就是你们安全部自己的事了,我们只定额度,不可能事无巨细都去管。当然你们确定制度之后还要报上来的,不过也只是盖个章而已了。”

说完,她就坐了回去,喝起了茶。

高正对她点点头,又站起来对安全部诸将说道:“就是这样,要不然今天我把你们叫过来开会干嘛?以后的军官制度、士官制度、兵役制度,军衔和荣誉体系,军队编制,作战部署,等等等等,咱都得确定下来。

我们现在的兵大多是经过了鲜血考验的,那就该吸收进志愿役好带新兵。当然,也不能一股脑都塞进去,得考核淘汰一下,只有过关的才能进,不行的就淘汰进义务役或者干脆退伍。以后每年的新兵也可以选拔一批进志愿役。两千五志愿役和四千义务役,只要三年内不出大事,这六千五百人就是义勇旅的全部员额了。今天我们至少得把这些人怎么安排给想好了,不然管委会那边招来了人,我们这边还一点准备都没有,那不是给人看笑话吗?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

这就是今天的重点了,众人听了,都有些心潮澎湃,这可是决定安全部未来的大事啊!

“咳。”夏有书首先发言了,“我觉得,既然是个契机,那么不如把当前的营改小点,更方便调动。上次战争就体现出来了,现在的六百人的营虽然也不算大,但是一个营却要负责一个整个战略方向,主要还是以连为单位调动。最后的黎明之战,野战团一次从别的地方抽了好几个连,就是这个情况的体现。”

尤力想了想,说道:“有道理,但是你把连增大,以连为基础单位,不也一样的吗?”

夏有书摇摇头,把身子往前一探,说道:“不一样啊,营长和连长可差大了。别忘了,这次立功的人数不少,各个都要升迁,连可容不下他们,必须多设几个营才行。”

不少人点了点头,看来对此没什么意见,谢光明却摇头道:“一个营四百人没问题,但是不能只设三个连,至少要四个。别忘了,现在我们的敌人是有优势骑兵的,至少要有四个连,才能快速组成方阵对抗骑兵,不然打起来可就惨了。分成四个连,下面还是三排三班,但每班的人数可以适量减少一些,这样也有利于临时扩军,到时候新兵直接填进架子里就行了。”

夏有书也从善如流,表示同意:“有道理,就这样改吧。”

他们两人一唱一和,似乎营级单位小型化已经成了定局,再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第630章 铁血强宋 三 马政(加更)第118章 山河防线 七 胶水县第64章 渐开线齿轮(庆春节及推荐票满千,今明两日十更,此为第一更)第484章 江湖令与德政令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190章 双桅星火级 上第2章 难道是穿越?第721章 世界帝国对世界帝国!第202章 海州湾海战 下第855章 凿空 十一 玉龙杰赤第141章 漫长的等待过后是宿命的相遇第726章 射雕第881章 陈氏代元第711章 蕲州第231章 城破第450章 西洋郡第192章 尖刀第162章 财政问题(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第八次加更)第243章 技术验证船 三第226章 蜀人第278章 沭水航路第129章 十字路口后21章 决战海角天涯 下第192章 尖刀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618章 共克时坚 七 自力更生第106章 全取胶东!第218章 卖官 下第525章 运马船第45章 南宋造船业第425章 后勤第820章 贪婪后4章 土木堡之变第20章 钢铁工业后24章 全面反攻第271章 护卫 下第789章 出大事了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来了第447章 另一个世界:血色旗语第807章 引夏军出关 下第366章 入关第159章 历法(感谢众书友的打赏,第五次加更)第526章 战列舰第196章 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第6章 军训第303章 遭遇第156章 朝贺 二(感谢林宇的打赏,第二次加更)第589章 当猎人变成猎物第693章 回回炮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47章 舟山海盗第734章 元军的反击第578章 黑龙江上 五 奴儿干第214章 车间第379章 忽必烈的惊愕第854章 凿空 十 穷途末路第771章 三、发展度达到……第204章 出卖 二第1章 倒霉的同学会第640章 大战第672章 天无二日第775章 第二把火:治河第643章 安条克复仇军第570章 火车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559章 沙漠风暴 七 文明之歌第907章 出泉州第191章 双桅星火级 下第293章 急转直下第315章 恩威并施第428章 北上:邮递业第766章 劝进第92章 骑兵第503章 1266日本锁国第835章 热那亚的崛起 七 地中海上的炮声第800章 第五方面军第373章 正主来了第902章 出路第35章 登州与旅顺(百票加更)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273章 将而必诛第682章 临时约法后2章 两个世界第903章 终局第270章 护卫 上第705章 巷战第186章 情报工作(感谢破布麻衣的打赏)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195章 虚假的和平关于穿越者国度的远景规划第471章 东隅岛第578章 黑龙江上 五 奴儿干第498章 关原第668章 临安事变 十 傻子才……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为钱第257章 捕鲸第95章 七舰战歌 上第803章 真金西奔第127章 人生如梦第843章 星星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