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进击的滕国 五

1270年,2月13日,沛县。

元军步兵也有一千左右,分成十个百人队,一左一右排成了两道横阵。他们的阵型要厚重得多,后面三排长矛兵,前面一排刀盾兵,再前面一排火枪手,所以长度比起滕军两个木部组成的大横阵还要短上了一截。

元军有着充沛的骑兵力量可用,又有着不错的新式炮兵可以远程输出,所以步兵的作用更多的是抗住战线,因此其中的大部分仍然是冷兵器部队,这样既与旧式军队有了延续性,又节省了配备火枪的花费。

其实当初夏贵也有类似的想法,想着编练一支冷兵器与热兵器混合的步兵,不过后来发现,这种混合军队编制复杂,行动的时候要频繁转向和变阵,基础队形繁多,难以训练和指挥,所以干脆就一步到位直接用纯火枪兵了。

实际上,火枪兵虽然先进,但同时也更“廉价”,发一杆火枪,训练几个月就能用得有模有样。当然,火枪并不便宜,如果是庙堂之上的文官,肯定会对这种一杆可能要几十块东海银元才能买到的东西大放厥词,但真正带兵打仗的武将都能判断的出,这东西可比人命和胜利便宜多了。而且,很多时候,这种先进兵器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元军即便出更贵的单价,也买不到多少火枪,也就是滕军这种背靠东海国的势力,才能把钱变成力量。

就像现在,处于劣势的元军大多是经过刻苦训练的精兵,而优势的滕军里面反而填充了大量候军,即便如此,在训练上多花的时间在先进武器和整合的队形之前也不值一晒!

“万胜!”

滕军大横阵中接连响起怒吼声,因刚刚的获胜而士气旺盛的步兵们越过已经停火的炮阵,向元军的步兵们压了过去。

与他们相反,元军步兵之前被炮弹狠狠犁了一遍,又目睹到骑兵的失利,士气可以说已经见底了。但好歹他们也是张家训练出来的新军,在家乡有职田、有家小,同时也没什么打输的经验,不知道先走为上,所以硬生生坚持了下来。

不过紧张到底是压不住的,加上他们也没什么面对热兵器步兵的经验,所以前排的火枪手们顿时慌张了起来,匆匆架好了大号的元火铳,手忙脚乱装入火药铅弹,往滕军的方向一瞄就打了过去。

“砰砰啪啪啪啪啪……”

此时两军相距大约二百米,元军的长火铳在这个距离上仍有不错的杀伤力,不过受限于滑膛枪的精确度,真正能落入滕军阵列中的铅弹并不多。饶是他们队形密集,一轮下来也只被打中了四十余个目标,对于上千人的大阵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嗖——

一枚铅弹从金水枢身边呼啸而过,击中了他身旁一个新来的候军,使得后者发出一声惨叫倒在了地上。

金水枢面不改色转过头去,看到附近几个士兵脸色都惊恐起来,立刻喝道:“不准看,继续前进,子弹只会打中懦夫!”

在他的呵斥下,士兵们数月训练中产生的对皮鞭的恐惧战胜了对铅弹的恐惧,维持住了组织度,继续向前走着,只是步子偶尔踩不中鼓点了。

其他队伍的情形也大差不差,仍然继续走着。但有了火枪的威胁,加上这么长的阵线保持起来实在也是不容易,所以大阵还是不免出现了犬牙差互的情况。毕竟,对于滕军乃至其中的前东海军来说,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战斗中面对同样持有火器的对手。

不过问题并不大,元军的长火铳是落后的火绳枪,虽然借鉴东海火器采用了一些诸如定装弹之类的先进理念,但装填起来依然极为麻烦,熟手也要差不多一分钟才能打出去一发。而且他们这时候心理压力极大,也没法打出齐射,只能零散地自由射击。噼哩哗啦打得倒是热闹,但如此一来给滕军造成的伤亡就如同不断的蚊子叮咬一样,无法有效形成对士气的震慑,更无法迟滞他们的行军了。

就这样,元军还没打出几枪,滕军就行进了百米之内——这可就是他们手上的各类火枪的有效射程了。

“咚!”

随着一声巨大的终末鼓声,滕军阵后的鼓点一下子停了下来,而这种沉默无疑更能让元军产生恐惧——与此同时,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身着土黄色军服的第一排滕军士兵们齐刷刷抬枪上肩,把枪口对准了元军们!

元军前排的火枪手们见到了同行,自然非常明白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心理压力达到了极点,精神濒临崩溃。一部分人抓紧装填,试图再打上一枪,而更多的人则转身撤退,躲到了刀盾手的盾牌后面。然而——

“咚!”——“放!”

随着又一声巨大的鼓声传来,军官们立刻下达了开火命令。而这个命令执行起来再简单不过了,士兵们轻轻地扣响扳机,三百多枚铅弹一下子飞了过去,轻松地穿透盾牌、甲衣,杀伤了后面的元军刀盾手、火枪手乃至更后排的倒霉的长矛手!

而且不仅于此。完成射击后,第一排滕军原地装填,第二排越过了他们,再次打响了火枪,然后是第三排,然后又是第一排……在连绵不断的弹雨之中,元军士兵如同被割麦子一样一茬一茬地收割掉!

元军的火枪手数量只有1/5,根本无法与全员配备了火枪的滕军对抗。当这种一面倒的屠杀惨剧发生之后,见底的士气终于被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从一个百人队开始,发生了全军崩溃!

金水枢看到这种场景,不禁热血上涌——收割人头的机会到了!而且背后的冲锋号很及时地响了起来,于是他立刻下达了命令:“停止射击,全队冲锋!”

激昂的号声中,滕军士兵们怒吼着提着刺刀冲了上去,对溃散的元军展开了追杀。与此同时,侧翼的木三、木四两部刚刚赶到作战距离,还没来得及开枪敌军就溃了,干脆也直接提刀逼了过去。

实际上,元军步兵普遍装备了甲具,群战有长矛,捉对厮杀有刀盾,真正打起近战来的话,相比“装备拙劣”的滕军是有优势的。但是现在士气崩溃、阵型涣散,这些优势非但发挥不出来,反而沉重的甲具成了逃生的阻碍。因此大量的元军被轻装上阵的滕军追赶到,一个接一个的被刺刀穿透甲具的薄弱点刺死在地。

这时战场形成了一边倒的混乱局面,滕军骑兵们反而没有参与进去,而是在夏柏的带领下,虎视眈眈地在后面压阵,以防元军骑兵趁机打一波反攻。

不过元军哪里还有这种胆量?本来张弘纪让步兵抗线,是为了给骑兵争取时间,让他们重整队形,可以掩护步兵们退出战场。但没想到曾经在西北大发神威的新军遇到现代化的线列步兵居然是如此一触即溃,根本没给骑兵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好嘛,这下也不用重整了,先逃命再说吧。

张弘纪眼看败局已定,只能放弃宝贵的步兵们,带着残余的骑兵逃离了战场。

“好!”

夏柏看到元骑逃离,这次大战尘埃落定,终于完全把心放了下来。

同时一股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这可是夏家新军练成之后首次真正实战,一战便大胜立威,战果再怎么吹嘘也不为过……这一战,可是由他指挥的啊!

“鸣金收兵,让木字部别打了。金字部前突围过去,开始劝降!”

既然已经打胜,那可就不能让红了眼的步兵们把剩余的元军全杀了……这可都是珍贵的人力资源啊!

……

2月13日,巨野县。

巨野县位于梁山泊西南边缘,理论上是属于元国的地盘,不过它的境况与沛县类似,原先都是中原重镇,后来由于黄河改道、梁山泊重现,该地困于水患而被废弃。

但这几年来气候干旱,梁山泊水位下降了不少,旧巨野县的这块地盘反而又成了个好地方——土地因多年的蓄养而极度肥沃,同时水量不多不少方便灌溉,显然是极佳的农业用地。因此就有不少不怕死的人来这里开荒种地,收了粮食之后通过水路运出去发卖也很方便,近年来山东诸地普遍干旱,粮价高企,因此收益颇丰。

如果再发展几年,这里肯定会被元国方面发现,重新设立县治收税。不过,在他们有所动作之前,一伙来自梁山泊以东的势力就抢先占据了这里,在此建设棱堡,并像模像样地对既存的农民宣布了“三年免征”的政策,还真把自己当主人了……

“大人,您怎么来了?”

接近完工的巨野堡中,镇守这里的滕世子夏富见到自己的父亲夏贵亲自带兵来到了堡中,很是惊讶,连忙迎了上去。

滕国公夏贵已经年迈古稀,但身子骨依然硬朗,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副还能再战十年的样子。反倒是夏富脸色虚浮、病怏怏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接班……

夏贵看了儿子这样子,眉头一皱,不过很快笑容挂了上来:“小柏那边胜负已分了,是大胜!生俘五百,斩首无数,张家小七夹着尾巴跑了!既然如此,你这边也得动一下,你从巨野南下,小松从鱼台西进,小柏从沛县西攻,三路在单父城下会师!”

说到这里的时候,夏贵面色红润、喜气洋洋的,几十年来的郁气一扫而空:“城池就不夺他们的了,给张家小子留个面子,也给他家个台阶下。不过,得把张家在单州的余粮和种粮都给缴了,再迁些民户回来,防止他们开春了打回来!”

“真的?太好了!”夏富听了,先是一喜,然后又忧虑起来,“可是,大人,即便如此,咱们这么大张旗鼓地进军,真的不怕招致蒙元的反击吗?”

夏贵哈哈一笑,然后面色一冷,摇头道:“你以为,我们不去招惹蒙元,他们就会放过我们了?哼,这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我们就是再讨好,他们也说不准哪天爪牙磨利了就打过来了。反倒事先给他们点教训,他们才会懂得厉害,知道进退。你看,去年东海军在辽东让鞑子吃了那么大的亏,他们可敢还击?反而假惺惺地遣使来谈了,真是可笑。”

夏富一凛,连忙俯身道:“小子受教了。”

夏贵又叹了口气,背手说道:“你要知道,现在世道已经大不相同了,不再是两国相争……甚至也不是夷夏之争。正如那《三国志通俗演义》所述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大宋已经分了五家藩国,官家又是那个样子,朝政由贾相把持;蒙元那边也没好多少,忽必烈不过是个盟主,旗下史、张诸侯都不是好惹的。此时与金代辽、元代金都截然不同,反而倒有晋末、五代之象……接下来,就是一段大争之世了!

富儿,将来你是要接下滕国这个重担的,你得能看明白,我们这三州之主的位子,不是什么朝廷赏赐的职衔,而是一份基业!既是争夺天下的本钱,也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钉!进则身登大宝,退则死无葬身之地,但却根本没有不进不退的余地,只能不断去与人争抢,否则就是退了!

你可知严忠范领着东平一府加入那甚‘东海关税同盟’?呵,说是只是协调关税,不干涉内政,但有了这开头,今日修条铁路,明日捐所学校,后日开家法院,说不得还得支持乡绅设会议事……到最后,这东平府跟东海国的一州又有甚区别了?我们的这个‘盟友’,看着和善,可时刻想把我们这些窝边草给吞吃掉呢!我们要不把地盘打出去,从元国口中夺食,站稳了抗鞑的大义,说不准他们什么时候就把刀子架到我家脖子上了!”

夏富此前的确把滕国公的位置视作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但他所想的只是一国之主的权柄,却从未想过什么争霸的事……开什么玩笑,就巴掌点的小地方还想争什么霸,天塌下来有朝廷和东海国顶着不就行了吗?今天这还是第一次真正理解到老父亲的豪情壮志和高瞻远瞩,顿时就被吓了个一大跳:老天,原来这滕国公是份如此凶险的职业啊?!

但这时候他也不能怂,不然他可还有两个弟弟呢。“是,大人,我明白了,我们滕国必定要自立自强,才能在这大争之世立足!小子必定看准了道路,与蒙元对抗到底!”

“好,我夏家男儿就当有这种胸怀!”夏贵狠狠拍了一下夏富的肩膀,然后又狡猾地笑了一下:“不过,也不需真的由我家独力对抗整个蒙元。哼,月初严忠范那个软骨头就范之后,东海郑首席得陇望蜀,又提议让我滕国也加入关税同盟。此人当然居心叵测,但却未必没有可利用的地方……就在前天,我已经正式签约加入了那‘东海关税同盟’,哼,现在既然我们也是同盟一员,那要是遭到了蒙元的威胁,他东海国总不能坐视不理吧?”

第565章 垄断是不好的第140章 分兵第281章 营救第541章 觉醒第869章 会师第676章 射雕计划 上第173章 田顷法(补上加更)第815章 新航路 四 海角郡 (加更)第341章 逼反严忠范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278章 沭水航路第103章 战时经济 一第630章 铁血强宋 三 马政(加更)第26章 即墨乡绅与知县第734章 元军的反击第897章 疾风暴雨 一第407章 东海关税同盟 上第22章 武装力量第133章 傀儡第44章 透视画法与糖第618章 共克时坚 七 自力更生第743章 闭关居庸第821章 征战第414章 东进:林衍第190章 双桅星火级 上第345章 千里路第551章 同行第860章 节日第230章 战争之神第687章 自走机(加更)第536章 银行学第384章 全取京东宋世祖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810章 殖民地攻略第428章 北上:邮递业第847章 凿空 三 碎叶郡,林檎城第314章 北清河船场第804章 哈密力第597章 扩张吧,东海关税同盟!第698章 陷阱第607章 李氏朝鲜 四第85章 私访第261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407章 东海关税同盟 上第773章 决议:重建华夏!第38章 东海觅天台第457章 另一个世界:没翼第539章 出海第271章 护卫 下第1章 倒霉的同学会第873章 逆十字军 二第755章 西进第864章 海峡第651章 骑兵爸爸还是你爸爸第242章 技术验证船 二第610章 李氏朝鲜 七第710章 急转直下第180章 兵役制度 二第242章 技术验证船 二第96章 七舰战歌 下第608章 李氏朝鲜 五第534章 人口 下第450章 西洋郡第427章 西南驻屯军第131章 攻取乳山 上第219章 新泰县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43章 庆元府第471章 东隅岛第463章 回家:冲古剌后2章 两个世界第392章 银行业第532章 黑箱第443章 另一个世界:罗卫第495章 将军大人回到了他忠诚的平安京第846章 凿空 二 天山郡,黄草县,松关第370章 骑炮兵第848章 凿空 四 三汗会盟第572章 大哉乾元 上(今日四更 1/4)第903章 终局第516章 文化场所第222章 渠道第81章 崂山学宫第68章 陆军海战(第五更)第249章 大巡礼 二 标准化(加更2/2)第127章 人生如梦第887章 成都会战 下第15章 海洋事业第415章 东进:仁川第519章 伪原子论(加更1/2)第352章 崩解第340章 舰炮支援第223章 入长江第763章   追逐第38章 东海觅天台第349章 郁葱山第20章 钢铁工业第731章 血色军令第36章 金州与“辽人”第54章 东海储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