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战列舰

“在假象的情况之下,新型航空战列舰可以搭载我们中国空军目前所有的机型。”孙靖安立刻回答道。

“是吗?”吴绍霆忍不住打断了对方的话,他追问道,“悍将式轰炸机也可以?”

“16式飞机所有型号都可以。”孙靖安确定的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因为悍将式和铁马式飞机过于庞大,所以如果要配备在航空战列舰上的话,最多只能安排三十三架左右。而驭风者舰载战斗机的话,最多可以安排九十七架以上,预计可以达到一百架。”

“一百架?这得需要多大的动力能带动如此庞大的战舰。”吴绍霆惊叹的说道。

他知道二十一世纪美国最先进、最大型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于二零零九年下水服役的“乔治布什号”有一百架战斗机的舰载量。没想到张志诚口气这么大,在没有核动力的年代里,竟然也敢制造这么大型的航空战列舰。

虽然他确实叮嘱过,希望新型的航空战列舰在舰载量上有所突破,那这只是相对于袖珍式的第一代航空战列舰而言。他所期望的舰载量无非是四十架到五十架而已,从没想过居然会高达一倍之多。

“动力方面之前确实是一个难题,不过经过我们的设计和理论试验之后,还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孙靖安镇定自若的说道。

“是吗?说说看。”吴绍霆问道。

“元首,其实您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艘新型的航空战列舰原本就是由两艘大型军舰的船身合并而成。因此,每一座船身都具备一座大功率的涡轮推进器,再加上舰桥下方的连接船身同样具备一座中型的推进器,也就是说,这艘大型航空战列舰一共有三座推进器。根据我们利用有效数据的模拟,除了在起航的时候需要多几艘扫海舰拖拉之外,平常的巡航不成问题。”孙靖安有条不紊的说道。

“是这样吗?三座推进器,那消耗一定不小。这岂不是会影响续航能力?”吴绍霆略有担忧的问道。

“新式航空战列舰的总体使用面积超过十八万平方米,正如在下刚所说的那样,所有物资预计都达到标准,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这艘战舰可以自行续航长达四十天的时间。而且战列舰本身还有空置的空间,基本上可以用来改装为任何舱室,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也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物资。”孙靖安微微笑了笑说道。

“原来如此。”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虽然听孙靖安这么描述,这艘航空战列舰似乎没有任何瑕疵,不仅完美而且实用。但这些数据全部都是模拟和推测出来的,真正会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不过,由于这艘新式的航空战列舰实在过于庞大,可能在投产阶段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经费。”孙靖安补充的说道。

“经费的问题你们不必担心,到时候只要把详细的预算提交上来,我会想办法处理的。关键是这艘新式的航空战列舰一定要物尽其用,真正能够提前我们中国海军航空兵种的优势。到时候你要仔细跟张志诚谈一谈,尽可能拿出更实际的数据,海军部那边也要加紧战略战术层面的论证。”吴绍霆交代的说道。

“是,在下记得了。”孙靖安连连点头应道。

三天之后,吴绍霆带着两位妻告别了张家别墅,启程继续上路前往南京。

抵达南京时已经是四月底,南京总统府早早的派人来到火车站等候迎接。当吴绍霆一行人走出火车站时,没想到除了官方的迎接人员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南京市民夹道欢迎。学生团体、市井百姓、学者专家,他们全部是自发赶到火车站满怀热忱的等候元首到来。

事实上,为了保证元首的安全,特勤处并没有透露任何总统专列到站的时间。

国民大众们还是因为今天早上突然看到总统府有动静,派出大批宪兵和特勤特工清理火车站周围街道,于是这猜出是元首返回南京了。消息就在这一瞬间传开,短短半个小时之内人民就不约而同的动作起来,民心高涨的凑到火车站外围,希望能够为伟大的元首吴绍霆接尘祝贺。

不单单是南京总统府的官员们感到吃惊,就连吴绍霆本人也万万没有料到火车站会是这一幕。学生团体高举着赞美伟大元首的旗帜,齐声呐喊“欢迎元首回来”;普通民众虽然没有学生团体那么有秩序,但是却一点没有收敛满腔热血的情怀,更有甚至直接大呼“元首万寿无疆”、“元首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口号。

面对澎湃如同巨潮的欢呼声,吴绍霆在走出火车站大门的一瞬间竟然不自觉的迟疑了几分,看着欢欣鼓舞的国民群众,一时间竟有一种无限慷慨。他知道这绝不是南京总统府刻意安排的,因为不符合特勤处的安保规章,老百姓们竟有这样自发聚集、假道相迎的热心,可见自己在中华民国的声望真正是根深蒂固。

尽管南京总统府成立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吴绍霆一直在拼尽国力的发动对外战争,事实上对国内的建设工作投入的少之又少。严格的来说,因为长达三年的对外战争,导致中华民国经济体系承受着极其惨重的负荷,尤其是农业,许多农民依然是处于饥寒交迫的生活困境。如果是在几十年前或者几十年之后,必然会有蜂拥而起一批又一批的起义者,尝试着推翻穷兵黩武的南京中央政府。

不过,好在中华民国处于清末过度的时期,人民百姓承受的仇恨全部转移到清政府身上,再加上南京总统府最大化的利用社会舆论和国际声势,让中央政府时时刻刻都处于正义化的形象当中,老百姓们都只认为中央政府是在做一件为国为民的大好事。

不可否认,这三年来的对外战争的的确确是为国为民,如果不能奠定中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日本、英国、法国、沙俄这些老牌列强们迟早是不会放过中国这块肥肉的。只有拥有安定的国际环境,能拥有安定的国家发展。

如今,三年的对外战争总算活得了最终胜利,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国际的地位,更是打垮了周边所有具有威胁的国家。那些普通老百姓们只需要知道中国赢的战争胜利,从此国家就会强大起来;而稍微有些见识的人则不难想象,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必然会迎来一次空前绝后的大发展,最终会改善中国各个方面的情况。

因此,人们会感到如此欢欣鼓舞,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吴绍霆元首创造出来的机会。

面对眼前这一切,吴绍霆心里很清楚,在所有赞誉和鼓舞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意义,那就是全国上上下下四万万同胞对自己的期望。老百姓们可以为了完成对外战争而勒紧裤腰带,现在战争结束了,战利品不应该只是国家独享,而是要给所用付出过的国民大众平分。

他暗暗的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大有一番作为,好好修生养息,大力恢复并发展国家实力,让中国越来越强大,让所有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优越。

返回久违的总统府,吴绍霆好好休息了一天,为了应付对外战争,这三年来他几乎没有给自己任何假期,哪怕是所谓的假期时间也都要兼顾着许多公务工作。先是在奉天,后又在昆明,辗转了中国南北多处,如今战争结束,总该让自己养足精神,能应付接下来的庞大国家发展工作。

然而第二天一早,吴绍霆就风风火火的召开中央政府全体工作会议,先是听取了中央政府在这三年对外战争期间所做的各方面统计,民生、财政、能源、环境、人口等等,几乎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这些看似杂碎的事情,但事实上对日后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国家政策的颁布就要依据这些数据来判定。

会议进行了一整天,吴绍霆基本上了解了目前国内的现状,散会之后他与几位部长又进行了部门职能会议,听取各部门对处理目前问题的建议。

当太晚上他一直熬夜到凌晨三点钟,把各部门汇总的建议整理清楚,然后思索该如何制订一步确定的国家发展计划。

中央政府全体工作会议一直持续了小半个月,而这小半个月里吴绍霆几乎每天都没有睡足六个小时,但是他依然感到精力充沛,因为有很多自己充满期望的事情正等着处理。

国家元首有如此热忱,各部门上上下下的官员当然也不敢怠慢。

一时间,南京中央政府全体官员进入一种最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几乎可以说成为了中华民国建国以来最具勤政代表典范的一届中央政府。..閣(未完待续)

第843章 ,海军副官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16章 ,千总冲突第49章 ,翻译翻译第605章 ,后事之前奏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1200章 ,预备还政第165章 ,城中旧军之防第63章 ,炮标参谋第1117章 ,对日军事限制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访第465章 ,清理第147章 ,革命党归第1022章 ,游斗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988章 ,换一种合作第1142章 ,南亚议和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76章 ,散财人气第359章 ,北方和谈之前第194章 ,龙济光使者第288章 ,在梧州第664章 ,怒火第208章 ,张家晚宴第300章 ,布局第857章 ,前奏之动第913章 ,前兆第1118章 ,四国首脑会议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队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应第1129章 ,内幕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866章 ,场面失控第357章 ,复制格里芬行动第1197章 ,会孙中山第1131章 ,开辟新战场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813章 ,是死是活谁说的算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457章 ,德国人的帮忙第1196章 ,马来半岛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492章 ,北方的动静第203章 ,在北方第1080章 ,大陆桥兵团出击第738章 ,北方突变第104章 ,张人骏言第985章 ,统帅部成立第115章 ,班师凯旋第22章 ,有事相求第851章 ,真格第760章 ,十月底第500章 ,德国福克式飞机第744章 ,趋势稳定第904章 ,中国轿车工业第800章 ,新的布防第857章 ,前奏之动第48章 ,血性之怒第96章 ,一番切谈第247章 ,整顿海军第226章 ,丁家花园重逢第948章 ,朝鲜临时执政府第761章 ,婚姻第492章 ,北方的动静第796章 ,黎明行动第423章 ,另外一场谈判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35章 ,相互推卸第238章 ,沪宁铁路医院第105章 ,又见不屑第986章 ,市场花园行动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79章 ,倾心一言第4章 ,陆军衙门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602章 ,在宜宾第457章 ,德国人的帮忙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693章 ,国防军计划第743章 ,双方心思第686章 ,贵州会谈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759章 ,七个集团军第284章 ,陈炯明回归第1113章 ,台湾问题第1183章 ,部署反击第411章 ,陆军部会议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1114章 ,预言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663章 ,揭底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