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

经过上下齐心协力的工作,中央政府终于制订了一套详细的七年发展计划。

ωωω¤ttκa n¤Сo

这份七年发展计划主要涉及四个重点内容,分别是从工农行业、地方民政、国防军事以及对外国际政策四个方面着手,通过统一并且协调的政治思路来引导全国上下进入大规模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预计在这个七年发展计划里投入三亿共和币,除了维持政策执行之外,大部分则用来兴建现代化的工农业项目,甚至连军事开支都占不了多少。

按照“七年发展计划”的内容规划,吴绍霆决定再次下调农业、工业的税率,因此来鼓励工农行业振兴发展。在这次下调税率的政策上,农业征税从之前的十二分之一下调到十五分之一,工业则由十分之一下调到十二分之一。

不仅如此,吴绍霆还以元首的名义向各省地方政府发布通知,要求所有省府和市府的行政单位,全面落实鼓励本省工、农业的发展工作,通过政策奖励、银行贷款惠利、引进外资以及社会性质的鼓励等方式,限期一个月之内制订详细的方案,并尽快公布出来。

他希望通过政府的正面引导,为民间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和积极性,等到民间工、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反过来就能减少官办企业的社会负担。

在民生保障方面,中央政府还公布了一系列控制物价上涨的政令,通过对中央银行流通货币的严格控制,保证共和币在国际市场的稳定,又以高强渡的法令限制投机倒把活动,最大化避免战后发展期间出现经济泡沫。

吴绍霆之所以很关注流通货币这一项,正是考虑到二十一世纪天朝政府滥发货币,导致人民币不断贬值,中央政府不仅借此掠夺了人民大众的财富,还导致一系列通货膨胀。虽然说这未必是唯一的原因,但绝度可以算得上是主要原因之一。

他要求共和银行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管理好中国流通货币的运营情况,为中国发展奠定良好的金融环境。

在所有政令当中,南京中央政府的惠利政策全部集中在实业上面。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发展实业,而不是走投机取巧的路线,把希望寄托在一些漂浮不定的行业上面。因此,在未来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业和部分风险投资行业几乎没有太大的进展,所有社会资源都会有效的运用在实业上面。

为了缓解裁军之后劳动力松动的情况,南京中央政府拟定了十三个大型国家工程项目。

其中包含有在成都、昆明、云南、汉口、广州五个城市兴建现代化城乡结合系统,尽快推进这五个地方完成全面城市化的过度。在这个系统里面,不仅有现代化保障房屋、城乡公路以及城乡共同市场之外,更是专门设置了统一的对外市场代办机构。

这个代办机构由省政府直辖,属于政府事业单位,专门负责为本省多余的商品寻找对外销售的出口。之所以由省政府直辖,就是希望能有一个以省为片区单位的市场规划,城市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代办机构第一时间了解彼此市场,甚至还能更有效的获悉外省甚至外国的市场现况,从而达到彼此之间互通有无的效果。

只要能让商品流通起来,就能避免商品囤积从而创造利润,有了利润就代表有可观的市场,有了市场也就意味着能够向前发展。而省政府直辖的代办机构从中也能获得不错的抽成,不仅为民间带来商机,也为国家收入做贡献。

另外一方面,在省政府直接管理之下,还能有效的监控代办机构的办事效率,不至于消极怠工或者贪污腐败,把原本是帮助老百姓的事业发展成鱼肉老百姓的深渊。

除了城乡结合系统项目之外,吴绍霆特别叮嘱的水利大坝工程同样搬上了议程。

南京总统府根据元首的指示,经过十多天的论证和初步考察,终于通过了在七年发展计划之内兴建三座大型水电站,分别是三门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和丹江口水电站。

如今水电站已经不是什么新兴科技工程,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法国就成功建造了一座水电站,而中国最早的水电站则是在一九一二年完工的昆明石龙坝水电站。

不过,这次预计兴建的水电站全部将是库水量超过二十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电站,因此不仅需要庞大的工程经费,也需要可以配套的水电机器。全国大部分科研机构会在这份计划正式确立之后,立刻着手研究新一代的水电机器,无论是中国科学家还是外国科学家,都将利用这次大型水电站的项目得到一次极大的科技推进机会。

根据目前中国国内状况的推测,这三座大型发电站前后可能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竣工。时间长并不算什么,在三座水电站开工的时候,不仅可以减少失业率,还能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业发展。等到三座水电站全部竣工之后,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原一带的电力问题可以得到完全的解决。

有了充足的电力能源,自然也能带来相对应的其他行业发展,比如可以加快城市化建设,也可以加快机械化农业的运用,与电相关的广播、电影等等产业都会大幅度的推动。有了电力能源,就连最基础的人民生活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水电站计划之外,探讨已经长达数年之久的长江大桥工程,也出现在这次十三个国家项目的名单上。吴绍霆拟定在七年之内修成两座长江大桥,其一是武汉长江大桥,其二是南京长桥大桥。

这两座长江大桥并不是单纯衔接长江两岸那么简单,而是连接南北双方的经济命脉,同时更有利的贯彻南北交通的联络能力,消除国家内部隔阂,弱化地域性的经济差异。长江大桥的历史功绩必然会成为世纪壮举。

总得来说,十三个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将会成为“七年发展计划”之中的主体部分,是南京中央政府直接斥资投入发展的实际效果,也是带动“七年发展计划”积极向上的助推剂。

当十三个大型工程项目公布出来之后,无论是政府官方的顾问机构,还是民间的专家学者,全部都认定这绝对是振兴中国的奠基石。从经济角度上来说,这些大工程会极大的拉动内需,改善市场环境和民生基础;从科技角度上来说,也会带动一批先进科学技术的改进或诞生;从社会角度上来说,也是缓解三年对外战争造成国内影响最好的途径。

第649章 ,离间第979章 ,七月第1197章 ,会孙中山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203章 ,在北方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访第60章 ,装模作样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914章 ,变第891章 ,法租界第1171章 ,投机主义第438章 ,一段时间的发展第544章 ,诚恳挽留第797章 ,血色破晓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657章 ,最后一战第1099章 ,大陆桥第二兵团第319章 ,建党的想法第1047章 ,二十五师第1137章 ,放弃南亚第123章 ,谋而后动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851章 ,真格第419章 ,遇刺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291章 ,黄埔军官俱乐部成立第226章 ,丁家花园重逢第604章 ,升级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904章 ,中国轿车工业第729章 ,宣武上将军府第427章 ,整编全军第686章 ,贵州会谈第237章 ,刺杀宋教仁第607章 ,滇军风波第201章 ,授勋第481章 ,飞机计划第357章 ,双喜临门第166章 ,民军自乱阵脚第920章 ,处理第718章 ,两头局势第1034章 ,国防部会议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621章 ,收编第649章 ,离间第353章 ,阵地上的除夕夜第664章 ,怒火第891章 ,法租界第636章 ,兵临城下第517章 ,德国对华政策第1110章 ,摆架子第398章 ,求婚第83章 ,状元商人第806章 ,彼此的计较第197章 ,韶关善后第807章 ,第三天到来第909章 ,一场阴谋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752章 ,中华革命党第240章 ,又遭炮击第1025章 ,在成都第969章 ,强攻第96章 ,一番切谈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166章 ,民军自乱阵脚第24章 ,城门任务第1122章 ,航空战列舰服役第950章 ,战前会议第956章 ,血染鸭绿江第34章 ,张直之忧第1153章 ,南洋特别行省第1139章 ,收复乌梁海第795章 ,夜袭第361章 ,进步党的出现第910章 ,事先第381章 ,萧耀南的公开信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549章 ,南方联合第1123章 ,增兵计划第1003章 ,北京大动第958章 ,鏖战第2章 ,邮轮奇遇第277章 ,北面大战第1170章 ,国际利益的诱因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14章 ,气势服人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665章 ,威压第411章 ,陆军部会议第28章 ,张家小姐第49章 ,翻译翻译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1128章 ,帝制苗头第972章 ,经济战略第679章 ,梧州事后第855章 ,支走第250章 ,先发制人第38章 ,偷听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