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冯狗段豹

当此人走到孚琦面前时,陪同一旁的秘书官介绍道:“将军大人,这位是此次检阅团主席、练兵处总办、贵胄学堂总办、署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冯国璋冯华甫大人。”

孚琦微微颔首示意,不见任何热情的问好了一番。

站在孚琦身后的吴绍霆心中却大有感触,原来这位就是日后叱咤北洋的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没想到自己远在广州还能见到对方,真不知道是不是命中的安排。他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这位北洋三杰之一的“冯狗”将来必定会成为自己的对手了。

不过说实在的,在北洋军阀当中,他自认为自己对直系军阀还是很有好感的。虽然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一片乌烟瘴气,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些旧派军阀在历史上还是有一笔魅力色彩,并且他们的黑暗统治远远没有后来的政权更可怕。

“将军大人亲自相接,下官诚惶诚恐呀。”虽然面对孚琦的一副冷脸,但冯国璋还是颇具城府的讨笑着说道。

“冯大人客气了,诸位远道而来,一路舟马劳顿,前来迎接自是情理之中了。”孚琦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语气干巴巴的说道。

吴绍霆深知满族权贵现在对北洋军事派深恨不已,早在北洋六镇成立之前,满族少壮派就已经认识到这股汉臣武装的威胁,一直想要削减北洋派的军权。经过清廷的一番布置,总算将北洋派几个实权人物逼退,冯国璋就在去年被革掉呃军权,仅留下虚衔和文职。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假象。

三个月前光绪和慈溪相继亡故之后,摄政王载沣准备刺杀袁世凯,可是尚且留职军中的段祺瑞立刻暗中策划了一场兵变,直接威胁载沣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如今除了凤山的第一镇以及驻守山东的第六镇之外,其余四镇兵权都牢牢掌握在北洋派手里,清廷在京城已然如同深处囚笼之中,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孚琦这个对清廷忠心耿耿的人,当然十分反感这些功高震主、恃权凌威的强臣了。

不过冯国璋一脸无所谓,依然是笑呵呵样子,转而去向前来迎接的其他官员问好。

这时,从船上下来的第二位军官走了过来。对方年逾不惑,甚是清瘦,穿着一身正职的新军高级军服。他并非戴着礼帽,而是常规军帽,看上去就像是要上阵打仗似的派头,根本不是来参加检阅工作的了。

那秘书官介绍道:“这位是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署理全国武备学堂总办、陆军第三镇统制官、授奋勇巴图鲁称号段祺瑞段段芝泉大人。”

听到这里,吴绍霆深感诧异,这段祺瑞跟练兵处有半毛钱关系?他怎么跟着冯国璋一起来了?虽然想不通,但是他内心中还是有一种震撼之感,今天还真是一个值得留念的日子,北洋三杰已然来了两人,段祺瑞和冯国璋日后明争暗斗的两个老冤家,如今一起抛头露面,还真是难得了。

孚琦对待段祺瑞的态度比刚才对待冯国璋的态度更差了,甚至还冷冷哼了一声。

段祺瑞却与冯国璋一样,对孚琦这个南疆将军的轻蔑丝毫不在意,客套了一句话之后,就走过去了。

孚琦在段祺瑞走远之后,立刻对那位秘书官说道:“段大人于这次检阅有什么联系吗?练兵处为何要派他前来?”

秘书官呵呵的笑了笑,说道:“段大人此次只是随团观摩,随便陪同几位外国使馆的友人罢了,并不直接参与评核任务的。”

孚琦根本不相信这一套冠冕堂皇的话,如今京城的局势那么暗流汹涌,段祺瑞任何举动必然是另有深意的,怎么可能真的有闲情雅致跑到广州来视察二十四镇编练呢?

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迎接仪式,军官团的所有成员以及一同前来的外国洋人们,全部登上了马车,众人浩浩荡荡的从码头出发,直接向西郊去了。

当天安顿军官团和洋人时,还闹出了一些麻烦事。陆军衙门招待所显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好,尤其是那些洋人,觉得住在这种地方简直太让人恶心了。这可苦了陆军衙门的一众官员,破费了一番口舌,才勉强稳住了这些大爷们。

下午时,孚琦与军官团众人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议了这次检阅工作的安排。

检阅军官团对这方面当然很有经验,很快就按部就班的拟出了一套方案,表示在三天内完成步操检阅,再用七天时间布置和执行实战演练。二月二十八日之前,他们必须完成这次检阅工作,差不多三月中旬就能出评估报告了。

孚琦当然只能遵照军官团的安排,一切评估准则都是由练兵处拟定,他还能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呢?

第二天,全广州城都在纷纷热议二十四镇受阅的事情。

对于老百姓们来说,官方一旦有什么大的动向,都能很容易的引起他们的关注。虽然这些平头百姓从这些官方动向中找不到任何与自己有利的联系,可是人总是需要有点娱乐,哪怕是茶前饭后的吹牛皮,那也是需要一些谈资的。

正式开始步操受阅是在十九日这一天,前两天时间是军官团对步操检阅场地以及二十四镇兵士的访查。访查场地是衡量和判断步操执行时的影响程度,至于访查兵士则是考察兵士的政治思想。

不过这些都是形式工作罢了,因为早在正式访查之前,各营的主官就接到了衙门传出来的命令,严格要求士兵规范回答的内容。反正一旦有陌生人问话,就回答忠君爱国、报效朝廷、遵守军纪、听命服从等等之类的话。

在剩下的两天时间里,二十四镇除了应付形式,还是要认真做好正式步操演示的准备。

为此,孚琦特意让吴绍霆临时到第二标、骑兵标、炮兵标各营去,传授一些步操的心得,虽然没时间让吴绍霆再去训练这些队伍,但临时抱佛脚有聊胜于无。

吴绍霆个人认为这两天应该让士兵们好好静心休息,就像高考之前会放假一样。但是孚琦既然坚持命令,他也只好遵命行事了。他知道要想营造受阅时的第一印象,那就必须从军姿抓起,其他一切都可以滥竽充数。

当军官团站在检阅台上,看到下面一个个跟标杆式笔直站立的士兵群,那是多么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呀。

因为时间紧迫,吴绍霆只能以营为单位,逐一的前往去指导。

一天时间最多只能指导三营,他可不会敷衍了事,仅仅去将站军姿的仿佛和要求教授一遍就好了。他是先讲述理论,接着亲自示范,然后让士兵们演练几次。在士兵演练期间,他还会随机抽查和纠正,一个营好几百人,前前后后自然要花掉两个小时。

虽然累一些,但是他的这种作风却让第一标以外的其他营的长官深感佩服。都到了最后两天时间了,这位吴大人还是干劲十足,俨然一副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松的精神。

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478章 ,轿车第933章 ,收复汉口租界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133章 ,实战演习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315章 ,无限制狙击战策略第271章 ,刘永浩事件第1142章 ,南亚议和第600章 ,最弱而最强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1013章 ,第二阶段进攻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79章 ,倾心一言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16章 ,千总冲突第976章 ,总攻第797章 ,血色破晓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1017章 ,江界会战第287章 ,商界风波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1142章 ,南亚议和第644章 ,陈宦之决第1109章 ,一个不留第227章 ,善后大借款第913章 ,前兆第820章 ,胶州湾大陷阱第838章 ,讨价还价第757章 ,精英团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426章 ,索回粤北五县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会议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2章 ,小恩小惠第832章 ,内阁会议第699章 ,督导海卫队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447章 ,南洋政经大学第206章 ,德国啤酒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848章 ,唐绍仪与熊希龄第241章 ,应接不暇第699章 ,督导海卫队第211章 ,裂痕第674章 ,第三军占领第1117章 ,对日军事限制第220章 ,岑春渲第472章 ,大发展之前第279章 ,沈鸿英的毒手第18章 ,敢作敢为第274章 ,失而复得第994章 ,对话“毒气弹”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64章 ,昔日恩师第680章 ,扫清广西第348章 ,莫擎宇负伤第347章 ,得手第952章 ,态势第306章 ,简约行为第38章 ,偷听内幕第1117章 ,对日军事限制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74章 ,展示效果第123章 ,谋而后动第805章 ,煎熬第403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第44章 ,立功升官第283章 ,新年第532章 ,拉拢和新生意第664章 ,动变第56章 ,张家大少第1220章 ,野心家第203章 ,在北方第416章 ,交心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1223章 ,历史使命第273章 ,振军第82章 ,不期而遇第696章 ,一尘不变第322章 ,骑兵团的大破袭第239章 ,推测第855章 ,支走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440章 ,引荐人才第460章 ,上海行动第1143章 ,双方算盘第216章 ,一夜之间第718章 ,两头局势第114章 ,下山之后第513章 ,参谋会议第195章 ,谈判第1047章 ,二十五师第507章 ,两党合作第140章 ,被迫升职第862章 ,世界大战的决心第1153章 ,南洋特别行省第870章 ,新一轮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