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冯狗段豹

当此人走到孚琦面前时,陪同一旁的秘书官介绍道:“将军大人,这位是此次检阅团主席、练兵处总办、贵胄学堂总办、署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冯国璋冯华甫大人。”

孚琦微微颔首示意,不见任何热情的问好了一番。

站在孚琦身后的吴绍霆心中却大有感触,原来这位就是日后叱咤北洋的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没想到自己远在广州还能见到对方,真不知道是不是命中的安排。他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这位北洋三杰之一的“冯狗”将来必定会成为自己的对手了。

不过说实在的,在北洋军阀当中,他自认为自己对直系军阀还是很有好感的。虽然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一片乌烟瘴气,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些旧派军阀在历史上还是有一笔魅力色彩,并且他们的黑暗统治远远没有后来的政权更可怕。

“将军大人亲自相接,下官诚惶诚恐呀。”虽然面对孚琦的一副冷脸,但冯国璋还是颇具城府的讨笑着说道。

“冯大人客气了,诸位远道而来,一路舟马劳顿,前来迎接自是情理之中了。”孚琦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语气干巴巴的说道。

吴绍霆深知满族权贵现在对北洋军事派深恨不已,早在北洋六镇成立之前,满族少壮派就已经认识到这股汉臣武装的威胁,一直想要削减北洋派的军权。经过清廷的一番布置,总算将北洋派几个实权人物逼退,冯国璋就在去年被革掉呃军权,仅留下虚衔和文职。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假象。

三个月前光绪和慈溪相继亡故之后,摄政王载沣准备刺杀袁世凯,可是尚且留职军中的段祺瑞立刻暗中策划了一场兵变,直接威胁载沣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如今除了凤山的第一镇以及驻守山东的第六镇之外,其余四镇兵权都牢牢掌握在北洋派手里,清廷在京城已然如同深处囚笼之中,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孚琦这个对清廷忠心耿耿的人,当然十分反感这些功高震主、恃权凌威的强臣了。

不过冯国璋一脸无所谓,依然是笑呵呵样子,转而去向前来迎接的其他官员问好。

这时,从船上下来的第二位军官走了过来。对方年逾不惑,甚是清瘦,穿着一身正职的新军高级军服。他并非戴着礼帽,而是常规军帽,看上去就像是要上阵打仗似的派头,根本不是来参加检阅工作的了。

那秘书官介绍道:“这位是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署理全国武备学堂总办、陆军第三镇统制官、授奋勇巴图鲁称号段祺瑞段段芝泉大人。”

听到这里,吴绍霆深感诧异,这段祺瑞跟练兵处有半毛钱关系?他怎么跟着冯国璋一起来了?虽然想不通,但是他内心中还是有一种震撼之感,今天还真是一个值得留念的日子,北洋三杰已然来了两人,段祺瑞和冯国璋日后明争暗斗的两个老冤家,如今一起抛头露面,还真是难得了。

孚琦对待段祺瑞的态度比刚才对待冯国璋的态度更差了,甚至还冷冷哼了一声。

段祺瑞却与冯国璋一样,对孚琦这个南疆将军的轻蔑丝毫不在意,客套了一句话之后,就走过去了。

孚琦在段祺瑞走远之后,立刻对那位秘书官说道:“段大人于这次检阅有什么联系吗?练兵处为何要派他前来?”

秘书官呵呵的笑了笑,说道:“段大人此次只是随团观摩,随便陪同几位外国使馆的友人罢了,并不直接参与评核任务的。”

孚琦根本不相信这一套冠冕堂皇的话,如今京城的局势那么暗流汹涌,段祺瑞任何举动必然是另有深意的,怎么可能真的有闲情雅致跑到广州来视察二十四镇编练呢?

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迎接仪式,军官团的所有成员以及一同前来的外国洋人们,全部登上了马车,众人浩浩荡荡的从码头出发,直接向西郊去了。

当天安顿军官团和洋人时,还闹出了一些麻烦事。陆军衙门招待所显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好,尤其是那些洋人,觉得住在这种地方简直太让人恶心了。这可苦了陆军衙门的一众官员,破费了一番口舌,才勉强稳住了这些大爷们。

下午时,孚琦与军官团众人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议了这次检阅工作的安排。

检阅军官团对这方面当然很有经验,很快就按部就班的拟出了一套方案,表示在三天内完成步操检阅,再用七天时间布置和执行实战演练。二月二十八日之前,他们必须完成这次检阅工作,差不多三月中旬就能出评估报告了。

孚琦当然只能遵照军官团的安排,一切评估准则都是由练兵处拟定,他还能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呢?

第二天,全广州城都在纷纷热议二十四镇受阅的事情。

对于老百姓们来说,官方一旦有什么大的动向,都能很容易的引起他们的关注。虽然这些平头百姓从这些官方动向中找不到任何与自己有利的联系,可是人总是需要有点娱乐,哪怕是茶前饭后的吹牛皮,那也是需要一些谈资的。

正式开始步操受阅是在十九日这一天,前两天时间是军官团对步操检阅场地以及二十四镇兵士的访查。访查场地是衡量和判断步操执行时的影响程度,至于访查兵士则是考察兵士的政治思想。

不过这些都是形式工作罢了,因为早在正式访查之前,各营的主官就接到了衙门传出来的命令,严格要求士兵规范回答的内容。反正一旦有陌生人问话,就回答忠君爱国、报效朝廷、遵守军纪、听命服从等等之类的话。

在剩下的两天时间里,二十四镇除了应付形式,还是要认真做好正式步操演示的准备。

为此,孚琦特意让吴绍霆临时到第二标、骑兵标、炮兵标各营去,传授一些步操的心得,虽然没时间让吴绍霆再去训练这些队伍,但临时抱佛脚有聊胜于无。

吴绍霆个人认为这两天应该让士兵们好好静心休息,就像高考之前会放假一样。但是孚琦既然坚持命令,他也只好遵命行事了。他知道要想营造受阅时的第一印象,那就必须从军姿抓起,其他一切都可以滥竽充数。

当军官团站在检阅台上,看到下面一个个跟标杆式笔直站立的士兵群,那是多么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呀。

因为时间紧迫,吴绍霆只能以营为单位,逐一的前往去指导。

一天时间最多只能指导三营,他可不会敷衍了事,仅仅去将站军姿的仿佛和要求教授一遍就好了。他是先讲述理论,接着亲自示范,然后让士兵们演练几次。在士兵演练期间,他还会随机抽查和纠正,一个营好几百人,前前后后自然要花掉两个小时。

虽然累一些,但是他的这种作风却让第一标以外的其他营的长官深感佩服。都到了最后两天时间了,这位吴大人还是干劲十足,俨然一副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松的精神。

第341章 ,战壕鼓舞士气第764章 ,春夜第62章 ,坚持到底第412章 ,进步党和解第596章 ,布局四川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91章 ,闹大事情第860章 ,新的军备方向第272章 ,二团的决心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428章 ,军屯运动第110章 ,李琛变节第180章 ,巧遇德国领事第436章 ,刺杀案的新线索第804章 ,艰难作战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708章 ,苍南县伏击第105章 ,又见不屑第653章 ,大言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1060章 ,两元老之言第898章 ,黄兴的变化第506章 ,柳州沦陷第735章 ,枭雄病逝第1123章 ,增兵计划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860章 ,新的军备方向第994章 ,对话“毒气弹”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724章 ,梧州火车站第915章 ,兵变开始第482章 ,宋教仁到访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674章 ,第三军占领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125章 ,巧遇旧部第722章 ,大势已定第1109章 ,一个不留第303章 ,诱敌深入第278章 ,激战白石界第1123章 ,增兵计划第1085章 ,危急关头第518章 ,留一手准备第396章 ,恢复和整顿第792章 ,小试牛刀第973章 ,投机计划第731章 ,“猎雕”作战室第900章 ,长乐海防线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620章 ,昆明一谈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1222章 ,尼古拉耶维奇的决心第373章 ,外国势力的野心第537章 ,泉州整顿第273章 ,振军第281章 ,伏击第279章 ,沈鸿英的毒手第1094章 ,沙俄反应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747章 ,强硬对日外交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709章 ,两手准备第1185章 ,中美会谈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917章 ,行刺第846章 ,造势第482章 ,宋教仁到访第965章 ,进程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786章 ,谍报战第918章 ,复活第1216章 ,变相而谈第621章 ,收编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355章 ,硝烟中的爱情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425章 ,返回广州第1025章 ,在成都第564章 ,第一次会议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617章 ,大伏击第381章 ,萧耀南的公开信第365章 ,初见袁世凯第166章 ,民军自乱阵脚第105章 ,又见不屑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1024章 ,官场改革第211章 ,裂痕第102章 ,副总经理第540章 ,旧式军人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47章 ,交通意外第1114章 ,预言第797章 ,血色破晓第752章 ,中华革命党第264章 ,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