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邮轮奇遇

“我在德国时听说过一位名叫黑格尔的哲学家,他有一句名言,‘存在既有道理’。我斗胆用这句话反推,孙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起义屡次失败,那么其中自会有必然的原因。我们华夏也有一句名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既然屡屡失败,为何不深思原因,力求寻出其他可行的方法呢?”吴绍霆不疾不徐的说了道。

青年心中有一种感慨,他觉得吴绍霆的话十分切中要害。为什么屡次起义却屡次失败呢?革命党人究竟有没有检讨失败的原因,或者说检讨出解决问题的结果呢?

他暗自叹了一口气,继而又问道:“这么说,你认为孙逸仙不配领导同盟会?”

吴绍霆笑了起来,道:“先前先生问我为什么孙逸仙不能被称为英雄,其实我的回答仅仅是个人观点而已,这无非是每个人心中对英雄界定的不同罢了。”

青年有些诧异,甚至显得有些迷惑不解。

吴绍霆又道:“我上述的回答,严格的来说针对孙先生所代表的革命派,并非是孙先生个人。至于同盟会是不是该由孙先生来领导,这个问题我可回答不上。但是正如先生你所说,革命是在探索,孙先生能够当此重任,率领我辈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份胆魄和精神也值得天下人敬仰。”

青年深深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正是这个道理呀。”

吴绍霆说道:“话说回来,孙先生若不入地狱,谁有能入地狱?谁又敢入地狱呢?因此,这便是孙先生的伟大之处。只可惜,在下并不曾看到英雄之举呀!”

青年再次认同的点了点头,心中也释然了不少。

“吴公子有这样卓远的见解,难能可贵呀。那吴公子对如今我国革命形势有什么看法呢?”他再次问道。

吴绍霆这时觉得有些奇怪了,他原本只以为这青年是一个受革命思想熏陶的留学生罢了,可是对方一而再再而三谈论革命的话题,难不成是同盟会成员?不过,就算是同盟会成员也很正常,同盟会发展至今早已枝繁叶茂,基层成员多不胜数。

他沉思了片刻,说道:“在下可不敢窃议这么深奥的话题。不过这些年通过我在德国搜集到的消息,我觉得革命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国人对满清政府的迂腐以及列强的欺辱越来越清醒。如今只差一个星星之火,促成这股燎原之势了。”

青年怔了怔,将吴绍霆的那番话喃喃念了一遍,道:“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好,这个比喻好呀!”他叹了一口气,又道,“只是,我不明白,这星星之火到底要何时才能出现呢?”

吴绍霆道:“同盟会这些年来策划的所有起义,无非就是为了点燃革命之火。只可惜,很显然他们的时机、方式和火力都没有把握到位。不过我相信,这种探索早晚会有成功的一天,只希望革命党人能认真探索每次失败的原因,不要再重蹈覆辙了。”

就在这时,在船舱里吃过晚饭的乘客们,陆陆续续的来到甲板上透风。

四下的耳目众多了,吴绍霆与青年不约而同都停止了刚才的话题。

不过青年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微笑道:“我对吴公子先前的见解甚为佩服呀。还未请教吴公子大名?”

吴绍霆答道:“在下吴绍霆,字震之。未请教………”

青年拱了拱手,道:“敝人胡汉民,字展堂。”

吴绍霆当时就震住了,胡汉民?著名革命党人,孙中山主要助手之一,辛亥革命之后广东第一任督军,与蒋石、廖仲恺齐名的国民党元老?他很庆幸先前与对方交谈时,所说之话还很到位,不至于莫名其妙就开罪了这位未来的大人物。

虽然在1908年这个时候胡汉民还不曾有那么出名,可是毕竟这是一支潜力股,还是要多结交一下关系才是。

他礼貌的笑了笑,道:“幸会幸会。恰才与胡先生倾谈,莫非胡先生是革命志士?”

胡汉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说道:“吴公子你先前都已说过,但凡是热血男儿都不会坐视怏怏华夏毁于鞑虏之手。那么可以说只要有一腔热血者,皆是革命志士。我相信吴公子同样也是怀有满腔热血的大好男儿呢。”

吴绍霆觉得胡汉民这番话颇有暗示的意味,仿佛有意拉拢自己投身革命似的。

他郑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只可惜前路茫茫,在下也不过是这混沌国度一愚民罢了。”

胡汉民说道:“这话就言重了,先前听吴公子畅谈,胡某已经知道吴公子并非池中之物。今日胡某卖一个乖,倒是舔着脸愿与吴公子交个朋友,不知有这个荣幸吗?”

吴绍霆笑了起来,自己正巴不得与胡汉民交好呢。当即他连连说道:“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人生一件快事。在下何乐而不为呢?”

胡汉民很热情的伸手拍了拍吴绍霆的肩膀,笑道:“此言甚好,甚好呀。敢问震之兄,这番学成回国可有什么打算吗?”

吴绍霆神色渐渐有些沉重起来,其实这个问题正是自己目前的心结,他也不知道自己下船之后该怎么办。

他缓缓叹了一口气,道:“在下少年时家母病逝,两年前又听闻了家严的噩耗,不孝子当时都未能从德国赶回来守孝。如今家道中落,亲友都不曾联系。临回国前,驻德国领事馆的官员告诉我,回国后可将个人履历交付广东陆军衙门军官处,衙门自会安排接纳和分配。眼下只能这般打算,先稳定生计才是。”

胡汉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知道吴绍霆一个德国留洋的军事高材生必不会找不到出路,而且吴绍霆如果被分配到军队任职,也是一个潜在的革命策动对象。

他说道:“胡某在省城有不少朋友,这几个月也会在省城暂住,若震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胡某一定竭尽所能。”

吴绍霆心中有些好笑,他觉得胡汉民日后应该会找自己帮忙才是。不过,他知道这是胡汉民的一番好意,于是谢了道:

“展堂兄太客气了。不过展堂兄既然在省城暂住,在下若幸运的话让衙门分配在省城任职,日后倒希望能多与展堂兄亲近亲近呢。毕竟在下刚从德国归来,在国内并没有多少朋友,今日与展堂兄在此间相遇,也算是机缘巧合了。”

“甚好,甚好。”胡汉民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551章 ,签署盟约草案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844章 ,庆元会议的争端第514章 ,再次先发制人第670章 ,大变之前第428章 ,军屯运动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96章 ,蔡乃煌的汇报第664章 ,怒火第277章 ,北面大战第1053章 ,预兆第12章 ,小恩小惠第765章 ,见曹锟第743章 ,双方心思第267章 ,粤桂战争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743章 ,双方心思第1107章 ,预备针对第140章 ,被迫升职第124章 ,冒死营救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1114章 ,预言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681章 ,围攻桂林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874章 ,日本的决心第870章 ,新一轮舆论第958章 ,鏖战第880章 ,巩固第747章 ,强硬对日外交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70章 ,有机可第1027章 ,在越南第229章 ,粤汉铁路第891章 ,法租界第686章 ,贵州会谈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735章 ,枭雄病逝第767章 ,会见海军第478章 ,轿车第138章 ,欲擒故纵第76章 ,散财人气第842章 ,会议第375章 ,泄露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201章 ,授勋第1216章 ,变相而谈第17章 ,义无反顾第217章 ,谈不拢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218章 ,全省一统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93章 ,公正之名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645章 ,迁徙第58章 ,鸡毛令箭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54章 ,拯救行动第848章 ,唐绍仪与熊希龄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510章 ,声明和对策第943章 ,针对朝鲜第1022章 ,游斗第1107章 ,王公联邦第386章 ,摆了萧耀南一刀第932章 ,有武器就杀第679章 ,梧州事后第589章 ,西南密谋第161章 ,西郊军营之战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347章 ,得手第694章 ,长江战略第84章 ,张謇青睐第705章 ,闽军之难第958章 ,鏖战第356章 ,碰巧第621章 ,收编第203章 ,在北方第1078章 ,联合参谋部第1126章 ,战列舰还是航母?第850章 ,吴绍霆的态度第796章 ,黎明行动第339章 ,秘密会议第1042章 ,罪证第732章 ,答应第14章 ,气势服人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415章 ,一谈第889章 ,分寸第769章 ,北京大本营第240章 ,又遭炮击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1098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909章 ,一场阴谋第16章 ,千总冲突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舰队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