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码头别见

两天之后,“白金汉”号驶入了珠江,预计在下午三点将会抵达广州码头。

旅客们在吃过午饭之后,纷纷回到各自的船舱开始清点行李,做好下船前的准备。

吴绍霆从英国上船时,是购买了一张了二等船舱的船票,也就是单独的房间。此刻他与其他人一样,正在打点自己的行李。

他翻开了自己的皮箱,除了一套德国陆军礼服,也只有两套夏冬两季的衣衫;毕业证书、优秀学员十字勋章以及那支径直的勃朗宁手枪,都装在一个铁盒子里面。至于自己的钱袋里,除了几张帝国马克和临行前从领事馆兑换的三十块银元之外,便一无所用了。

这些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行李刚刚整理完毕,“白金汉”号便鸣响了悠远沉闷的汽笛声,宣告正式进入旅程的终点港口。走廊上传来服务生挨门挨户的敲打声,正在催促乘客们拿好行李前往甲板等候下船。

吴绍霆提起了行李箱,打开房门走了出去,来到了甲板上。此时的甲板上挤满了各形各色的乘客,有中国人,有西洋人,也有不中不西的假洋鬼子。

他向邮轮的前方眺望一阵,只见广州码头十分热闹,人潮涌动,熙熙攘攘。

“震之。”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吴绍霆回过头,却见是胡汉民正提着自己的行礼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胡汉民同样是住在二等舱,因此两个人在这两日交往甚密。不过自从第一次在甲板上谈论过革命的话题之外,其他时候仅仅是讨论一些国外的见闻罢了。

吴绍霆笑着迎了过去,道:“展堂兄,看来咱们快要告别了。”

胡汉民一边走过来,一边笑着说道:“何必急着说这些话,要么下船之后去我那里小坐一下,我可以介绍几个朋友与你认识认识呢。”

吴绍霆想了想,说道:“今天只怕不便打扰了。我得在天黑之前赶到陆军衙门交纳履历,要不然今晚就得露宿街头。”

胡汉民微微点了点头,又道:“既然如此也好。下船之后我给你留一个地址,等你安置妥当了,可记得要派人来通知我一声呀。”

吴绍霆笑道:“这个自然。”

这时,“白金汉”号又发出了一声沉沉的汽笛鸣叫声,船速渐渐慢了下来。很快邮轮驶入了广州码头的客运港口,码头上顿时涌上来一群人,接待亲朋的人、码头工人、黄包车车夫,顿时一片拥挤。

邮轮好不容易放下了舢板,水手在甲板和岸上清出了一条道路,让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客人优先下船,最后才轮到三等舱的乘客。

吴绍霆和胡汉民一同走下了船。

来到码头上时,胡汉民正准备邀请吴绍霆一同先出了港口,在码头外面再道别。

可是人群中忽然传来了一声呼喊声:“展堂,展堂?这边!”

吴绍霆和胡汉民都向声音传来的地方看了去,只见人群当中,有几个穿着西装的人正向这边挤过来。仔细看去,这几个人的脑袋后面似乎都没有辫子,既然他们与胡汉民相识,那十之八九应该都是同盟会的成员了。

“震之,我的朋友来接我了。来,你随我同去,我给你介绍介绍。”胡汉民说着,拉了吴绍霆一把,让其跟着自己一同过去。

吴绍霆自然顺路跟了过去。

众人在码头栏栅处碰了头,那几个西装的男子热情洋溢的与胡汉民一一握了手,其中一个年纪最轻的后生还抢先从胡汉民手里接过了行李。这后山见吴绍霆是跟着胡汉民一起来的,正要上前也接过吴绍霆的行李。

“展堂,别来无恙呀。船程表说是正午进港,却足足晚了三个钟点,让我们好等呀!”一个体形较胖的中年人,带着一股湖南口音说了道。

“怎么,此去南洋先生还派了一位朋友随你一起回来的吗?”另外一个戴着眼镜、头发稀薄、留着小胡子的青年一边笑着谁道,一边打量了一旁的吴绍霆。

胡汉民哈哈笑了一阵,引着吴绍霆介绍道:“这位是我在船上新认识的一位友人,他刚才德国军事学校学成归来呢。”说到这里,又压低了声音道,“这位新朋友对革命也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呢!”

先前那较胖的中年人扬了扬眉毛,笑着道:“是吗?那敢情还真好呀!”

吴绍霆向胡汉民的三位朋友拱了拱手,抱着礼仪的微笑道:“在下吴绍霆,字震之,与诸位幸会了。”

胡汉民指着那位较胖的中年人说道:“这位是我的挚友,名叫王守正,湖南长沙人。”

吴绍霆脸色微微变了变,脑海中对王守正这个名字颇为熟悉。他联系到对方是湖南人,体形又显得略胖,极有可能就是同盟会另外一个元老级人物黄兴。

黄兴几乎可谓与孙中山齐名的人物了。他因为这些年频繁参与起义活动,早已经被清政府列名四下通缉,为此黄兴倒是用过好几个化名隐藏身份,其中就有一个“王守正”。

吴绍霆虽然有几分把握,但是此时还是不便说出来,于是只能装作一副寻常的样子,向这位王守正颔首示意。

胡汉民又介绍那位戴眼镜的青年,道:“这位可是广州远近闻名的大文人,朱大符,字执信,如今正在广东高等学堂暨法政学堂担任教习。”

吴绍霆暗自感叹,今日跟着胡汉民真是认识了不少革命元勋了。

这位朱执信在辛亥革命之后,同样是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广东军政府成立时,其负责的就是整编广东省全部军队。当然,朱执信最伟大的成就是其对社会主义的预见分析,可谓是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在中国的第一代传道士,著名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就是他翻译出来的。

胡汉民指了指最后那位年轻后生,说道:“他是陈芸生,正在法政学堂念书,今年应该是第四个学期了吧。”

吴绍霆倒是对陈芸生没有什么了解,也许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吧。

大家相互寒暄了一阵,朱执信说道:“闲话休要多说,来来来,我已经订下了馆子,大家到那了那里在好好叙叙旧也不迟。震之也同去。”

第299章 ,退和攻第46章 ,志同道合第458章 ,准备行动第916章 ,被俘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1098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135章 ,内部不和第299章 ,退和攻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298章 ,粤北开战第52章 ,上任新军第1139章 ,收复乌梁海第895章 ,山县有朋第132章 ,一鸣惊人第1142章 ,南亚议和第946章 ,第三次会谈第62章 ,坚持到底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447章 ,南洋政经大学第544章 ,诚恳挽留第114章 ,下山之后第773章 ,吴绍霆强硬态度第62章 ,坚持到底第920章 ,处理第99章 ,践行笼络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951章 ,风云渐起第295章 ,湖南溃兵第147章 ,革命党归第1043章 ,霍尔维格计划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394章 ,汤乡茗的手段第1217章 ,内况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113章 ,拔出隐患第416章 ,交心第663章 ,揭底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657章 ,最后一战第71章 ,商业同盟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917章 ,行刺第1144章 ,蒙古铁路计划第233章 ,中国愤青第494章 ,南北密谋第694章 ,长江战略第387章 ,韶关风波第808章 ,第二阶段作战第1004章 ,发落第856章 ,信与证第607章 ,滇军风波第759章 ,七个集团军第395章 ,陈其美的阴谋第907章 ,东三省阴云第333章 ,本性之举第336章 ,韶关防线第683章 ,西巡计划第858章 ,预示第550章 ,浅尝即止第788章 ,年轻的空军将领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74章 ,展示效果第92章 ,大校场上第404章 ,洪门第1016章 ,新的战况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1121章 ,亚洲国际银行第743章 ,双方心思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1203章 ,一战预测第78章 ,拜访恩师第749章 ,新式装备第80章 ,一介武夫第188章 ,敲诈和勒索第7章 ,上任哨官第422章 ,压力之下第217章 ,谈不拢第715章 ,共同敌人第777章 ,明确远东战略第1046章 ,弗伦奇军团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267章 ,粤桂战争第588章 ,议定第239章 ,推测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476章 ,德国人的大生意第444章 ,推广新武器第699章 ,督导海卫队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第860章 ,新的军备方向第621章 ,收编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254章 ,巷战第545章 ,东南沿海巡阅使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81章 ,做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