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

正月初九凌晨五点,天色依然灰蒙蒙,这几天北京已经没有下雪,而化雪时的气温却更加寒冷。从天津开来的火车进入北京朝阳门外的车站。这列火车最后一节车厢加挂了花车。火车站站台上也多了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虽然站台上有一片棚区,可是呼啸的春风依然冻得人们瑟瑟发抖,不停的跺脚搓手。引领这队士兵的人正是徐树铮,虽然他同样感到天气冷得让人不舒服,可依然保持着自己威严的一面。

火车停定之后,站台上的士兵赶紧整队,很快又换上一副严谨的态度,跟着徐树铮大步迎向最后一节花车。

车门打开,先下来几名士兵和军官。段祺瑞走下花车时,神色显得极其疲惫,甚至都没有跟前来迎接的徐树铮打招呼,阴气沉沉的径直向车站外走去。

火车站外早已经等候了一辆小轿车,徐树铮快步上前为段祺瑞拉开了车门,等到段祺瑞坐进去之后,他才在前排副驾驶席上坐了下来。

“段大人,新华门那边还没有开门,不妨先到陆军部军官旅舍先休息一下,我已经吩咐旅舍准备好热水为大人接尘。”徐树铮恭恭敬敬的向段祺瑞请示了道。

“这都什么时候了,我还有意思洗热水澡?直接去新华门。”段祺瑞阴郁的吩咐道。

“可是大人,新华门……”徐树铮还想提醒段祺瑞。

“门关了难道就不能叫开吗?我段祺瑞回陆军部还不让进了是吗?”段祺瑞哼了一声。

“不,不……不是这个意思,可是就算大人您进了新华门,大总统现在还在休息,这几天大总统为南方来的岑春渲的事忙碌不已,心力憔悴,只怕也不希望大人您这么早过去呀。”徐树铮连忙解释道。

段祺瑞沉思了片刻,他现在虽然很想尽快见一见袁世凯,一方面是要阐述自己对广东战争的看法,另外一方面也是想把隐瞒军情的罪过跟自己撇清。现在他一想到隐瞒军情就感到头疼,萧耀南被俘的消息自己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而李纯的江西军在战场上吃亏,这或多或少还是有些风声。不过在他看来,就算江西军损失了一半兵力,可依旧还是能拿下这一仗,毕竟广东的粤军消耗也不小。

报喜不报忧要看时候,如果是一味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为了一己之力而隐瞒实情,这是要罪加一等、绝不可赦的。可是这一仗迟早会有结果,而且结果对北洋军来说十拿九稳,在这样的情况尽量避免不利的言论,这也不算是一桩坏事。就算是广东军政府的新闻部,也同样是宣传捷报隐瞒噩耗呢!

不过不管怎么会说,袁大总统现在雷霆震怒,段祺瑞也不想再其他方面多想,首要之事还是要澄清自己的麻烦,严格的说自己是不知详情的。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段祺瑞想到现在去打搅袁大总统未必是好事,索性还是再等一会儿。他对徐树铮吩咐道:“我还是要去新华门,就在新华门招待所给我找个地方落脚,另外我从安庆临走前交代过前线的电报都转到陆军部,这两天我都在火车上,你去陆军部把电报都取过来,我要看看前线有没有进展。”

徐树铮点头说道:“属下明白了。”

车子开到新华门,经过一番周折方才进到总统府内院。徐树铮一边安排侍卫去招待所为段祺瑞安排休息的地方,一边又匆匆赶往陆军部,从值班通讯员那里取来了最近两天转发来的电报,又折返回到招待所将文件都交给段祺瑞。

段祺瑞本打算与徐树铮谈谈最近大总统的情况,可是又觉得徐树只是一个后生,自己没必要跟他谈论这些事情,弄不好反而显得自己有些紧张了。他让徐树铮先回去休息,单独在招待所内阅读这两天转发来的电报。

前线的战事依然没有任何进展,自从正月初三开始,南征军因为萧耀南遭到绑架而陷入混乱之中,江西军也在连续近一个月的强攻之中疲惫不堪。更让人感到可恨的事,吴绍霆已经开始在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和上海等地,大肆制造南北议和的消息。这个消息虽然让粤军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进攻广东的北洋军也松懈了下来。

前线各路部队早已不想继续战斗,因为北洋军发现进攻广东跟进攻江西、江苏完全是两码事,后者在前者面前俨然好似小打小闹。经过广东战争,北洋军尝到了真正的挫折和死亡,感受到战争的恐怖,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正是在这种压力之前,北洋军听说南北开始议和,自然而然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议和之上,尽量避免继续扩大伤亡。

到今天为止,韶关战场上只有零星的交火,大部分是敌我双方侦察兵遭遇,相互开了几枪然后撤退,至于大规模的冲锋和阵防已经极为罕见。

段祺瑞把电报文件放了下来,沉重的叹了一口气,不甘心的自语道:“这仗竟然打到这种地步,真是把北洋的脸面全部丢干净了!”

他越想越不服气,只恨得牙痒痒。可是回头细想过来,又觉得事情发展到现在的模样,自己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毕竟他只是稳坐后方,对前线几乎没有太多直接干涉,甚至也默认了不诚实的军情汇报,最终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他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忍不住有几分自责,昔日自己对北洋军的实力太过自信。可是事到如今还是得做出辩解,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还影响自己在北洋内部的地位。

就这样一直熬到快到八点钟的时候,他起身稍作整理,然后一边派人去大总统官邸通知,一边已经动身向大总统官邸前去。

出了招待所的院墙,因为地面结冰,马车不容易前行,段祺瑞与幕僚们步行前往大总统官邸。刚刚饶过南海,却在中海岸边突然遇到了从正门方向赶来的另外一行人。定睛一看,这一行人引头的是国政办公厅侍从处副主任王从文,其后是几个穿着笔挺西装的洋人,这几个洋人为首的正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

段祺瑞心中不由一怔,这英国佬这么早来总统府做什么?

王从文这时也看到段祺瑞这边,先回身对朱尔典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在前方放慢了步伐,等待段祺瑞这边走过来。

段祺瑞拉了拉自己军披的领子,好整以暇的迎了过去。

“王副主任,公使先生,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呀?”段祺瑞先一步问道。

“段总长好,公使先生昨天下午联系了大总统,约定今日早上在小礼堂见面。也没想到公使先生这么早就来了,在下奉命先请公使先生到小礼堂等候大总统。”王从文解释道。

“原来如此。”段祺瑞慢条斯理的点了点头,狐疑的目光又落在了朱尔典身上。

朱尔典绅士般的向段祺瑞微微欠身行礼,用一口京片子问好道:“段大人您早上好呀。”

段祺瑞颔首回忆,不冷不热的问道:“公使先生究竟有什么重要事,要这么一大早冒着寒冷来拜会大总统呢?”

朱尔典圆滑的笑道:“自然是为了一些外交上的事务,否则我怎么敢轻易打搅大总统阁下呢?不过,我很愿意相信陆军总长大人您找大总统的事情,或多或少与在下是有关联的。”他说完,冲着段祺瑞神秘的一笑。

段祺瑞扬了扬眉毛,心中暗忖道:难道朱尔典也是为了广东战事?他故作沉思了一会儿,并没有回答朱尔典的话,而是转向王文从问道:“王副主任,现在还不方便去见大总统吗?”

王从文尴尬的笑了笑,回答道:“是,大总统身体不适,这些时日颇为操练,只怕还需要一会儿才能接见客人。”

段祺瑞说道:“那好吧,我跟公使先生一起到小礼堂先等候好了。”

说完,他又转身向对自己的幕僚吩咐了几句,让他们派人去留意大总统的传唤。

朱尔典没有建议跟段祺瑞一起等候大总统,相信这最多只是十几分钟的事。

第394章 ,汤乡茗的手段第836章 ,瓜分第915章 ,兵变开始第266章 ,两面的重伤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91章 ,闹大事情第228章 ,广东联合银行第378章 ,让香港成为臭港第431章 ,绝不善罢甘休第762章 ,徐州战事第1093章 ,专家顾问部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82章 ,不期而遇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779章 ,典型英国主义第118章 ,排挤洋奴第78章 ,拜访恩师第1067章 ,狮城海军基地第278章 ,商队第310章 ,打垮萧耀南第848章 ,局势迫切第848章 ,局势迫切第716章 ,杭州会战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499章 ,酝酿而爆发第985章 ,统帅部成立第253章 ,战贺州第280章 ,策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540章 ,旧式军人第93章 ,公正之名第319章 ,建党的想法第407章 ,会袁世凯第1126章 ,战列舰还是航母?第952章 ,态势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776章 ,索要青岛第526章 ,飞机作战计划第596章 ,布局四川第988章 ,换一种合作第904章 ,中国轿车工业第946章 ,第三次会谈第465章 ,清理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26章 ,协助进城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866章 ,场面失控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1203章 ,一战预测第644章 ,陈宦之决第1116章 ,战场和会场第1195章 ,生意问题第553章 ,蔡锷与小凤仙第892章 ,朝鲜人第838章 ,讨价还价第641章 ,致命捣毁第1144章 ,蒙古铁路计划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906章 ,“山猫”越野战车第1166章 ,签署和约第136章 ,故布疑阵第664章 ,动变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739章 ,日本的诱说第885章 ,韦汝聰南下第884章 ,闭幕第1080章 ,大陆桥兵团出击第869章 ,与唐绍仪一谈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630章 ,局势之急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991章 ,事露第33章 ,天价赎金第856章 ,信与证第498章 ,势变第431章 ,绝不善罢甘休第510章 ,声明和对策第870章 ,新一轮舆论第917章 ,行刺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611章 ,首战告捷第152章 ,流氓闹事第956章 ,血染鸭绿江第525章 ,胡宗南发现敌情第1078章 ,联合参谋部第925章 ,紧锣密鼓第564章 ,第一次会议第703章 ,换督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843章 ,海军副官第1061章 ,大势已去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913章 ,前兆第30章 ,小恶作剧第125章 ,巧遇旧部第12章 ,小恩小惠第934章 ,最后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