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进步党的算盘

岑春渲耐心等待着梁启超开出的条件,当然他听到梁启超这样的口气,已经知道进步党人肯定要狮子大开口。要让广东完完全全、实打实的归附中央政府,这种条件别说吴绍霆不会答应,自己也绝不会代替吴绍霆答应。

“我们的意思就是,广东不仅要取消独立,归附中央政府领导,承认大总统的法统地位,而且还要将全省税政交付中央政府财政部监管,同时还要取消革命粤军的番号,改为编制。相信这样的条件大总统一定会答应,而吴都督也能保全自己在广东的地位。”梁启超不疾不徐的列出了条件。

“卓如你的意思究竟是让中央政府财政部监管,还是直接将广东的税政纳入中央财政部?”岑春渲警惕的询问道。

“广东省自然是要上缴全部税收,而广东军政府的开支维系由中央政府直接划拨。广东是中华民国一部分,国家税收原本就应该统一一致,这件事想必岑先生应该理解。吴都督首开地方政府真正归附中央政府的先例,若能做到财政一统,必然是促进国走上统一的大功臣,这也能表现广东对停战议和的诚心了。”梁启超充满期望的说道,语气十分诚恳。

岑春渲当然相信梁启超说出这番话是源自真心,可是梁启超未免也太理想化了。如今不说南方军阀,就算属于北洋政府的安徽、江苏、山东、陕西等省,无一不是自给自足,从来没说过将省内税政全部上缴给中央,再由中央下拨。这不仅仅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更重要的还是直接把全省的命运交给北京政府。万一北京政府有什么贪污、克扣挪用,没有资金下拨到省一级,那省政府岂不是立刻要崩溃?

就算西方民主国家在税政上也分国家税务和地方税务,哪里有一棍子打死的道理?当然,他知道进步党目前在中央政府唯一掌握的实权就是财政,因此这些理想的党政分子恨不得把全国各省的税收全部收归己用,以此壮大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他没有急着表态,故作沉思之后,向在座各位问了道:“老头子我尚且有一些疑惑之处,纵然我答应了贵党的所有条件,可是贵党用什么方法撮合这次停战呢?”

这时,熊希龄呵呵的笑了道:“云公若是真能答应这些条件,我们自然会联名向大总统提议停战的事宜,以我等进步党今时今日在中央政府的地位,再加上广东方面的诚意,提议必定十拿九稳。”

岑春渲慢条斯理的问道:“若老头子理解不错,是我现在跟贵党谈定条件,贵党再去与大总统磋商定论,是否?”

熊希龄不禁尴尬起来,他已经猜出了岑春渲的潜台词,如果归根结底是要去跟大总统磋商,何必还要经过进步党这一环节?进步党无非就是要在这件事当中插一脚,一方面体现进步党的作为,另外一方面也能丛中谋取自己的利益。

梁启超接过话来说道:“岑先生,你与大总统谈只是本意,并不能代表中央政府的态度,到时候大总统开出的条件未必会比我们现在更实在。相反,若是我们进步党丛中翰旋,这是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待广东战争的态度,在理据和气势上更能说服大总统。”

岑春渲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卓如所言不假。但是卓如有没有考虑过,财政关系一声政权的命脉,如果把财政都交出去了,那跟让北洋军打下广东又有什么区别?”

梁启超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是一副为难的表情,岑春渲的话虽然说得太过严重,可多多少少是有道理了。掌控了一省财政,正是掌握了一省军政府的命脉,无论是军队、交通、重轻工业的发展,就连市井小贩、学校文化都各个细末环节都有影响。一旦中央政府要针对广东省,只要缩减拨款即可达成目的。

王印川叹了一口气,打破了沉默说道:“云公,虽说如此,可毕竟吴都督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广东都督和军政府依然由他来统领,这总比一仗打下来什么都没有要强些。”

岑春渲哈哈笑道:“王议员,你这话让我这个老头子听起来怎么像是施舍给我们?照我说,既然老头子能与贵党走在一起,自然是有共同的利益,如果这件事谈不拢,吴大都督跟北洋军继续血拼,到头来大家都不好过。”

梁启超叹了一口气,认真的说道:“岑先生,这些条件已经是我们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定论,绝对没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意。政治合作讲究双方共赢,这一点我们还是知道的。一旦谈定下来,吴大都督不仅能保全身份地位,同时也为促进中华一统奠定做出贡献,这是名利皆收的事情呀。”

岑春渲沉思片刻,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交出广东省税政大权是绝对不可能,但是现在也没必要急着向进步党人摊牌,毕竟进步党这个关系是要争取,摊牌只会伤了和气。他稍微调整了一下表情,然后说道:“这样吧,这件事老头子我还真没料到,所以必须得请示广东方面核准。卓如,老头子我是了解你的,也知道你们在这件事上的用心,不管结果如何,老头子都先表示感谢。”

梁启超自嘲的笑道:“岑先生太客气了,我们进步党所作所为,也都是为了国家好。”

熊希龄也说道:“岑先生能明白我们的诚心那是最好不过了。”

岑春渲微微点了点头,正准备起身告辞。

不过在这个时候,梁启超似乎有所感想,忽然又语重心长的说了道:“不过话说回来,岑先生或许还没有真正明白我们的心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希望岑先生您的立场。”

岑春渲不禁有些奇怪,问道:“我的立场?”

梁启超深深的点了点头,极为郑重的说道:“就想先生曾经支持先师进行维新运动一样,如今的中国四分五裂,袁大总统是唯一有能力完成天下一统的人物。先生何必要去广东谋求发展,真正需要先生的可是这个国家呀。”

岑春渲脸色陷入了沉思,他并不是在考虑梁启超的话,而是在设想倘使坐在大总统位置上的不是袁世凯,自己会不会选择在北方一展拳脚?他与袁世凯的芥蒂已经不能用利益来衡量,“南岑北袁”这个称号已经很明显定义了他们两个人的角色,正如同水与火不能相容一样,若是袁世凯在北方,他断然会坚持在南方。

他对前清的感情可不是一般,儒家理学思想培养出来的人,忠君报国已经是刻入骨髓之中。他痛恨的不单单是袁世凯欺世盗名,更是因为袁世凯背信弃义、篡朝窃国。之所以宁愿跟着革命一派做事,一方面是他对南方的依恋,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跟北方袁世凯作对,当然其中也有受到革命派的影响,改变了一些旧友的观点。

听了梁启超的话,他现在只能无可奈何的笑道:“卓如的好意我心领了,有些事你是不会明白。老头子先前已经说过,之所以从上海再次出山也是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事,而老头子我在广州所作所为,正是如此。”

梁启超与熊希龄对视了一眼,他们两个人都有些惊讶,难道在岑春渲眼里广州军政府已经足以代表这个国家了?

岑春渲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将温热的茶水一饮而尽,之后起身告辞。

梁启超等人并没有急着走,只是将岑春渲送到大门口,看着岑春渲上了马车。之后,众人又返回了客厅里面。

熊希龄叹了一口气,皱着眉头说道:“照我看,云公借口请示,实则根本不想接受我们这一项条件。唉,咱们也是诚心诚意,又不见得占广东的便宜。要不是这样的话,大总统那边岂能答应停战?”

蒲殿俊说道:“照我看,岑先生或许会绕开我们,直接跟袁大总统谈,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岑先生还能用其他条件说服大总统。”

熊希龄哼了一声,冷冷的说道:“袁大总统.独断专行人人皆知,这停战如果轻易就说服了,那袁大总统当初的决心岂不成了笑柄?”

蒲殿俊强调的说道:“我也是说运气好的情况。谁知道袁大总统心里想得什么?今早怀仁堂侍从处不是有消息传出来吗?曹锟的南征军和李纯的江西军双双谎报军情,实际上在广东战场上进行的并不如意,万一大总统权衡利弊,认为继续打下去不划算,选择接受岑先生的条件,那咱们这些日子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

王印川赞同的说道:“说的对,岑先生这次北上是我们进步党一首接应,如果没有我们牵线搭桥,只怕岑先生要进新华门都难。现在可好,岑先生如果背着我们直接跟大总统谈,而大总统又碰巧答应了岑先生的条件,我们不仅出了力,反倒什么都不讨好。”

熊希龄深深的点了点头,他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想一个办法。”

这时,坐在角落的一人突然提议道:“要不,我们先去跟大总统那边谈一谈,要是能说服大总统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才同意停战,就算岑先生绕开我们去找大总统也无妨呀。”

蒲殿俊赞道:“这个主意好,袁大总统巴不得能让广东彻底归附中央政府管辖,说不定还会在这个条件之上另外再加条件。”

一直没有说话的梁启超听到众人谈到这里,终于有些忍不住了。他十分严肃的说道:“若真要这么做,岂不是有落井下石的嫌疑?昨天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这次无论如何都是一场保全双方利益的合作。损人利己,吾不为。”

蒲殿俊说道:“卓如兄,你都说了要保全双方利益,可万一岑先生绕开我们,我们的利益从何谈起?”

梁启超坚定的说道:“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袁大总统未必愿意跟岑先生直接交涉,张秘书长都说过袁大总统根本不喜欢跟岑先生见面,就算前天的会面那也只有形式上的一会而已。岑先生也想尽快办妥此事,而跟我们合作是做好的选择。”

众人还要议论,熊希龄伸断了所有人的话,他郑重其事的说道:“大家都不要说了,今天就先到这里。不管岑先生如何决定,我相信他事先都会跟我们打一声招呼的,到时候再做决议也不迟。”

他说完这番话,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梁启超,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深意。他并不是在帮梁启超,只是在进步党内梁启超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意义,自己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卖一个人情。他自知坐在这里的人都是政客,唯独梁启超是一个道德观念极重的政客,不过真等到岑春渲损害进步党利益时,他相信梁启超还是会做出反击。

第901章 ,海防线计划背后第597章 ,谋而后动第20章 ,请客吃饭第482章 ,宋教仁到访第954章 ,火线点燃第1章 ,归国途中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705章 ,闽军之难第1090章 ,扭转第140章 ,被迫升职第50章 ,入同盟会第60章 ,装模作样第60章 ,装模作样第473章 ,发展工业第513章 ,参谋会议第529章 ,李厚基觉悟第1008章 ,西北马家军第93章 ,公正之名第98章 ,旧部后哨第784章 ,正式宣布第669章 ,阴谋阳谋第653章 ,大言第873章 ,英法立场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1108章 ,继续推进第801章 ,制空权第1184章 ,破坏行动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425章 ,返回广州第254章 ,巷战第211章 ,裂痕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488章 ,潜移默化第771章 ,威胁第1051章 ,龙戟级战列舰第218章 ,全省一统第1036章 ,南亚战区司令部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1112章 ,和谈前提第1046章 ,弗伦奇军团第1081章 ,应对之策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913章 ,前兆第724章 ,梧州火车站第808章 ,第二阶段作战第870章 ,新一轮舆论第965章 ,进程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749章 ,新式装备第794章 ,青岛要塞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94章 ,明降实升第619章 ,下手第253章 ,战贺州第1209章 ,北洋震动第401章 ,北上前第350章 ,张小雅犒军第870章 ,新一轮舆论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423章 ,另外一场谈判第813章 ,是死是活谁说的算第322章 ,骑兵团的大破袭第932章 ,有武器就杀第772章 ,滨口雄幸的外交第558章 ,码头上第133章 ,实战演习第833章 ,预备手段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608章 ,大战再临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势第507章 ,两党合作第1180章 ,黄浦大饭店第1066章 ,海峡殖民地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451章 ,醒来第100章 ,总结大会第511章 ,惊人一鸣第75章 ,以德服人第1037章 ,战略重心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503章 ,梁启超的拜访第689章 ,希望之灭第664章 ,动变第95章 ,调任营长第1079章 ,南亚进展第206章 ,德国啤酒第1026章 ,风满楼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881章 ,索要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41章 ,援军到来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873章 ,英法立场第595章 ,袁世凯命令第981章 ,北京缩影第828章 ,扬眉吐气第269章 ,争夺第1085章 ,危急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