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北洋的反应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爆炸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瞩目。这次事件比起北京遇刺案更让人难忘,过往的政治谋杀都能很快“查明”凶手是谁,可是广东督军吴绍霆遭到两次袭击之后,无论是官方还是小道消息都没有笼统的说法。就算北京遇刺案抓到了上海青帮的凶徒,让人们大致上以为与上海同盟会有关系,然而革命党方面照样能找到漏洞反诘这一猜测。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的期盼着“证据”的出现,看看这连续两次针对吴绍霆的谋杀幕后究竟是什么人。

广州爆炸案给北方同样带来的一定影响,虽然没有北京刺杀案那么显著,可毕竟是一桩重大的政治和外交事件。新华门总统府怀仁堂后院大书殿,袁世凯在今天特意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对这次发生在广州的惨案商讨对策。

前清时留下来的大书桌后面,袁世凯正在背着身子,看上去似乎是在看书架上的书籍。

大殿中央,段祺瑞、杨士琦、张一鏖、陆宗舆以及黎元洪等人早已到齐。

这时,袁世凯没有回过身,有一种十分疑惑的口吻发问了道:”到底是什么人,非要鬼迷心窍的去动吴绍霆呢?这姓吴的现在是烫手的山芋,一边是香喷喷的,一边又是要人老命的。难道就不能消停消停,等我们把蒙古收拾了再闹?”

他似乎是自言自语,而这番话越说到最后反而越有一种滑稽的味道。

大殿上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先用眼神交流了一阵,最后发现眼神表达的意思不充分,又改为窃窃私议。

过了一会儿,段祺瑞走上前一步,说道:“大总统,我认为,不管是什么人要对付吴绍霆,这件事摆明了与我们毫无关系。这个月月底大选就要正式开始了,我听说浙江方面又有动作,虽然只是一些宵小之徒,可赶不走苍蝇也讨人嫌呀。如今大总统还是赶紧把蒙古的事办妥,让军队先到陕西、甘肃、察哈尔就位,声势起来了,一切都好办。之后的大选也就顺理成章,省得还有不必要的麻烦。”

做为北洋军事一派的人物,段祺瑞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袁世凯能去掉临时大总统的前缀,虽然这只是一个形式,可极大的关系到北洋内部的利益。很多人还指望着沾上堂堂正正的名号,不能载入史册无所谓,起码是一份现世光荣的事。

黎元洪也走上前来,诚恳的说道:“段部长的话言之甚切,南方爱怎么闹就让他们闹去,闹得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对咱们未尝不是有利。大总统何必操这份心呢?”

杨士琦本来也打算劝大总统不要理会这档子事,最多发表一下公开言论,聊表关心即可,然后再也出兵外蒙无暇南顾为借口,坐山观虎斗。可是偏偏让段祺瑞捷足先登了一步,他可不想像黎元洪那样当跟屁虫,简直是恶心。

袁世凯虽然没有露过正面,可是他仔细听着属下们的话,心中不禁有些冷笑。这些人跟了他没有上十年也有三年五载,真正能了解自己的有多少?当然,做为一个掌权者,他也不希望别人那么轻易了解自己,所以一直就是这样的得过且过。

在吴绍霆这前后两次遇袭上,他看出的不是与自己无关,反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什么临时大总统,什么正式大总统,无非是一个头衔罢了,就算他今天宣布辞职,这个天下依然还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虚名什么时候都可以有、什么样的都可以有,他真正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完整的中国!

把实在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里,别说大总统,就是大皇帝也未尝不可。

之前北洋军没能顺利的拿下广州,铲除这个最顽固的军阀,同时给与那些所谓的革命叛党一个沉重的打击,对袁世凯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而现在因为吴绍霆的遇袭案引起多方面关注,尤其在第一次遇袭案过后还传出了这是革命党所为的风声,这难道不是一个契机?

既然吴绍霆自诩是革命志士、忠诚的爱国人士,如果说这两次袭击真是来自革命阵营内部,这无疑是给吴绍霆沉重的打击。袁世凯不关心革命阵营为什么要对付吴绍霆,也不关心事情的真相是不是如此,只要自己认为这件事十分有利,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虚的也可以变成实的。

他慢吞吞的转过身来,拉开书桌后面的椅子坐了下来。看了一眼大殿上的部下们,他表情带着几许严肃,说道:“你们真以为这件事与我们无关?咱们多年来最头疼的,首要的就是持兵自重的军阀,其二则是那些无孔不入,喜欢推波助澜的革命叛党。现在好了,一个让我最放心不下的大军阀,跟革命党闹翻了脸,这难道与我们没关系?”

大家听到这里,每个人的脸色都各有所变,难道大总统要趁着这次事件再起行动?可是细细想来,广东战争结束还不到四个月,那一场战争给北洋政府带来了极大的消耗,再加上为了北伐蒙古调兵遣将,哪里还有多余的力量去顾及南方?

段祺瑞对袁世凯的态度感到很为难,要说打,他是地地道道的主战派,能用武力解决的事情那就没必要再用其他方式。可是摆在他面前不是说打就打这么容易。他现在最迫切的事情还是大选,其次是蒙古,最后才是吴绍霆遇刺案,真不知道大总统哪根筋不对,大选就这么几天的事情,难道不能先把这件事办妥了?

黎元洪看了一眼段祺瑞,只见段祺瑞沉默不语,他只好先开口说道:”大总统所言极是,要说机会这确实是一个机会,不过......似乎......现在也没有证据说明是革命党所为呀。如果真有证据,只怕吴绍霆早就已经动手了。”

不等袁世凯说话,一旁的杨士琦冷笑的说道:“副总统,你觉得这件事需要证据吗?吴绍霆在北京遇刺之后,或许还很纳闷,需要查明证据。可是这次闹得这么严重,法国人的大教堂都给炸了一个大洞,听说他的妻子现在都未脱离危险,换做是你,你需要证据吗?”

黎元洪脸色很不好看,他最讨厌的就是杨士琦这种自以为是的刻薄,在哪里都不给人留任何情面。不过他忍了下来,反正不是第一次第二次,自己没必要跟杨士琦计较。

袁世凯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说道:“杏诚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当年宋教仁遇刺案,所谓的证据不也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吗?既然国内有这个风声,咱们为何不能再放出一些流言呢?让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革命乱党,说不定我们反倒还帮了吴绍霆一个忙,他正愁着没真凭实据去报仇,索性咱们就助他一臂之力。”

这时,段祺瑞总算开口问道:“可是大总统,就算吴绍霆对革命党动手,于我们又有什么直接联系?革命党的势力已经所剩无几,根本谈不上两虎相斗,何来两败俱伤?”

袁世凯冷冷的笑道:“芝泉啊芝泉,你做事情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按部就班了?吴绍霆对革命党动手,他打的不是革命党的实力,而是打的革命大义。一旦丢掉了大义,吴绍霆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军阀。到时候我们再暗中操控,把矛头调过来针对广东省,那些还有革命大义的就会群起围攻,趁此机会我们再出手,吴绍霆必亡。”

段祺瑞追问道:“可是大总统,那大选呢?外蒙古的事呢?”

袁世凯罢了罢手,淡然的笑道:“大选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参议院和国会难道还能选出第二个人来当这个大总统吗?若有人唱反调,大不了就是要钱,舍给他,再不行就派人去给点教训,全票通过难道会很难?外蒙古,现在全国上下都关注广州,咱们现在出兵还有什么噱头,把大军先缓一缓,外交部再去谈一谈。”

众人听到这里,也不知道该作何劝说,很明显大总统是心意已决,谁也无法动摇了。

段祺瑞有些懊恼,陆军部轰轰烈烈策划了北伐作战的行动,眼看就要执行了,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于他来说,前阵子的忙碌是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大总统不珍惜名声,偏偏还要掺和到不应该掺和的事去。

黎元洪一脸不知所谓,他本来觉得段祺瑞的意思很对,大总统转正了,他这个副总统也跟着沾光。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进步党人现在最不想见到的就是打仗,不管是北洋军打还是地方军阀打,终归是影响中央权威的事情。但他什么话都不说,要打是北洋军的事,出钱也是北洋军出,与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袁世凯见众人不说话,渐渐心安理得起来,他说道:“公绂,过几天安排一次新闻发布会,我要亲自发言,痛批革命党人的胡作非为。你好好安排一下,演讲稿也帮我润色润色,一定要言之有理,更有言之有力。”

张一鏖脸色有些为难,尝试着说道:“大总统,我认为这件事一定要从长计议才是。”

袁世凯脸色骤变,冷冷的说道:“你照我的意思去办即可。”

张一鏖暗暗唏嘘了一声,大总统.独断专行的一面再次显出,他也无能无力了。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陆宗舆小心翼翼的开了口,说道:“大总统,还有一件事只怕很棘手。法国人一直在催问石室圣心大教堂的事情,他们死了一个管风琴师,连神父都重伤不醒,如果再不回应的话,只怕洋人们要怒了。”

袁世凯想了想,大手一挥,说道:“推,都推给广东去应付,这件事在广东发生的,自然要由广东军政府来给一个交代。洋人要找麻烦尽管让他们去找吴绍霆,我倒到看看吴绍霆怎么处理好这些是。”

陆宗舆有些焦虑,大总统什么时候对这么敏感的国际外交事件如此掉以轻心,要知道当年德国人借口两个神父的案子,直接把整个青岛都割了去。现在要是这么草率处理,万一法国人不认账,硬是要拿这件事做文章,只怕又会是一场外交灾难。

第539章 ,走访李厚基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1036章 ,南亚战区司令部第1103章 ,破竹之势第702章 ,黄兴在望第337章 ,决战战场第793章 ,日军的觉悟第1209章 ,北洋震动第278章 ,激战白石界第278章 ,激战白石界第180章 ,巧遇德国领事第452章 ,北洋的反应第1107章 ,预备针对第319章 ,建党的想法第283章 ,新年第289章 ,黄埔聚会第1078章 ,联合参谋部第815章 ,西线破竹第373章 ,外国势力的野心第849章 ,采取行动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第597章 ,谋而后动第322章 ,骑兵团的大破袭第1112章 ,和谈前提第1039章 ,人肉炸弹第860章 ,新的军备方向第528章 ,攻进泉州第969章 ,强攻第462章 ,口供第994章 ,对话“毒气弹”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908章 ,张作霖之决定第332章 ,思索第952章 ,态势第487章 ,国民共进会成立第680章 ,扫清广西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89章 ,反腐行动第50章 ,入同盟会第143章 ,赵声妥协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769章 ,北京大本营第813章 ,是死是活谁说的算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战列舰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712章 ,黄埔事故第648章 ,动身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776章 ,索要青岛第814章 ,烟台惨案第302章 ,湖南团成立第145章 ,五月之后第537章 ,泉州整顿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822章 ,上海舰队第267章 ,粤桂战争第517章 ,德国对华政策第753章 ,南京总统府第308章 ,第二师回归第614章 ,年后南方第261章 ,绞肉机第368章 ,袁世凯的怀疑第524章 ,张小雅先见之明第559章 ,迎接蔡锷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474章 ,张家重工第226章 ,丁家花园重逢第187章 ,北伐韶关第937章 ,预计第335章 ,制造声势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876章 ,决裂第473章 ,发展工业第663章 ,揭底第605章 ,后事之前奏第800章 ,新的布防第1011章 ,市场花园行动开幕第1195章 ,生意问题第864章 ,国民大会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谈第832章 ,内阁会议第325章 ,岑春渲效应第1106章 ,琉球第156章 ,乌龙之谈第388章 ,雷烈风行第879章 ,元首制第119章 ,误入闺途第56章 ,张家大少第245章 ,徐树铮南下第1023章 ,援军出现第623章 ,党政一谈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516章 ,克厦门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474章 ,张家重工第765章 ,见曹锟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344章 ,最长的一日第972章 ,经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