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杭州之事

“让何宗莲的第一师去重庆,王占元也去重庆,他们的指挥所和办公室必须都在重庆!”沉思了许久之后,袁世凯最终开口说道,语气充满了威严和不可违逆。

“可是......何春江和王馆陶都去四川,谁来坐镇武汉?张振武、蒋翊武不得不防啊!”杨士琦带着疑惑说道。

陆建章和黎元洪的都有些坐不住了,前者已经在北京待了一年多,早就盼望着能下到地方去掌握实权,后者原本就是湖北名人,若有机会也想返回湖北坐镇,总比一个碌碌无为、毫无建树的副总统要好点。不过黎元洪还是要比陆建章更多一层心思,他看出了北洋的松动和南方的大势,早先对北洋还有信心,可随着时间推移这股信心正在消弱,也许自己下放到湖北去还能留一条后路。

“我会另外安排。”袁世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截了当的说道,“总之,我们一定要在四川扳回局势,如果何宗莲和王占元入川之后还是不见起色,可别怪我不念情面。”

“大总统,那江西、福建、湖南那边的情况.........”陆建章试探的说道。

“拟一份电报到温州,让曹锟、吴佩孚自行决断。湖南和江西按兵不动。”袁世凯说道。

“按兵不动?中央第一师早已准备就绪了啊。”陆建章说道。

“照我说的去做!”袁世凯没好气的说道,说完,他从大总统坐席上站起身来,仍旧用那迟暮的步履向大门外走去。

段祺瑞望着袁世凯的背影,心中有了一些启迪,王占元和何宗莲都要下四川了,放眼湖北就只剩下自己的门生徐树铮,或许大总统就是有心扶植年轻人!他有几分得意,徐树铮若能执掌湖北,对自己扩充势力来说绝对是一个好兆头。

办公室沉默了一会儿,张一鏖最先开口打破僵局,他说自己要去拟发大总统的命令,先一步告辞了。之后其他人相互看了一眼,也都陆续离去。仿佛所有人都各怀鬼胎,竟没有把心思放在四川上似的。

朱瑞在兴武将军府的后花园来回踱着步,从入冬到开春的这段时间,他一直感到心神不宁。南北的局势让他很难琢磨,再加上冬天伤寒加重了自己的病情,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真正是内忧外患。正月过后,他已经不再前往都督府办公,只在将军府内设了一处办公的小园子,都督府早已经让亲北洋的一派霸占去了。

兴武将军府是二次革命时浙江没有响应孙中山的号召,袁世凯授予朱瑞兴武将军之衔,并额外拨下特别款项为其修建了这座将军府。不过从哪以后,杭州的局面竟然形成了将军府与都督府分裂对峙的局面。

对于朱瑞来说,他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夹在南北之间。浙江军政府亲北洋的一派总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来看待,而革命党一派又把他视为叛徒。他一直很懊恼,为什么四川刘存厚可以反反复复,而自己唯一一次选择却招惹的里外不是人。

现在唯一能他走在一起的,只有陆军第五军为数不多的几个老部下,而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一个能信任的人。他之所以还能保住浙江督军的位子,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完全是浙江地方官僚需要一个浙江本省人来署理省内事务罢了。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督军的身份还能维持许久,这也是当务之急感到忧心的事情之一。北方不信任自己,南方又排斥自己,根本找不到有力的后援来巩固权位。

就在这时,后花园的小门出现了一个人影,他快步绕过假山水池来到朱瑞这边。

“将军!”那人轻唤了一声。

朱瑞停下了脚步,连忙回过头来,只见来者正是自己的秘书长张仁峰。

“成义,怎么样,戴之那边可有消息?”他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在镇守使司令部等了快两个钟点,吕司令总算是见了我,不过他还是没有表谈。”张仁峰叹了一口气,颇有无奈的说道。

“不表态?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南北的形式都昭然若揭了,他到底还在等什么!”朱瑞十分生气,大声的说道,急促之下又牵扯到他的胸闷,不禁连连咳嗽了一声。

“将军,您没事吧!我去倒杯茶来!”张仁峰担心的问道。

“不用......咳咳......老毛病就是这样,等天气转暖自然会好。”朱瑞大大的喘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气色总算好转了一些,“咱们现在可没有多少时间了,北方不理会我,南方又嫌弃我,我这个浙江督军几乎一点事情都做不了,只怕过不了多久连督军的名份都要没了。戴之那边一定要谈妥,他是我唯一的出路啊!”

朱瑞口中的“戴之”正是浙江实力派人物吕公望。

二次革命时吕公望一直怂恿朱瑞响应号召,可惜朱瑞没有答应,而吕公望最终也忍下这口气,没有率部起义,总算保全了他在浙江的军职实权。不过从哪以后,吕公望对朱瑞渐渐疏远,即便同是光复会的同志也有了明显介怀之意。

浙江凭借着江浙一带的富饶收入,早在大革命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顺利编成了陆军第五军,辖下包括陆军第九师、陆军十师和浙江第三师、浙江第六师以及新编第五师。虽然朱瑞名义上是第五军军长,可真正能使唤的部队还不到两个团。在第五军里掌实际兵权的有两个人,其一是卢永祥,其二则是吕公望。

吕公望因为当年忍下率部起义的这口气,北洋政府为了加以笼络,授予其嘉湖镇守使之职,不过司令部和镇守使署衙都在杭州城内。在整个第五军当中,除了挂北洋军番号的部队之外,剩下的皆归吕公望统辖,尽管兵力上不及卢永祥,但毕竟是浙江本省人,背后有一批本地官僚和富商支持。

再加上这几年吕公望一直不忘与上海、日本联络,甚至一有时间还亲自动身前往日本会见孙中山,因此他的声势早已超过卢永祥。

朱瑞最近感到卢永祥在频频调兵,预感到北洋会向浙江督军下手,更何况他早已不想继续夹在南北中间,是时候决定自己的立场。当然,这是他为了保全自己地位的无奈之举,要不是自己现在里外不是人,没有足够的后援支持,自己也不想掺和南北的对决,只求安安稳稳当一个地方首长,哪怕只是一个空头名份也行。

“可是将军,吕司令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张仁峰焦虑的说道。

朱瑞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忧虑的叹了一口气。

“戴之一直是不服北洋的,所以他只会选择站在南方。可惜的是这次南方成立执政府,竟把孙逸仙给排斥在外面,戴之心里必然会有不痛快。看来,他是不信任吴绍霆。”他苦闷的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要不,我们自己去联络梧州那边,如今南方执政府成立在即,他们巴不得拉拢更多的省府加入南方阵营,咱们未必没有机会。”张仁峰提议道,这是他早就想说的话,只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朱瑞苦笑了两声,背过身去一副踌躇难决的姿态。

第1137章 ,放弃南亚第1212章 ,南京街头第295章 ,湖南溃兵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713章 ,朝鲜学员第997章 ,裂痕渐起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720章 ,浙军起义第187章 ,北伐韶关第30章 ,小恶作剧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83章 ,状元商人第513章 ,参谋会议第1097章 ,惨案和绿魔第681章 ,围攻桂林第595章 ,袁世凯命令第373章 ,外国势力的野心第1050章 ,行前事务第832章 ,内阁会议第288章 ,在梧州第42章 ,初次立功第455章 ,爆发前的沉默第735章 ,枭雄病逝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245章 ,徐树铮南下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谈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团军第756章 ,对话吴佩孚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66章 ,承受下场第844章 ,庆元会议的争端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82章 ,不期而遇第1054章 ,吴绍霆的担忧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127章 ,香气袭人第733章 ,洋人的态度第761章 ,婚姻第879章 ,元首制第340章 ,大胆之举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646章 ,大选之前第755章 ,宋教仁的态度第675章 ,两路人聚首第1112章 ,和谈前提第156章 ,乌龙之谈第872章 ,滨口的外交第375章 ,泄露第197章 ,韶关善后第239章 ,推测第424章 ,在日本第336章 ,韶关防线第954章 ,火线点燃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936章 ,用意第325章 ,岑春渲效应第527章 ,德国顾问首次参战第1000章 ,分拆计划第727章 ,失算与被擒第132章 ,一鸣惊人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971章 ,另一种战场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885章 ,韦汝聰南下第913章 ,前兆第203章 ,在北方第993章 ,大行动之前第1116章 ,战场和会场第30章 ,小恶作剧第889章 ,分寸第230章 ,德国人的交易第284章 ,沈鸿英末路第286章 ,独裁手段第35章 ,相互推卸第972章 ,经济战略第1123章 ,增兵计划第683章 ,西巡计划第157章 ,讨要军费第549章 ,南方联合第950章 ,战前会议第688章 ,火车站遇刺第261章 ,绞肉机第344章 ,最长的一日第1076章 ,紧急行动第697章 ,国防之愿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闯总统府第226章 ,丁家花园重逢第718章 ,两头局势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294章 ,贷款第558章 ,码头上第114章 ,下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