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大执政官

第二天清晨七点钟,吴绍霆短暂休息了几个小时之后,迫不及待的赶到联合会馆,公布一系列人事命令,正式组建执政府的各级职能机关。他宣布梁启超担任首届政务总理,由其负责尽快完成组阁工作。之后他又向国会提名,拟请宋教仁出任执政府最高法官。

这两项是主要人事任命,前者构成行政权,后者则奠定司法权。

在这两项任命之外,他还发布了一张隶属于执政官办公厅的部长名单:委任岑春渲为内务部长,陈少白为副部长;委任蔡锷为国防部部长,唐继尧、刘显世二人为副部长;侍从厅主管莫纪彭;新闻部长邹鲁,副部长许雪秋;通讯室主任赵庆新;国家安全部长王和顺。

几乎还不到早上九点钟,新上任的政务总理梁启超紧随吴绍霆之后宣布了政务内阁的名单:民政部部长熊希龄,副部长张潮安;交通部长许汀芳,副部长郑泽生;商务部部长张直,副部长李煜堂;财政部长张謇,副部长王印川;司法部长梁启超,副部长蒲殿俊;教育部长朱执信。

在外交部长的人选上,梁启超特意与吴绍霆交换了意见,二人决定联名发一封聘请书到上海,邀请一直隐居在上海的唐绍仪出任外交部长。

唐绍仪原本就是外交人才,同时还带有极其浓烈的政治色彩。只要能拉拢唐绍仪加盟执政府,对北洋政府的消弱将会更进一分,谁都知道唐绍仪不满袁世凯却又念念不忘国府中央的名份,在这个时候改投执政府,可见执政府的地位足以堪比北洋政府了。

按照执政府的机关架构,大执政官办公厅与政务厅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并行使行政权。然而执政官办公厅所有部长直接向执政官负责,不必听命于政务总理;政务厅的各部部长则直接向政务总理负责,再由政务总理向执政官负责。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负责的行政体系,实际上却是冥冥之中的政权分化。

吴绍霆并不是不相信梁启超,而是认定一些重要的机构必须由自己一手掌握。至于梁启超心思也不在这一方面,所以默认了吴绍霆的这种政治划分。

下午参议院召开法案会议,很快通过吴绍霆的最高法官提名,任命宋教仁为执政府最高法官。当晚在联合会馆二楼举行最高法官和政务厅的就职典礼,所有人接受委任的部长、副部长、厅长、主管等等官员,按照程序一一宣誓就职。虽然典礼比不上大执政官典礼的隆重,不过因为人数众多,气氛依然显得很热闹。

行政各部门长官正式就职,意味着执政府权力构架完成,比起之前只有参议院的执政府更显得像模像样。从当晚八点钟简单的庆功宴过后,执政府各部立刻投入工作,将之前因为职能模糊而积累下来的工作连夜跟进处理。

联合会馆彻夜通明,一时间竟然一副轰轰烈烈、积极进取的大作派。

蔡锷在五月二十九日这天从重庆赶回梧州。之前接到吴绍霆的国防部长任命时,他正在火车上,只好在专车办公室里宣誓就职。执政府大选和大执政官就职都是南方重大的事件,他这个新上任的国防部长无论如何都要回来述职一番。

尽管距离吴绍霆就职过去了两天时间,但对于蔡锷的返回吴绍霆仍然很高兴,正好他还要与蔡锷好好探讨关于国防部的构建与未来国防军的建设计划。他派邓铿和陈炯明二人亲自到火车站迎接,自己也迫不及待的来到联合会馆大门口等候。

蔡锷走出轿车时,他泛旧的军服似乎宽大了不少,脸颊不仅凹陷下去不少,同时还透着一股病态的苍白,在踏上台阶时都有一种风吹即倒的脆弱。不过他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热情的笑着向吴绍霆伸出手。

吴绍霆抓住蔡锷的手郑重的握了握,不过第一句开口的话倒不是寒暄,而是恳切的问道:“松坡将军近况可好?这才离别了多久时间,今日再见,你这身体着实让人吓一跳啊!”

蔡锷哈哈笑道:“吴执政,这才离别多久时间,今日再见,你竟是这般婆婆妈妈了?着实也让人吓一跳啊。”

吴绍霆勉强笑了笑,随后收敛了脸色,认真的说道:“松坡将军,凡事能放手下手下面人去做的就不要太难为自己,保证身体才是要紧。如今国防部还有好几项大计划等待松坡将军你来主持,若真是累坏了松坡将军,教我何以自处?”

蔡锷正色说道:“蔡锷承蒙关心,不过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有数,这几日吃得喝得,王大夫都说没大碍的,吴执政放心好了。”

吴绍霆微微点了点头,他不知道蔡锷的话真假与否,稍后还得亲自去询问王大夫。他没有再多说其他,邀请蔡锷与其幕僚先进会馆大楼。

执政府各部门尽皆派人来到大厅相迎,蔡锷与众人一一打了招呼,寒暄罢了,又与吴绍霆一起前往执政官办公室。

执政官办公室依然设在侧院,院子里那些军用帐篷没有拆去,反而又增添了几顶用以办公,整个执政官办公厅就是整个侧院,不知情的人见了都会忍不住唏嘘。

“震之,你还没有搬出去?”蔡锷奇怪的问道,他之前来过这里,不过那会这里是军事联合会议的办公地。

“见笑了,地方够用就行。要说必要的体面也是要得,内务部那边正在筹备联合会馆的扩建工程,到时候要好得多。反正我不追求这些虚无的派场,真要有宾客来访大不了就去外面接见。”吴绍霆满不在乎的笑了笑。

“唉,不得不感叹,有震之这样勤俭的执政官做榜样,执政府上下定然能保持清廉作风。我真心希望不要再发生贿选案那样的丑闻。”蔡锷叹了一口气。

来到吴绍霆的办公室,吴绍霆请蔡锷落座,他知道蔡锷不喜欢客套的一面,于是马上派人去请来何福光、倪映典以及唐继尧等人,又让陈炯明、邓铿都到场落座,即刻开始商议国防部构建计划。

此时唐继尧与蔡锷碰面,两个人之间不禁有一种微妙的气氛。唐继尧心中纠结不已,当年他从蔡锷手里接过云南的军政大权,却没想到到头来又交还到蔡锷手里。南方督军共商大会那会儿,他还曾轻视过蔡锷这个光棍将军,今天身份颠倒,当真苦不堪言。

蔡将军把赌注押在吴绍霆身上,这次可真是连本带利大赢一场。唐继尧暗暗叹息。

【朱培德(1888~1937),字益之,国民革命军南京中央军校校务委员,国民政府军训总监部总监,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云南讲武堂时期就和朱德并称模范二朱,历经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始终追随孙中山先生,后作为第三军军长参加北伐、战功卓著,官至江西省主席,参谋总长,代理总司令、军委办公厅主任,在混乱的年代里,办事谨慎,进退得体,顾全大局,不喜杀伐,不计名位,性格宽仁,政治上也比较成熟。

范石生(1887—1939)字小泉,号小翁,一作筱泉,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小街镇人。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攻打广州,情况危急。范石生率滇军保卫广州,与孙中山并肩血战,击退叛军。孙中山亲自题写“功在国家”四个大字和军刀一柄相赠,以表彰他的功绩。大本营授予他陆军上将。范石生少年学医,青年投笔从戎,驰骋沙场,战功卓著,晚年又以行医为业,不问政事,在昆明街头被刺身亡,走完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

第383章 ,吴绍霆的条件第1102章 ,投弹第679章 ,梧州事后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1153章 ,南洋特别行省第821章 ,屠杀战列舰第915章 ,兵变开始第284章 ,陈炯明回归第56章 ,张家大少第881章 ,索要第705章 ,闽军之难第1036章 ,南亚战区司令部第684章 ,泸州黔军行营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400章 ,买卖还是交换?第53章 ,义正严词第912章 ,暗流第416章 ,交心第684章 ,泸州黔军行营第702章 ,黄兴在望第1017章 ,江界会战第1195章 ,生意问题第1124章 ,大陆桥第三兵团第1182章 ,上海阴谋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训第259章 ,临阵换将第201章 ,授勋第855章 ,支走第795章 ,夜袭第473章 ,发展工业第274章 ,失而复得第501章 ,袁世凯的算计第1109章 ,一个不留第251章 ,陆荣廷之怒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1064章 ,中英双方第343章 ,信誓第305章 ,破袭战第1150章 ,递交投降书第960章 ,战况第362章 ,熊希龄的想法第837章 ,舆论攻势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24章 ,冒死营救第548章 ,东南沿海铁路网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154章 ,袁树勋督第28章 ,张家小姐第821章 ,屠杀战列舰第1154章 ,五年裁军第503章 ,梁启超的拜访第1080章 ,大陆桥兵团出击第98章 ,旧部后哨第332章 ,思索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702章 ,黄兴在望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第693章 ,国防军计划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1070章 ,军团行动第897章 ,南访第110章 ,李琛变节第493章 ,袁世凯野望第1041章 ,激战惠山第478章 ,轿车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440章 ,引荐人才第1203章 ,一战预测第778章 ,迎风而向第16章 ,千总冲突第837章 ,舆论攻势第275章 ,陆荣廷的觉悟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722章 ,大势已定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189章 ,铁血进攻政策第211章 ,裂痕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549章 ,南方联合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访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1053章 ,预兆第749章 ,新式装备第327章 ,袁世凯的压力第758章 ,全国军事整编会议第457章 ,德国人的帮忙第932章 ,有武器就杀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势第947章 ,援助计划第769章 ,北京大本营第663章 ,揭底第20章 ,请客吃饭第646章 ,大选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