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国防军计划

蔡锷没有多在乎唐继尧,很快把精神投入到国防部成立的草案上这份草案是吴绍霆在军事联合会议成立之时便开始构思设想,以北洋政府陆军部、海军部的构架显然不适用于南方军事体系尽管“国防部”的名号叫得响亮,可吴绍霆有信心彻底打垮北洋政府,让执政府成为华民国的法统政府

在这份草案里,吴绍霆决定将国防部分为四大权力部门:其一是国防部办公厅,属于国防部职单位;其二是参谋长作战室,由各军最高参谋长组成,旨在协调各军之间的作战指挥,几乎可谓是精简过后的军事联合会议;其三是战区司令部,负责规划全国乃至全球战区,每个战区单独成立该区司令部,不同战区司令部掌管所辖战区内的所有军务,而各战区司令部之间则由参谋长作战室协调;其四是各军事部门,分别是陆军部、海军部、空战部以及虚设的海军陆战部

这四大权力部门是国防部第一级机构,所有人事任命均有国防部长和副部长提名,经执政官审核签字之后生效任职而在四大权力部门之下的单位,比如隶属于办公厅的国防财务部、后勤部,又或者是隶属于参谋长作战室的情报单位、武器开发单位,则由四大权力部门的部长自行任命

吴绍霆见蔡锷等人阅读的差不多了,这才说道:“草案只是框架,许多地方仍须逐步完善细节,松坡将军既然任职国防部长,这些工作只怕要多费心了”

蔡锷觉得吴绍霆的四大权力部门的国防部体制很意,看似划分了军权,可又创造了许多相互制约和提高效率的机会他知道任何的体制都需要经过实践才能下定论,何况吴绍霆给出的当真是一个大框架,能否成功所有参与后续工作的人都有责任

他缓缓的点了点头,欣然的说道:“震之放心,余必尽心尽力这段时间索性就留在梧州,召集幕僚与专学之员一起研究,争取尽快交上详细方案”

吴绍霆犹豫了一下,叹道:“唉,松坡兄,只怕需要尽心的事还不止如此啊”

蔡锷问道:“震之还有什么要交代?”

吴绍霆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是的,在此之前我曾与会泽兄等人简单的说过,是关于编练国防军的想法”

蔡锷有些奇怪:“国防军?”

吴绍霆正色的说道:“我相信大家都看得出来,之前军事联合会议整顿南方各省的军队,组成七个师团的南方联军,可是南方联军终归还是各省的地方部队,在一致的利益之下才能达成一致的行动,执政府并不能完全约束所有联军部队”

唐继尧、李廷选等云南官员面面相觑,他们早先确实听说吴绍霆这么说过,但没想到吴绍霆还真有这样的打算

这时,何福光顺着吴绍霆的话说道:“南方联军是一个松散的军事体制,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南方联军能完成执政府交代的使命,可若说到真正完成全国性的战略部署,执政府需要一支绝对忠诚的军队,国防部也应该掌握应有的军权”

蔡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说道:“我明白震之的意思说的没错,执政府不能建立在军队拥护的基础上,而是要把军队置于管理之下南方联军确实有太多的军阀性质,就算今时今日能团结在一起,可我们不能总依赖这种不拉靠的关系执政府要掌握军权,这正是成立国防部的意义,也是国防部第一阶段的重任”

李鴻祥问道:“吴执政,您的意思是要把南方联军逐步转化为国防军吗?”

吴绍霆摇了摇头,说道:“用转化的方式来调整军权,只怕会是旷日持久的大工程诸位不要以为目前南方诸省的兵力尽皆在掌握之,可日后我们终归是要打到北边去的,我们不可能凭空把全国的地方部队都转化为国防军,否则仓促之下必出大乱”

李鴻祥暗暗叹了一口气,吴绍霆的目光还真不是一般的长远,可是南方执政府真的能一统国吗?统一的大任就连北洋政府都未曾如愿以偿呢

蔡锷沉吟一声,说道:“没错,既然是地方部队,从军官到士兵,从信仰到素质,都不适合成为政府央军的坚力量国防军是国家之精锐,政府之劲旅,一定要保证每一个士兵的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和人民放心”

吴绍霆接着说道:“我的意思,南方联军的番号继续保留,但是我们要在南方联军之外建先进、忠于执政府的国防军之后执政府可以利用国防军来威慑地方军,再逐步完成国防军代替地方军的过度,最终实现军队国有化”

何福光深以为然的说道:“没错,另建国防军的办法于眼下局势符合,这样能很好的避免生的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冲突,又不不失时机的增加执政府的实力,弱化地方政府的势力何况我们只有手里握有军队,才能有底气去转化地方军队”

在场众人都点头赞同尽管唐继尧、李廷选等人是刚刚调任梧州不久,骨里还有贪图实权的想法,不过现在听完吴绍霆的一番军队国有的大论,多多少少生出希望既然自己不能掌握兵权,索性让其他人也无法掌握兵权,兵权统统交给国家好了

“当然,也许在某些环境下,地方军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在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保留部分地方武装,但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国防军的绝对地位”蔡锷说道

“国防军的起草工作也希望松坡兄能多一份心唉,说来这些重要工作全部推诿给松坡兄主持,实在是有些难为,我希望在场诸位从今日开始都能全力佩服松坡兄,同心同力才能共创大业,也希望诸位能抛开过往所有恩怨,精诚团结,为我华国防事业奠定基石”吴绍霆鼓舞人心的说道

“一定不负所托”何福光第一个响应

“殚精竭力,在所不辞”李廷选也大有感触

“为国出力,无任何借口,必定全力以赴”倪映典郑重其事的说道

“松坡将军,在下一定全心全意配合”唐继尧模棱两可的向蔡锷说道

蔡锷挺起胸膛,肃穆面对众人,先是一一道谢过,后又转向吴绍霆恳切说道:“吴执政心系国家,力促华一统,用心国防事业,这等伟略胸襟令人感动蔡某承蒙吴执政信任,呕尽心血也一定不辱使命”

吴绍霆向在场众人点头致意,叹声说道:“诸君共勉之”

气候渐渐由暖转热,从北方来到梧州定居的人们早早换下长衫,穿起了透风的短褂

月一日下了一场大雨,不过并没有带来多少凉意,反而蔡锷在联合会馆以国防部长的身份递交了一份国防部人事任命的提名名单,倒是给执政府的关注添一份热度

吴绍霆花了一点时间审核这份名单,仅仅做了略微的修改,随后签字通过

在最终核定的国防部人事名单里,唐继尧出任国防部办公厅主管,罗佩金出任国防教育司司长,李廷选负责组建国土安全司并出任司长,四川大战之后几位被俘的北洋高级将官,何宗莲、伍祥祯以及林长增三人聘请办公厅军事顾问

何福光顺理成章担任参谋长作战室首席参谋长,顾品珍、熊克武、刘存厚、王华四人为挂名参谋长,李汉章、陈炯明、李博、萧耀南、刘永浩则为副席参谋长,杜锡圭、任光宇为海军参谋长倪映典就认三军后勤与采购部部长

任命王长龄负责组建参谋总部战略情报局,并出任首任局长参谋总部战略情报局与特勤情报处彻底区分职责,前者专司军事相关的情报工作,后则则负责国内和国际信息情报范畴然而两个情报单位共享现有的情报系统和资源,诸如重庆情报站、上海情报站、京津近畿情报站等等,这些情报站按照情报内容向两个情报单位负责

陆军部部长由韦汝聰兼任,次长为莫擎宇、关仁甫二人;海军部部长委任林葆怿,次长为任光宇和杜锡圭空战部长暂由陈炯明担任,并聘请德国飞行教官团为部长顾问

至于战区司令部尚且需要长时间的规划和研究,并且属于国防部机密单位,暂且没有公布任何相关消息

吴绍霆心里很清楚,纵然资产阶级政治家们极力赋予执政府希望,可是生的执政府上下依然只是虚有其表,不管是政务内阁还是国防部,这一系列的任命并不意味执政大权的细分他之所以用勤政的姿态进行一系列人事安排,唯一的目的是借助这些动作增长执政府的名声,让世人都知道执政府即将取代北洋政府

执政府真正的也是唯一的大权,仍然要掌握在大执政官手里

到了月三日,执政府各部门逐一落实,部员、幕僚、随员聘请到位

政务厅并非一无事是,在梁启、宋教仁等人的牵头之下,内阁很快发布了第一项政务命令,决心在三个月之内于广西、贵州、云南三省,贯彻省府谘议局与地方谘议院的组建,之后再在半年之内于广东、福建、四川三省普及谘议局、谘议院的法令,用以尽快完善国会众议院的构成

资产阶级政治家们对吴绍霆充满期待,对执政府的前景也充满希望,但是期待和希望都仅仅是一厢情愿,既然执政府成立了,自然要利用现有的环境加大治官员的实权对于梁启来说,成为政务总理是第一步,将财政大权揽入手是第二步,利用谘议局控制地方政权则是第三步

只要顺利走完这三步,就算手里没有兵权也足以掌握行政的实权

吴绍霆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政务厅的动作,反而他对政务厅能尽快做一些事实感到高兴不过很快岑春渲找了过来,把自己内心的忧虑阐述了一番吴绍霆这才有所觉察,了解到梁启这些人是有所图谋

岑春渲对共和民主的概念从来都不比国民共进会内部其他人强烈,他是一个旧官僚人物,早几年对封建皇权仍然忠心耿耿,经过革命声势的熏陶,他最多是能接受立宪派的思想

他知道当今国的现状不可能推广民主思想,现阶段最重要的矛盾是国家分裂与强权政治之间的矛盾,只有强权政治才能解决国分裂的问题

吴绍霆可谓是难得的强权人物代表,不仅手握军权、独揽大局,在思想上也能迎合资产阶级政党的理想,这是近些年国推陈出的唯一一人

早些年如果袁世凯能有吴绍霆这样的思想胸怀,或许国早已改头换面,北洋政府也绝不会落入今时今日的地步

因此,岑春渲不希望梁启、宋教仁等人鼓吹政党政治,将权力拆分到多数人手里,如果说现下的国能够做到普及民主思想,或可说得过去可事实上权力拆分之后也到不了人民手里,无非还是落入这些想要掌权的治政客手里

政客们意见不一,政治思想也不同,只会让凝聚的力量分散消弱,对统一全国的进程大有影响

在权力问题上,岑春渲趋向由吴绍霆一个人独裁全局,等到国彻底平定,国家繁荣富强,与列强并于环宇之后,再来研究政党政治、人民做主的话题也不迟

吴绍霆与岑春渲交谈过,心虽然多了几分戒备,不过他没打算阻止或者暗破坏政务厅的普及谘议局的政令他有一条清晰的底线,治政客们可以掌权,但绝不可以掌兵权,只要兵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政客们得寸进尺,自己随时可以翻脸

相反,他还打算利用政务厅的这项政令,逐步完成对地方省的政体改革,争取尽快结束地方军政统治的时代,将军权与政权一分为二,军、政相互制衡,避免制造多的军阀

于是他一边极力支持梁启做事,一边又暗用梁启做事充当筹码,与各省省长候选人进行交易省长的提名权归于谘议局,但任命权还在执政官手里既然谘议局普及下来,提名的候选人会有不少,他理所当然会任命政见与自己接近的人出任省长

通过这次普及完善谘议局的政务,吴绍霆首先要解决的是各省税政问题

之前国会商定的各省税收方式,还是各省税收维持现状,但这并不利于南方财政的发展,不利于国税体制的建立吴绍霆要做的,就是用省长之职换取税政制度的妥协,让西南诸省的税政与东南两省的税政统一

第656章 ,夜谈第482章 ,宋教仁到访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791章 ,开战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择第695章 ,松坡将军一谈第303章 ,诱敌深入第392章 ,岑春渲南归第181章 ,广东革命政府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79章 ,倾心一言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523章 ,松坡对百里第534章 ,潜入福州第1176章 ,调查第359章 ,北方和谈之前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629章 ,在重庆第791章 ,开战第707章 ,曹锟策略第778章 ,迎风而向第1201章 ,拜年第520章 ,南安县苦战第665章 ,威压第133章 ,实战演习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1089章 ,僵局第605章 ,后事之前奏第178章 ,起义告捷第261章 ,绞肉机第713章 ,朝鲜学员第19章 ,孚琦警告第511章 ,惊人一鸣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61章 ,突来意外第23章 ,虎头蛇尾第1008章 ,西北马家军第270章 ,亲临前线第661章 ,前奏第310章 ,打垮萧耀南第558章 ,码头上第950章 ,战前会议第564章 ,第一次会议第686章 ,贵州会谈第368章 ,袁世凯的怀疑第165章 ,城中旧军之防第960章 ,战况第931章 ,无限制火力第72章 ,誓师大会第44章 ,立功升官第914章 ,变第415章 ,一谈第658章 ,见冯玉祥第1061章 ,大势已去第620章 ,昆明一谈第535章 ,粤军与闽军第1120章 ,亚洲扩张第764章 ,春夜第415章 ,一谈第1018章 ,战场转折点第611章 ,首战告捷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875章 ,关键会议第358章 ,对话萧耀南第664章 ,怒火第1021章 ,黄海海战第1216章 ,变相而谈第866章 ,场面失控第550章 ,浅尝即止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896章 ,日本计划第900章 ,长乐海防线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289章 ,黄埔聚会第528章 ,攻进泉州第1022章 ,游斗第1140章 ,布政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1183章 ,部署反击第777章 ,明确远东战略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第485章 ,扶助农业第289章 ,黄埔聚会第739章 ,日本的诱说第617章 ,大伏击第668章 ,壮士暮年第678章 ,反击第1042章 ,罪证第656章 ,夜谈第1023章 ,援军出现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813章 ,是死是活谁说的算第1181章 ,目标在美国第891章 ,法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