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二月一日

二月一日,南京城笼罩在阴郁的天气下,前几天就已经是大风寒冷的天气,如今迎来冬春交替之际,雨水渐渐多了起来。一大早整个南京城都被蒙上一股稠稠的雨水,淅淅沥沥,薄寒浅冷,然而这却无法阻挡市民迎接国民大会开幕的热情。

天刚刚亮时,南京警察总局开始动员全城的警察提前上街站好位置,维护交通秩序。而位于总统府内的南京宪兵司令部同样是提前几天开始策划安保工作,昨天便陆续抽调了几支宪兵队抵达雨花台,把整个雨花台区域都戒严了起来。到今天早上时,司令部又增派了更多宪兵赶到国会大厦值勤,已经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三步一岗的地步。

雨花台国会大厦位于居中的凤台岗山半腰,历时三个月的时间日夜赶工,前后投入了七支施工队,除了内部支撑结构是聘请德国工程师设计,其余的外观、屋舍、庭院全部由中国自己的设计师负责。整个国会大厦以汉唐风格为主调,拔地四十八米之高,一共分为四层,另外附带一座宽阔的地下室。

大厦屋顶分成三个塔座,每个塔座都是典型的唐朝斗拱顶,并且严格按照唐朝建筑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原则,铺上青灰色的琉璃瓦,与威严、庄重并且笔直垂入地面的大厦墙壁相互映衬,虽然透露几分古板之气,但恰恰是这股古板之气更显得神圣不可侵犯。在第三层楼的正中间凸出了一个大露台,大露台下方由六根线条锐利的石柱,上面什么都没有篆刻,意味着国民大会不受任何象征形式的影响。

石柱所支撑的露台正是国会大厦的正门,而露台边缘则悬挂着两幅交叉在一起的中华民国国旗,国旗交叉点的位置正好又置挂着中华民国嘉禾国徽。这国徽是在民国成立之后第二年,由袁世凯委托许寿棠设计,参与国徽设计者还包括了鲁迅。

此时国会大厦还在一片忙碌之中,总统府秘书处、国会大厦管理部、宪兵司令部的人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赶着在国民大会正式召开之前处理好最后的工作。在外界看来,这次由南京中央政府举办的正式国民大会充满了辉光和希冀,这是南北统一之后最能代表民意的大会,也是指引民国走向繁荣富强道路的大会。可是身在会场之内的人却不这么想,他们都知道这次大会宛如一次鸿门宴,看似盛大,实则暗流汹涌。

八点钟时,各省代表陆续从招待所出发,向国会大厦赶来。南京城内的几条主干道左右早已聚集了许多市民围观,虽然这次国民大会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干系,可联系到前段时间发生的几件大事,多多少少还是要关注下去。除此之外,越是星斗小民越是要来凑热闹,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自己是“业内人士”,同时还能体现自己身为首都市民的优越感。

总统府的车队是在八点三十分时出发,吴绍霆与何福光同乘一辆车,他们二人昨天晚上已经进行过一次会谈,但做为南京城内最有影响力的者之一,二人一起步入国会大厦更具有一股力量性。

车队开过林荫大道,出了总统府正大门,沿着光辉大道向中华门方向前去。

何福光突然开口说道:“霆帅,你当真想清楚了?应付日本人的事应该交给国防军才是,国防军现在可是骁勇之师。”

吴绍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说道:“崇石老哥,北方第一集团军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固东三省的统治,不让他们去那我还成立他们做什么?”

何福光接着又说道:“即便是这样,也应该派我去督师,蔡松坡到现在都没有回电,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你把他弄到北京去未必是一件好事,万一出了什么闪失,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昨天晚上的会谈,吴绍霆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何福光,不仅仅是关于今天国民大会上的行动,还包括应付协约国施压的对策。何福光也认为中国不应该忍这口气,趁着欧洲大战僵持之际,完全可以采取强硬的态度应对。

吴绍霆的计划是让蔡锷领导主力部队加固东三省的统治,至于何福光则会调派到云南,负责统筹针对南亚的战略部署。不过何福光很显然想法与吴绍霆不一致,一方面他不太信任蔡锷,另外一方面是认为自己更适合与日本人作战。

谈话结束时吴绍霆以为自己已经说服了何福光,但是现在看来,很显然对方心中仍旧有拿放不下的地方。

“崇石,在南在北都一样,你要是打出了国门,那可是我们近代中国第一位出征异邦的将军,这是要载入史册的。”吴绍霆加重语气劝说道。

“这不是载入史册不载入史册的问题,说实话,我也不在乎这份殊荣。只是等下到了国会大厦,一旦霆帅您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国内的气氛肯定会有变质。别说蔡松坡了,就连四川熊克武、刘存厚,甚至云南那些人都未必可靠。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加提防才是。”何福光叹了一口气,强调的说道。

“若论对蔡松坡的了解,你不如我。蔡松坡绝不是那种喜欢耍政治手段的人,只要是为了国家大局的利益,他一定责无旁贷。我让他去应付日本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希望他手里有事可做,与其花心思去提防,还不如让他去保家卫国,这样反而更能让他安心。”吴绍霆解释的说道。

“既然你心意已决,我自然无话可说。不过我希望你知道,我何福光是绝对站在你这边的。”何福光知道再多说下去无疑,索性就此作罢。

十多分钟后,车队总算抵达雨花台。

在雨花台外围已经有许多市民、记者围观,不过全部被宪兵人墙挡开。当总统府的专车出现时,人群里立刻爆发出了欢呼声,早已准备好的人们举起旗帜和标语,热烈欢迎吴绍霆参加国民大会。

“快,把标语举高点,快快,吴执政的车来了!”

“吴执政当选大总统!吴执政当选大总统!”

“反对向列强妥协,反对贪赃枉法,反对熊希龄!”

“只有吴执政配当大总统,我们都拥戴吴执政!”

人民的呼声此起彼伏,彩色的旗子在空中挥舞,还有不少漫过人群的标语,上面都写的是诸如“公平选举”、“吴执政”之类的话。当总统府车队经过人群边缘时,甚至还能听到那些心怀憧憬的少女们的兴奋叫声。

面对这股热烈的浪潮,车内的吴绍霆却无动于衷,他知道这些人群当中有一部分是特勤局派人装扮,目的就是煽动人群制造气氛。虽然以现在激烈的程度来看,煽动仅仅只起到了带头作用,实际上还是人们心中自发的情绪使然。但是他还知道这股热忱背后的压力,自己将肩负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大计。

下车之后,南京宪兵司令部总司令何尚生、二等侍卫长龙云前来迎接。

吴绍霆向他们问道:“都安排好了吗?”

何尚生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大人放心,国会大厦完全在掌握之中。”

吴绍霆“嗯”了一声,说道:“很好,等下听我的命令行事。”

走到大厦正门口时,冯国璋、徐世昌、岑春渲、许崇智等人等候多时,看到吴绍霆走过来时一个个迎上笑容打招呼寒暄。

冯国璋在跟吴绍霆握手时低声说道:“震之,你放心,稍后不管你什么提议,我们北洋公党一定全员附和。”

吴绍霆知道冯国璋肯定会站在自己这边,两个月前就许诺副总统之职,再加上冯氏亲家的关系,冯国璋不帮他那就等于不帮自己。他欣慰的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多谢世叔,今日之举事关重大,多多仰仗了。”

之后又与徐世昌等人说了一会儿话,然后众人一起走进了国会大厦的大厅。

刚刚来到大厅,只见梁启超、于右任、林长民等人正从左边的休息厅向大会堂走去,双方碰了面,虽然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但无奈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是要打声招呼。吴绍霆仔细打量了一下梁启超,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梁启超的脸色很不好,那是一种心力憔悴、疲惫不堪的样子,下巴上的胡子拉碴,头发里生出了许多白丝,短短几日不见竟完全变了样。

“卓如先生,你怎生这般样子?”吴绍霆关切的问道。

“震之,你这几日可真是好,无论如何就是不见我,我知道你还在为唐少川的事生气,这件事确实让人唐突,可是这也不是你铤而走险的理由呀。”梁启超声音嘶哑的说道。

吴绍霆沉默不语,目光在林长民身上掠过,后者表情冷漠,一声不吭。

这时,冯国璋站出来圆场似的说道:“什么铤而走险,什么唐突的?卓如老弟,你可千万别想得太多。今日可是中华民国举国瞩目的盛会,咱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好不容易促成了国家一统,顺利召开国民大会,这不正是卓如老弟你多年的夙愿吗?”

梁启超恨恨的说道:“只怕我这夙愿也不会在今天实现了。”

徐世昌劝说道:“卓如,你这么说可不好,说话也分清楚场合呀。”

梁启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疲倦的说道:“真没想到,这么多年的努力,原本以为能够迎来真正的共和国,终究还是在周而复始……并非我说话不好听,我现在只想听听震之你亲口告诉我,这次国民大会该怎么开?”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吴绍霆身上,气氛显得有少许紧蹙。

吴绍霆表情很平静,不疾不徐的说道:“卓如先生,我向你保证,今天的国民大会一切都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也许是有人在背后说了一些流言蜚语,蛊惑卓如先生信以为真,我希望卓如先生能够仔细分辨真伪。话我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其他的就不在多言。”

他说完,率先迈步从梁启超身边擦肩而过,往大会堂的方向前去。冯国璋、徐世昌等人简单的向梁启超告辞,然后同样向大会堂前去。

梁启超看着吴绍霆这些人,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苦笑,只怕国会上下早已经跟吴绍霆串通一气,就算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也都是向着吴绍霆的意思。

于右任走上前,叹了一口气说道:“梁总理,不管怎么样,第一届国民大会总是会有许多诟病之处。任何事不能一就而成,总是要一个改变的过程。”

梁启超懊恼的说道:“就怕改不了啊。”

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868章 ,探监第375章 ,泄露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112章 ,打击报复第623章 ,党政一谈第1085章 ,危急关头第1002章 ,蔡锷的反应第32章 ,遭遇劫案第819章 ,诱敌第1030章 ,收网第660章 ,着一手准备第720章 ,浙军起义第705章 ,闽军之难第550章 ,浅尝即止第1042章 ,罪证第477章 ,盛业重工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736章 ,冯国璋活动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战列舰第739章 ,日本的诱说第281章 ,伏击第545章 ,东南沿海巡阅使第754章 ,巩固政府结构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618章 ,醒来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708章 ,苍南县伏击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1043章 ,霍尔维格计划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382章 ,停战协约第1010章 ,段祺瑞之见第3章 ,码头别见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975章 ,山地狼行动结束第1042章 ,罪证第1174章 ,中华革命党的态度第157章 ,讨要军费第803章 ,大夜袭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择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129章 ,检阅之前第834章 ,吴绍霆的态度第40章 ,擒李福林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284章 ,沈鸿英末路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谈第1181章 ,目标在美国第270章 ,亲临前线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420章 ,风波暗起第597章 ,谋而后动第225章 ,临时大总统第90章 ,先斩后奏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355章 ,硝烟中的爱情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1065章 ,军容素质第49章 ,翻译翻译第1046章 ,弗伦奇军团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468章 ,消灭和扶持第70章 ,有机可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谈第368章 ,袁世凯的怀疑第842章 ,会议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210章 ,黄埔军校第666章 ,“善后”工作第539章 ,走访李厚基第1177章 ,中华革命党和德国第361章 ,进步党的出现第516章 ,克厦门第663章 ,揭底第879章 ,元首制第339章 ,秘密会议第21章 ,见革命党第755章 ,宋教仁的态度第630章 ,局势之急第292章 ,扶持桂林军政府第1030章 ,收网第1214章 ,扩大沙俄内部矛盾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252章 ,黄埔小将第201章 ,授勋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1180章 ,黄浦大饭店第370章 ,梁启超第367章 ,酝酿声势第1203章 ,一战预测第952章 ,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