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国民大会

新书推荐:

国会大厦大会堂位于一楼正中央,是一个双层座位的大会堂,据统计新建立的国会大会堂几乎是中华民国目前最大的会议室。上下两层最多可设置一万余席,当然按照会议性质的不同,也能自由的布置适合的会议席位。今天召开的国民大会到场人数一共有两千多人,除了国会两院的六百名议员,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各省、各直辖市和特区谘议局派遣的代表,当然还设有旁听席和记者席,前者是提供给非议员代表的中央政府官员、社会贤达等等。

早在八点钟时,大会堂正式开启所有进场大门,最先进场的自然是记者,随后地方代表陆续进场,旁听席也渐渐开始落座。这些人的坐席安排靠后,距离主席台较近的则是国会两院代表座位,从这番安排上可以不难看出,第一届国民大会完全是以中央政府为主。两院的议员们没有那么早进场,先是到大会堂左右的休息厅小坐,谈论即将开始的会议议程,以及悄悄说一些幕后的事。

等吴绍霆、冯国璋等人前后抵达国会大厦后,国会议员们才在侍从的指引下开始进场。

吴绍霆衔接大厅的正门走进,正好与国会议员们一起步入会场,沿着铺有红地毯的走道向首席走去,一路上遇到的地方代表纷纷起身问好,随后很快又发展成鼓掌欢迎。吴绍霆保持着亲善的姿态,向众人颔首挥手致意。

到九点钟时,大会堂内的众人开始落座,侍从关闭了所有大门,负责此次国民大会主持工作的于右任先一步上台,试一试扩音器,接着通过扩音器让全场安静,并提醒所有代表尽快落座。大约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会场的声音渐渐消弱,所有代表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只有在第二层的记者席上不断传来“嘭嘭”的镁光灯爆鸣声。

当会场形成秩序之后,于右任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扩音器中气十足的说道:“我宣布,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正是开幕。”

洪亮的声音穿过扩音器,在整个大会堂里回荡着。很快,全场的掌声如同雨点一般飞快的响起,有人激动,有人叹息,也有人毫无表情。

吴绍霆借着这个机会向左侧坐席看了一眼,他看到了林长民正在与熊希龄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而熊希龄的脸色是一股冰冷和坚毅之态,彷佛就像是战场上的勇士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似的。他在心里冷冷的哼了一声,暗道:今天我就要结束这场闹剧!

于右任等着掌声停下,随后又说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开场白,一边提前介绍本次国民大会的宗旨和章程,一边又把会议结构穿插的做了说明。整个前奏进行了几分钟的时间,等所有虚言程序都走了完了,他才开始宣布国民大会进行第一部分议程,听取执政府时期的工作报告以及审核国家财政。这一个环节几乎是整个会议当中最枯燥的部分,按照原计划由执政府的各部门部长上台陆续做工作报告,差不多会进行一整天。

不过对于一些第一次参加这样大会的地方代表,仍旧是心怀激动之心,认真的等待听取执政府的工作报告。

正当于右任准备邀请政务厅总理梁启超上台发表报告时,吴绍霆对坐在身后的邓铿交代了一句,然后邓铿站起身来飞快的跑上了演讲台,来到于右任身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整个会场都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所有人还是保持着肃静,只当是有什么突发事件等待处理。于右任用手遮着扩音器,压低声音迎着邓铿问道:“做什么?”

邓铿同样压低声音说道:“吴执政交代,由他第一个做政府工作报告。”

于右任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台下,又看了看另外一边的梁启超,这才对邓铿说道:“可是这不合程序呀。”

邓铿继续说道:“总之这是吴执政的意思,再者谁先谁后又有什么区别,都是做报告嘛。”

于右任并不傻,他当然知道吴绍霆要求提前做报告肯定不会简单,也猜出很有可能吴绍霆要在国民大会一开始就向熊希龄下手。他虽然拥护民主政治,如果在正常的背景下一定会坚持站在梁启超、熊希龄这边,只可惜庆元会议制造的中德盟约泄密事件实在太伤人心,已经触及了自己的底线。

咬了咬牙之后,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我知道了。”

邓铿随即翻身走下了主席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经过熊希龄这边时,他甚至能看到熊希龄嘴角发出不屑一顾的冷笑。

讲台上,于右任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郑重的宣布:“下面,我们有请执政府大执政官吴绍霆上台做执政官办公厅工作报告。”

全场响起了阵阵掌声,大部分与会代表并不知道做报告的顺序,还以为顺理成章的是由吴绍霆第一个做报告。即便在场有知道顺序的人,这个时候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在心中提着一块石头,该来的总要来的!

在掌声的围绕之下,吴绍霆从容不迫的站起身来,迈步向主席台上走去。虽然在登上主席台的必经之路上要从梁启超、熊希龄等人面前经过,但是他从始至终都目不斜视,心中也毫不在乎这些人的表情。

当他踩着台阶走上主席台时,整个会场的掌声到达最热烈的程度。

来到于右任面前,二人握了握手,又说了一些寒暄的话,之后于右任退到一旁休息席上落座,将整个讲台交给吴绍霆。吴绍霆手里并没有拿着演讲稿,他在调试了一下扩音之后,不疾不徐的对全场说道:“该说的客气话,于先生之前已经都说过了,国民大会是为了国家发展而设立的重要机构,在座的诸位代表理应将心思全部投入在国家发展大计上面,所以不应该在浪费时间。闲话我不再多说。”

全场渐渐安静下来,不管是地方代表还是中央政府的官员,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盯着主席台上,会场空气中的气氛渐渐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顿了顿,吴绍霆目光转向台下熊希龄一边,接着又说道:“在报告政府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之前,为了处理国家面临的危机问题,我必须提前宣布一项决议。”

大会堂里传来一些细微的议论声,虽然规模并不大,但足以体现所有人紧张的心态。

知道内幕的人都捏出了一把冷汗,他们都看得出来吴绍霆真的要动手了。

就在这时,不等吴绍霆开始发难,熊希龄忽然抢先跳了起来,冲着主席台上大吼道:“很好,吴绍霆,真是好的很,你还真有胆量,在如此神圣庄严的国民大会上对付我,你还好意思自诩是民主共和的拥护者!我呸,你就是一个独裁的军阀!”

突如其来的一幕引起了会场一阵骚动,不过因为会场太大,熊希龄的位置又是在最前方,并且手里没有任何扩音装置,即便是扯着嗓子一通大吼大叫,依然只有左右附近的席位能听得清楚。至于坐在后方以及第二层席位上的大部分代表,根本听不见其在说什么,只看到对方毫无预兆的发狂起来。

国会两院的议员最先开始动了起来,有人站起身来张望,有人上前要去劝阻,还有人相互交头接耳的议论。

《》是作者“闽南愚客”写的一部小说,最新。

热门推荐:

第295章 ,湖南溃兵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844章 ,庆元会议的争端第1029章 ,狂热民族心第720章 ,浙军起义第546章 ,计划实施第1125章 ,贸易中心制度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114章 ,下山之后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767章 ,会见海军第1006章 ,紧急会议第85章 ,起义会议第771章 ,威胁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301章 ,小镇鏖战第252章 ,黄埔小将第113章 ,拔出隐患第640章 ,闪击第11章 ,整顿军务第838章 ,讨价还价第25章 ,值班首日第940章 ,吴绍霆的决定第198章 ,返回广州第1015章 ,黄雀在后第1014章 ,螳螂捕蝉第170章 ,会师第292章 ,扶持桂林军政府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110章 ,李琛变节第1184章 ,破坏行动第112章 ,打击报复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496章 ,貌合神离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1124章 ,大陆桥第三兵团第394章 ,汤乡茗的手段第1109章 ,一个不留第274章 ,失而复得第431章 ,绝不善罢甘休第953章 ,毒气弹第971章 ,另一种战场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1144章 ,蒙古铁路计划第1056章 ,南疆门户第638章 ,分割第496章 ,貌合神离第739章 ,日本的诱说第1187章 ,风险投资第530章 ,急流第295章 ,湖南溃兵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访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180章 ,巧遇德国领事第1157章 ,亚洲局势第1008章 ,西北马家军第273章 ,振军第1034章 ,国防部会议第119章 ,误入闺途第401章 ,北上前第278章 ,商队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1131章 ,开辟新战场第32章 ,遭遇劫案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705章 ,闽军之难第625章 ,北洋之内第137章 ,无奈阵亡第218章 ,全省一统第849章 ,采取行动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300章 ,布局第1020章 ,列车炮第1110章 ,摆架子第1184章 ,破坏行动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99章 ,二十三镇安置事宜第302章 ,湖南团成立第1093章 ,欧洲新局势第95章 ,调任营长第473章 ,发展工业第212章 ,湖南,广东第337章 ,决战战场第508章 ,再逼第1064章 ,中英双方第1112章 ,和谈前提第1216章 ,变相而谈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718章 ,两头局势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112章 ,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