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前兆

新书推荐:

等到孙子道上车离去之后,章淳钰赶紧捡起了那份电报,丢尽了一旁烧水的炉子里面。他马上下达命令,为了遵循师长临行之前的命令,师部必须派出军官亲自到立堡督导场地之事,随后把几名并非自己的亲信军官都支走了。

在把闲杂人等都肃清后,他对自己的副官招了招手,说道:“派人把消息发到城内,告诉二十七师、二十八师一切照计划进行。另外,把那几个日本代表团的人叫过来,就让他们待在师部这里就行了。”

副官点了点头,应道:“是,我这就去。”

没过多久,副官再次返回,身后还跟着五个身穿三十五师军服的人。除了为首的是一个中国人,其余四个人都是日本人。章淳钰在见了这些人后,对他们说道:“你们现在别到处乱跑,总之该你们上场的时候我会通知你们,暂时就留在师部这里吧。”

为首的中国人把章淳钰的话翻译了一遍,其中一个个子较高的日本人果断的点了点头,然后用生疏的汉语说道:“我们知道了,多谢章师长给我们这次机会,请你们放心,我们日本方面一定全力支持你们这次兵谏。当你们行动成功时,我们会向你们的元首呈递一份我们天皇的亲笔国书,希望能说服你们的元首放弃鲁莽和愚蠢的行为。”

章淳钰冷眼看着这些日本人,他怎么看也不觉得这几个人像外交使节,一个个表情冷漠、姿态一致。不过他顾不上这么多,反正自己收了日本人的钱,顺便替他们办点事而已,再者这次兵谏风险极大,也需要借助日本政府的影子来增加参与兵谏者的底气和影响力,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哪怕事败之后也有一条备用的退路。

在与日本人交代一番之后,章淳钰离开了师部,并派手下守师部帐篷左右戒备。他来到附近第三十五师师部警卫营的驻扎点,在这里召集了自己的几员亲信将领,小心翼翼的进行了一次碰头,把等下行动的计划强调了一遍。

按照他们之前制订的计划,晚上八点钟时张作霖、冯德麟、孟恩远等人会从城内来到军营,与三十五师这边会面,之后再以有要紧事向元首汇报为理由前往小楼。等张作霖、冯德麟二人进入小楼后,师部警卫营必须第一时间控制小楼的元首护卫队,与此同时四十五团派人在集团军司令部直属警卫团营区点火,在协助警卫团扑火时抢占警卫团团部,彻底控制整个苏家屯营区。

三十五师的大部分将领都是土军阀出身,本以为接受中央政府的强行整编就没事了,权且当作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可是万万没想到中央政府是打算让他们上前线打仗!不管是打东北军阀,还是打盘踞在东北的日本人,这些都是他们强烈反对的事。中央政府要打仗凭什么让地方军队当马前卒?再者这个时候国家好不容易安定,谁他妈的想动刀动枪的?之前东三省与热河一直关系紧密,这不是故意挑拨吗?

正因为如此,经过日本人从中撮合,又假借了东三省不少将领的名义,软硬兼施之下终于说服以三十五师为首,发动这次兵谏。反正兵谏是一种进谏的方式,他们又没打算真要了吴绍霆的命,哪怕惹毛了吴绍霆,中央政府也不可能把三十五师全部枪毙了。

晚上六点钟时,北方的天色已经完全进入了夜幕。

奉天城南城区省府公馆外,一辆轿车快速的沿着街道行驶而来,在公馆大门口停了下来。公馆门口的侍从看到车牌号码后,确认这是一辆政府的公用车,连忙上前来打开车门。车内走出来一个身穿旗装的中年人,直接对侍从问道:“许大人住哪个房间?”

侍从怔了怔,疑惑不解的说道:“您说的是哪个许大人?”

中年人不耐烦的说道:“黑省来的许大人,他现在在哪个房间?”

侍从一脸为难,吞吞吐吐的说道:“这……这,小人可做不了主,您得去前台问。”

中年人于是不再多说话,快步踩着门前台阶走进大门,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一名文员随从。虽然两个人面无表情,可是谁都能感觉出来他们急促的情绪。

走进公馆大堂后,中年人还没有走到前台,忽然看到大堂靠窗户的休息区坐着两名身穿军装、挎着手枪盒的军官。与此同时,这两名军官也看到了他,立刻带着疑惑的表情站起身来,显然双方都是认识的。

中年人索性不去前台,直接迎着这两名军官走了过来,不等对方开口发问,他抢先问道:“你们许师长呢?在哪个房间?”

其中一个上尉军衔的军官上前一步,沉着的问道:“毕大人,您怎么突然来奉天了?您不是不打算参加这次春季军操吗?”

中年人正是黑龙江省督军毕桂芳,本是满族旗人,北洋政府时期出任驻海参崴公使随员,后因沙俄策动外蒙亲王叛乱而受袁世凯调任黑龙江省,主持两国边疆的外务。而他一直在追问的“许大人”,则是黑龙江省陆军第一师师长许兰洲。

尽管毕桂芳是黑龙江省督军,然而在黑龙江真正掌握实权的还是手握军权的许兰洲。许兰洲代表的是黑龙江地方军政势力,而许兰洲则是北洋中央的代表。当初袁世凯命令毕桂芳上任黑龙江督军时,许兰洲与张作霖相互串通,试图排挤毕桂芳,目的就是不希望北洋政府伸手太深,只可惜当时因为外蒙古事件愈发严峻,再加上北洋政府态度强硬,最终只能容忍下毕桂芳。

关于这次春季军操的命令,毕桂芳曾经与许兰洲有过商讨,但许兰洲早有自己的打算,对毕桂芳一直是爱理不理。无奈之下,毕桂芳索性什么都不管,把这件事全部推给许兰洲来处理,因此受邀来奉天出席春季军操时,他本人一开始就没打算参加,只让许兰洲代理自己前来就是,反正许兰洲也巴不得削弱督军的代表性。

只不过就在昨天晚上,毕桂芳收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为此他顾不上与许兰洲的明争暗斗,立刻搭乘火车来到抚顺,由于奉天火车站这段时间一直在转移北一集团军而遭到军方的封锁,因此不得不转为轿车开进奉天城,好在还是提前赶到了。

“你们先别管那么多,许师长人呢?我有急事。”毕桂芳大声的喝道。

“毕大人,您来之前也不通知一声,这会儿只怕许大人不太方便接见。要不然您先在这里稍等一会儿,在下先去楼上通报。”上尉面对毕桂芳的威压,脸色略略有几分不好看,尽管他是许兰洲的人不必给毕桂芳面子,可对方好歹是一省督军,自己犯不着得罪高层的人。

“还要通报?我是什么人?我是外人吗?我这次可是来救他的命的!”毕桂芳生气的大喝道,引的大堂其他人纷纷向这边看来。

“大人,不管怎么说,也得有一个礼数的说法呀。”另外一名军官插嘴说道。

正在毕桂芳要继续发脾气的时候,大堂楼梯口传来了熙熙攘攘的声音,只见一众人从楼梯转弯处出现,下楼向大堂走来。这一行人前前后后都有身穿军装的人跟着,簇拥在中间的不是别人,正是毕桂芳要找的许兰洲,而此时许兰洲刚好在跟另外一名上校军官谈着话,从这名上校军官的军服上来看,应该是奉天军队的军官。

先前跟毕桂芳说话的那名上尉赶紧跑了上去,对许兰洲说了几句话。

许兰洲这才抬头一看,看到毕桂芳站在不远的地方,他首先也是惊愕不已,怎么好端端的毕桂芳突然跑到奉天来了?

毕桂芳带着一副严肃的表情,大步流星的来到许兰洲面前,他看了一眼站在许兰洲身边的奉军军官,自己并不认识,于是调整了一下态度说道:“许师长,我有些事要找你单独谈一谈,这件事非常重要。”

许兰洲脸色很郁闷,他说道:“毕大人,你大老远的突然跑过来,纵然有千般万般的急事,发了电报或者要一通电话也行,有必要如此劳顿吗?”

《》是作者“闽南愚客”写的一部小说,最新。

热门推荐:

第9章 ,留下印象第159章 ,起义前夕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594章 ,段祺瑞之见第250章 ,先发制人第631章 ,合江开战第3章 ,码头别见第589章 ,西南密谋第784章 ,正式宣布第1162章 ,正式国谈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880章 ,巩固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1022章 ,游斗第229章 ,粤汉铁路第772章 ,滨口雄幸的外交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956章 ,血染鸭绿江第806章 ,彼此的计较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队第614章 ,年后南方第1042章 ,罪证第1084章 ,以地换时间第160章 ,同志们,革命!第92章 ,大校场上第546章 ,计划实施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3章 ,码头别见第1184章 ,破坏行动第1055章 ,南亚殖民第135章 ,内部不和第1135章 ,改制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551章 ,签署盟约草案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688章 ,火车站遇刺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96章 ,蔡乃煌的汇报第150章 ,黄埔洽谈第724章 ,梧州火车站第966章 ,大战在即第106章 ,阴谋诡计第826章 ,损伤第829章 ,穷途末路第1175章 ,沙俄两大政权格局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167章 ,重伤第942章 ,各派的主张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1208章 ,冯国璋病危第677章 ,巨变发生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98章 ,旧部后哨第743章 ,双方心思第360章 ,紧盯第226章 ,丁家花园重逢第141章 ,演习之后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109章 ,赵声暗害第1038章 ,愚公行动第1166章 ,签署和约第1099章 ,大陆桥第二兵团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137章 ,无奈阵亡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548章 ,东南沿海铁路网第460章 ,上海行动第827章 ,白热化第815章 ,西线破竹第194章 ,龙济光使者第1144章 ,蒙古铁路计划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192章 ,国内山雨之前第1021章 ,黄海海战第281章 ,伏击第292章 ,扶持桂林军政府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178章 ,起义告捷第424章 ,在日本第1222章 ,尼古拉耶维奇的决心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会议第266章 ,两面的重伤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490章 ,推心第912章 ,暗流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1017章 ,江界会战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283章 ,新年第5章 ,初识倪端第765章 ,见曹锟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1033章 ,联合军团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119章 ,误入闺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