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东三省体制

李承晚、李东宁等人用了三天时间,召集了一部分朝鲜独立运动组织的成员,当然这些人并不是全部的核心成员,仅仅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可以联络到的成员。()张孝准则安排北京大本营军情局负责整个朝鲜临时执政府选举大会的安全工作,同时严格的审查每一个被邀请参加大会的成员名单,然后归纳并分配安全等级。朝鲜在日本统治了这么多年,再加上这段时间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往来动作不小,让一些被日本收买的间谍混入其中可能性很大,因此一定要做好周全的准备工作。

在五月二十六日这天,朝鲜独立运动组织成立朝鲜复国临时执政府的选举大会正式召开,除了由中华民国代表、德国外交代表营造的隆重气氛之外,可以说整个选举大会就像是一场过家家,甚至相比起梧州执政府大选都相差万里之远。这个选举大会前后持续了三天时间,毕竟早在上海的时候,金溪范等人已经制订了一套详细的临时政府执行方案,如今仅仅是将这套方案执行出来,并没有太多需要消耗时间的地方。

经过一番严肃的争论,最终临时执政府的名称暂定为“朝鲜民族复国临时执政府”,临时执政府推举朝鲜高宗李熙为国家元首,李东宁为执政府第一届总理大臣,负责发起第一届临时内阁。在内阁人选上,北京大本营做了一些相关的干涉,暗示李东宁任命李玮鈡为复国军筹备处大臣,李承晚为外务大臣,其他无关痛痒的职位则由李东宁自行任命。

为了临时执政府的联络沟通工作更顺利,吴绍霆要求李东宁聘任中国官员担任临时执政府的官员,在他的推举之下,张孝准兼任执政府的国土政策官、王程云兼任内阁办公室设备主任。前者是协助临时执政府规划已经通过军事行动收复的国境管理工作,后者在名义上中国向临时执政府提供物资设备的管理员,实际上是控制整个临时执政府的资源。

虽然聘请他国人士担任本国官员的先例不胜枚举,但毕竟是带有一定的侵略色彩,这让以李东宁为首的朝鲜知识分子感到很忧虑,可是李玮鈡、李承晚等人则对此事并无异议,甚至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援助。因此,李东宁只能无可奈何的承认了这一点。

到了五月月底,原本定于五月下旬向日本宣战的计划,由于“双五协定”以及朝鲜问题而不得不推延下去,但是吴绍霆认为最迟不应该超过六月上旬,毕竟日本向朝鲜增兵和扩兵的速度每天都在给中日决战制造压力。关于旅顺租界和南满铁路的问题,中日双方代表团仍然僵持不下,可就在这样一个双方都是昏昏沉沉的政治背景之下,吴佩孚雷烈风行的制订了朝鲜复国军编组计划,吴绍霆甚至没有仔细去过目便交代下去开始执行。

吴绍霆从那笔八千万日元的租金款项中抽调了一千万日元做为第一期援助朝鲜临时执政府的资金,当天傍晚在北京大本营成立了朝鲜复国军筹备处。

在吴佩孚的计划书中,他将第一期朝鲜复国军编成一个旅的编制,而番号则正式定为“朝鲜民族独立军”,序列是第一混成旅。整个征兵工作将会在六月一日正式开始,而这一个日期也将成为朝鲜建军的重要纪念日。独立军的兵源基本上规定为朝鲜侨民和朝鲜流民,训练基地设置在承天南郊沙河堡的山区里,所有设施和外围地形都属于保密状态。

征兵宣传工作并不公开,仅仅是通过原朝鲜独立运动组织的通讯网络散播出去。北京大本营军情局对所有应征的士兵都建立一份档案,虽然不至于严格到对每个新兵都进行监控,这样不仅会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同时还会引起朝鲜人的不满,但是一旦这些新兵被送到训练基地之后,是绝对严格限制外出。

第一混成旅的军官人选,一部分是从其他集团军抽调而来的黄埔系军官,这一部分黄埔系军官将会成为朝鲜独立军的骨干,另外一部分同样是黄埔出身的军官,但全部是刚毕业的正则班第六期军官。当然,之前通过朝鲜独立运动组织资助、介绍到各国军校的朝鲜籍军官,也都在第一时间接到征召通知,从各地军校即刻赶往北京报道。

就在朝鲜临时政府和朝鲜独立军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时,在河南、山东地区的国防军第一师和国防军第四师同样正在秘密向东三省调遣。国防军的调动一直是处于机密状态,早在五月初便开始陆续展开转移工作,除了一些重型设备是通过飞艇和船只运送之外,人员一律乘坐火车。第一师和第四师的集结点并不在奉天,而是先抵达锦州安置,等到正式向日本宣战时则依照战场情况来分配作战地点。

不仅如此,经过三十五天时间的整顿,东三省第一路军的整编军务工作业已大功告成,在这方面吴绍霆不得不佩服蔡锷知兵懂兵,东北三省地理复杂、军队混杂,更有兵匪一家的常年陋习,却没想到即便如此,蔡锷仍然敢立下军令状,把三省军务打理的有条不紊。

按照蔡锷的规划,奉天卫队总司令为张作霖手下少有的一个“秀才将领”杨宇霆,吉林卫队总算则是孟恩远的外甥高士傧。黑龙江卫队总司令名义上是提拔了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侄子赵作远担任,事实上赵作远在此之前只不过是东三省总督府的一员文职,根本不懂得任何军事事务,更没有统帅一省军队的雄心壮志。此举的目的一方面是给赵尔巽一些面子,为其在兵变事件中站在中央政府的立场上给予表示,另外一方面中央政府也好趁机安排人“辅佐”赵作远,将中央的势力更深入东三省的军队之中。

杨宇霆,字邻葛,系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奉天法库(今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叁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叁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张作霖死后,杨欲夺取东北军政大权,东北易帜典礼当天拒不参加集体留影。1929年1月10日,杨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推说晚餐再说,后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晚上杨宇霆与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被高纪毅、谭海率领六名卫士杀害于“老虎厅”,奉天称此事件为“杨常而去”。

安排辅佐“赵作远”之人,正是国防大学中央校区第一期毕业生徐永昌。徐永昌原本就读于北京陆军大学第四期,后来在全国军事院校整顿过程中,北京陆军大学的资源与国防大学合并,迁入南京之后便成为了国防大学中央校区的一部分。所有之前在北京陆军大学学习的学员在中央校区继续完成学业,由于国防大学采用了更为科学、效率的教学办法,因此不少陆军大学四年制的科班缩减到三年制。

张作霖顺理成章的出任东北三省第一路军代理军长,虽然这个军长前面冠以“代理”二字,这只不过是因为兵变事件而故意给其留下一个“记号”,无论是中央还是东三省地方几乎都很清楚,一旦战事正式爆发,谁也不会计较这个代理不代理的问题。

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1078章 ,联合参谋部第853章 ,亲信会议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忧第1131章 ,开辟新战场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1131章 ,开辟新战场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忧第1067章 ,狮城海军基地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281章 ,伏击第514章 ,再次先发制人第395章 ,陈其美的阴谋第231章 ,在瀛台第1154章 ,五年裁军第284章 ,陈炯明回归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1030章 ,收网第32章 ,遭遇劫案第594章 ,段祺瑞之见第917章 ,行刺第185章 ,编遣第二师第43章 ,见龙济光第854章 ,四天的布置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1159章 ,沙俄首都沦陷第105章 ,又见不屑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44章 ,立功升官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1133章 ,体制争议第253章 ,战贺州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756章 ,对话吴佩孚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队第822章 ,上海舰队第453章 ,孙中山的考虑第961章 ,通电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第546章 ,计划实施第1181章 ,目标在美国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940章 ,吴绍霆的决定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1203章 ,一战预测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631章 ,合江开战第664章 ,动变第1120章 ,亚洲扩张第900章 ,长乐海防线第514章 ,再次先发制人第293章 ,不败为上第1007章 ,弥彰西北第990章 ,三十八师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292章 ,扶持桂林军政府第142章 ,总参谋长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147章 ,革命党归第436章 ,刺杀案的新线索第316章 ,江西军南下第664章 ,怒火第871章 ,五天时间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51章 ,设计营救第658章 ,见冯玉祥第342章 ,何应钦执行任务第92章 ,大校场上第975章 ,山地狼行动结束第756章 ,对话吴佩孚第1077章 ,朝鲜预警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050章 ,行前事务第946章 ,第三次会谈第1033章 ,联合军团第672章 ,五十惨案第749章 ,新式装备第153章 ,盘下码头第89章 ,反腐行动第649章 ,离间第898章 ,黄兴的变化第541章 ,袁世凯之悟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668章 ,壮士暮年第1040章 ,吴佩孚的决心第1056章 ,南疆门户第773章 ,吴绍霆强硬态度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422章 ,压力之下第503章 ,梁启超的拜访第1114章 ,预言第323章 ,援闽计划第558章 ,码头上第88章 ,贪污事件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