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突袭

颂比亚上校的这声“教官”喊得相当地道,这不仅是指汉语发音,而且也是指时机,如果没听到这声“教官”,彭汉遗或许会狠批一顿颂比亚指挥官,因为当这位亚盟安全部队司令官赶到这座兵营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兵营的防卫措施很松懈,甚至没有建立起防空掩体,当他的直升机靠近兵营的时候,无线电台里也没有收到任何主动询问的信号,而且,直到他的直升机在操场上降落,也没有任何哨兵有过来仔细查看一下的意思,空中航线管制如此,只怕地面交通管制也是如此,这要是敌国特种兵化装突袭,恐怕这里的指挥官就要做俘虏了。

这或许也不能全怪前线指挥官,毕竟,亚盟军队抵达这里不过两天时间,还有许多事情没有理顺,能够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搭起帐篷营地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再说了,当直升机降落的时候,吹起的强风掀飞了许多军用帐篷,哨兵们都忙着追赶帐篷去了,哪里会去关心直升机上坐的是什么人呢。

但是彭汉遗并不这么想,他坚持认为,军人就是要随时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局势危急的地区执行军事任务,必须以应对战争的姿态应对任务。

也正是这声亲切的“教官好”,让彭汉遗心头的怒火消去了一半,他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身穿暹罗陆军军装的上校军官,觉得此人确实眼熟,应该就是他在国防大学执教时的一位学员,而且他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中暹混血的暹罗军官,只是想不起他的名字了,暹罗人的名字确实有些难记。

“我认识你,你是暹罗军官,在国防大学深造过,只是想不起你的名字了。”彭汉遗仔细回想,但是终究想不起来此人姓名。

“差诺.颂比亚,长官,我叫差诺.颂比亚,后来我起了个中国名字,叫查诺亚。”颂比亚上校做了番自我介绍。

“查诺亚?这可不像正经的中国名字。”

彭汉遗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军官的名字上多费口舌,而是立刻提到了兵营戒备松懈的问题。

“我看你这里戒备松懈的很,如果换了平时,我立刻撤了你的职,换其他人指挥这里的部队,不过考虑到你们刚到这里不久,而且好歹你也做过我的学生,师生之情也不能不顾,先给你一个机会改过自新,以后,我不希望再看到我手下的部队这么散漫,军队依靠什么打仗?就是依靠士气、纪律,这两样东西少了哪一样都不成,再好的武器,如果没有高涨的士气和严格的纪律,任何部队都不可能打胜仗。”

“是教官的训斥,我一定谨记在心”

颂比亚当然清楚彭汉遗这个国防大学战术教官的脾气,自然是不敢马虎,立刻叫来参谋,布置一番,加强兵营戒备,然后询问彭汉遗过来的目的,得知对方是到阿拉斯河边境前沿地带视察,于是便亲自带着这位顶头上司赶去边境线,他也终于如愿以偿的再次坐上了中国制造的直升机。

指挥部与最近的边境哨所的直线距离居然超过二十公里,这让彭汉遗有些不满,虽然颂比亚解释说是为了指挥部的安全考虑,毕竟,边境那边的德军大炮的射程很远,距离边境太近的话,指挥部一旦被炮火端掉,那么边境的亚盟安全部队就会立刻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这话虽然有些道理,可是彭汉遗却不以为然,阿拉斯边境多山,完全可以依山凿洞,将指挥部设在坑道里,既可以避炮,也可以防空,而这个暹罗上校居然想不到这一点,难道当年在中国国防大学学习的那两年里他一直是在混日子不成?就算刚刚抵达驻地,至少也应该开始进行凿洞的准备工作了啊。

细问之下,彭汉遗终于明白颂比亚上校为什么不能在山里凿洞了,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工程器械不齐全,而在山上凿洞,光靠铁锹、镐头是不成的,要想在阿拉斯边境的石头山里凿出足以隐藏指挥部的坑道,必须有工兵支援,可是现在,不仅亚盟没有派遣工兵部队过来,而且伊朗王军也没有派遣工兵部队,颂比亚本想用炸药和风镐试试,但是问题是,现在他手里不要说风镐了,就连炸药也没多少,总不能从炮弹里把那些装药抠出来用吧。

一句话,边境的亚盟部队战备措施根本就不到位。

“如果是中国部队在这里,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战备不到位的情况的。”

彭汉遗对着颂比亚发了阵牢骚,不过也仅仅只是发了阵牢骚而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颂比亚向他要风镐和炸药,可是他手里也没有,因为上级根本就没拨,而且他现在还没到过司令部呢,他是直接从中国边境飞过来的,中途转了两次飞机。

“难道我们到这里,只是来散步的?”颂比亚上校问明情况,不由有些纳闷。

彭汉遗也有同样的疑问,他不清楚亚盟安全理事会是怎么安排的,可是现在的事实就是,伊朗西北边境的亚盟安全部队根本就没有做好战备,难道真像颂比亚从西奈半岛出发时收到的命令那样,一旦遭到敌军大举进攻就立刻撤退不成?

具体负责执行亚盟安全理事会军事决议的部门是安全理事会下设的一个“安理会军事联席会议”,现在依旧由中国三军总参谋部派驻一帮高级参谋在那里坐镇,各国将军轮流坐庄,按说那些高级参谋都是国防大学的优等毕业生,不可能疏忽到这种程度,所以,彭汉遗有些奇怪,他甚至开始怀疑,派驻安全部队到阿拉斯边境地区,这个举动本身是否只是一个政治象征意义呢?难道亚盟安全理事会并不打算真的与德国、意大利军队针锋相对?

真相到底如何,这很难说,毕竟,现在的欧洲轴心国集团是如日中天,而且现在是冬季,并不是开战的好时候,所以,以彭汉遗的专业眼光来看,驻扎在伊朗西北边境的这六千余人的安全部队与其说是为了执行亚盟安全理事会的决议,倒不如说是在做一个姿态,用来警告德国,不要挑衅亚洲的利益,而这一担心也并不是亚盟的杞人忧天,随着欧洲的屈服,纳粹德国似乎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只控制黑海和里海地区的油田了,中东这个地区,那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就像一块滴着油的肥肉,时刻吸引着纳粹贪婪的目光,而且,意大利的法西斯集团也非常希望在中东的石油利益中分一杯羹,这从意大利政府积极策动阿拉伯半岛的内战中就可以看清楚,幸好有亚盟主持,才算是迅速结束了阿拉伯半岛部落之间的关于石油收益分配的纠纷。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彭汉遗的个人看法,实际上,他在奉命上任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过任何明确的指示或者是暗示,要他在阿拉斯边境地区做什么,他只能根据一个军人的责任完成他份内的工作,而且,他从来也没指望指挥拥有数千名战士的连语言都不相通的轻步兵集团去对抗精锐的德国军队,或许,在阿拉斯边境地区,彭汉遗的唯一作用就是向亚盟各国显示中国保护亚洲利益的决心。

想到这里,彭汉遗突然想起一件事,今天下午,按照日程安排,他应该参加一个记者招待会的,以亚盟安全部队驻伊司令的身份向各国记者通报阿拉斯地区的局势发展。

看看时间,现在虽然距离中午还早,但是毕竟记者招待会和司令部都设在德黑兰,虽然是乘坐飞机从中亚军区赶来,而且可以乘坐飞机赶去德黑兰,不过这时间还是很紧,所以,彭汉遗决定缩短视察边境的时间,并且谢绝了颂比亚指挥官到指挥部吃午饭的邀请,就在前线哨所里与士兵们一同吃了锅杂烩饭,然后在下午一点钟之前就乘坐飞机飞离了边境线,赶往伊朗首都德黑兰,直升机速度慢,中途不得不换了架军用运输机。

但是,彭汉遗乘坐的这架军用运输机并没有按时抵达德黑兰,因为就在飞机飞过大不里士上空的时候,飞机驾驶员突然收到了来自大不里士机场的紧急通知,并且按照机场的要求在大不里士机场紧急备降,不仅这架运输机中止了飞行计划,同一时间,几乎所有装备有电台的并且正在伊朗西部领空飞行的民用运输机和军用运输机都紧急寻找最近的机场备降,而这一备降命令来自于伊朗防空司令部,与此同时,多数伊朗东部机场驻扎的战斗机也紧急转场德黑兰、大不里士等城市的空军机场和民用机场。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许多人感到措手不及,也有些惊慌,虽然彭汉遗并没有觉得惊慌,不过他确实也非常惊讶,因为当他走下飞机之后,向大不里士机场方面追问备降缘由的时候,对方直接告诉这位亚盟驻伊安全部队最高指挥官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就在半个小时之前,土耳其军队突然越过土伊边境,在宽达五十公里的正面向伊朗发动了军事进攻,而且,伊朗西部边境的数座城市也遭到了土耳其空军的猛烈轰炸。

种种迹象表明,土伊战争已经正式爆发了,而土耳其是轴心国集团的重要成员,该国军队不仅直接参与了对苏联的军事进攻,而且在该国境内也驻扎着至少十五万人的德国、意大利军队。

如果土耳其进攻伊朗,而且是不宣而战,这只能说明一个情况:轴心国很有可能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不然的话,土耳其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冒险进攻亚盟正式成员国伊朗,这实际上等于是在向整个亚洲联盟宣战,会导致亚盟的“集体防卫体系”自动启动。

就在彭汉遗为伊朗的局势而感到忧虑的时候,大不里士城里已经响起了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中国帮助建设的远程警戒雷达站已经发现了来袭的敌国机群,但是对方飞行高度很低,发现机群的时候,距离城市已经很近了。

“将军请跟我来,机场有防空洞。”

一名伊朗空军少校赶到彭汉遗少将身边,强烈建议少将先生立即前往防空洞躲避空袭。

“不我要站在这里,看着你们战斗,而且,中国驻伊空军部队也将前来助战,我希望亲眼看到中国的战斗机在保卫这座城市的领空和人民。”

彭汉遗果断的拒绝了伊朗军官的建议,同时他也立即向驻扎在阿拉斯河一线的亚盟安全部队下达了全面撤退命令,因为他担心,土耳其军队的进攻或许仅仅只是轴心国的军事佯动作战,真正的重头戏恐怕还是在高加索方向,而根据空军最近几天的侦察,并结合军情局从美国方面得到的情报来分析,德国军队已经将最精锐的山地步兵从东非战场调到了高加索战区,这似乎也在印证着彭汉遗的推测。

事实证明,彭汉遗的推测完全正确,土耳其的进攻确实只是侧翼行动,真正的攻击来自北方,来自高加索地区,虽然彭汉遗并没有亲眼看见德国山地步兵越过高加索防线和阿拉斯河防线,但是另外一个非常清楚的事实证明了他的战略分析,而这个事实就在大不里士的天空中,来袭的敌方空军并不是土耳其空军,而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国空军,至少五十架德国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掩护着同样数量的喷气式轰炸机对大不里士城进行了为时五分钟的狂轰滥炸,空袭的速度快如闪电,伊朗空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而来援的中国空军和兰芳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也没能及时赶到战场,一切都在五分钟之内结束了,而大不里士的苦难却才刚刚开始,当天晚上,德国空军再次出动,这一次他们动用的是大群的螺旋桨轰炸机,虽然这些德国飞机遭到了中国空军和伊朗空军夜间战斗机的拦截,但是由于敌机数量太多,大不里士再次陷入一片火海。

城市在火海中燃烧,人民在火海中哭喊,各国记者在得到消息之后蜂拥赶到城市,他们用笔和照片将纳粹空军的暴行忠实的记录下来,并展示给亚洲各国的人民。

事实再一次证明,世界并不太平,公理与正义再次遭到了践踏,伊朗城市遭受的苦难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亚洲人民不想成为敌机炸弹下的亡魂,就必须再次团结起来,将手中紧握的正义之剑挥向邪恶的敌人,斩草除根。

第532章 犯颜直谏第880章 挑战与反击第1190章 代号“詹姆士”第135章 灰色势力第839章 人在异国第1179章 共识(上)第551章 西康(上)第774章 豪情万丈第1227章 “第二战场”(上)第914章 南洋试验田(下)第523章 利益与利益第1175章 演戏(上)第746章 友谊与背叛第857章 火药桶第894章 夜战勿里洋(下)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426章 利益互补第955章 坦克战第1036章 进军(下)第662章 进京(上)第925章 安加拉1号站(上)第30章 倾轧(下)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79章 滠口第352章 北巡(下)第123章 试办共和第1094章 南亚方案第778章 战俘们第456章 中秋密谋(下)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851章 戈壁滩上第682章 国战(上)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400章 金融阻击战第1018章 掉包计(下)第604章 尽忠职守第131章 鸡犬升天第110章 远来是客(下)第463章 四两搏千斤(上)第276章 形势微妙(下)第648章 经济战(上)第537章 决定性胜利第386章 牺牲品第570章 烟幕弹第1112章 日落(下)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233章 棋子的归宿第879章 爪哇号事件第1098章 飞蛾扑火的舰队第1039章 谢幕(上)第898章 两场战争(下)第1225章 弹射第968章 西山庄园(下)第967章 西山庄园(上)第638章 斗智斗勇第1073章 海空战(上)第934章 1918年第45章 要塞与炮舰第464章 四两搏千斤(下)第122章 清廷密使第699章 处处被动第1184章 全球冲突(下)第1249章 代号“沙暴”(上)第798章 变数与机遇第829章 边塞磐石第237章 厚此薄彼(上)第247章 新女性与新武器(下)第475章 回京之后第272章 笼中之鸟(下)第630章 第一场战斗(下)第6章 先锋官第1052章 猎鹰第1213章 试探第788章 竞争者第888章 中国的战列舰(下)第886章 亚洲的军靴第430章 财政问题(下)第171章 内外交困第1002章 军心可用第599章 单刀赴会第1156章 总统巡边(下)第401章 消息灵通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1238章 坦克突击第393章 秋收行动第1136章 1940年(下)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381章 鱼与熊掌第159章 铜墙铁壁第819章 难得糊涂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1037章 平叛(上)第395章 变起京城(上)第122章 清廷密使第478章 嫡系与杂牌第737章 逆势而行(上)第798章 变数与机遇第645章 短视的代价第491章 1912年(上)第79章 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