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准备打仗(上)

铁路与公路在这个路**错,为了确保铁路交通畅通,并防止事故发生,道口建有一座控制室,专门控制公路上的路障,当火车要过来的时候,控制室的道班工人负责将路障降下,阻止汽车与火车抢道。

控制室的道班工人收入微薄,或许是为了补贴家用,他在控制室的旁边搭了间报亭,兼卖早点,兼任起了报亭老板。

虽然现在才七点钟,天还没亮,气温也比较低,但是报亭的老板却已早早的开张营业了,毕竟这里靠近工业区,到工业区那边上班的工人经过这里的时候或许需要在报亭驻足片刻,买包香烟或者早点什么的,报亭经营的早点也就是烤红薯、枣子糕一类的简单食品,一只油桶制作的炉子就是做早点的工具,炉膛烤红薯,炉子上架了口蒸锅,里头蒸着枣子糕。

这里是郊区,没有路灯,光线很暗,马路上也是静悄悄的,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中,报亭的老板一直坐在烤炉边,整理那些清理干净的红薯,并小心翼翼的控制着炉温,等待着工人上工。

七点零五分,接到火车要通过的信号,道班工人兼报亭老板急忙将路障降了下来,而就在这时,一支车队从北边过来,开道的是几辆卡车,车斗上蒙着帆布车篷,看不出车上装着什么,后头跟着几辆轿车。

看到路障降下,车队就在报亭前停下车,报亭老板朝轿车的车牌上望了几眼,认出那是挂着政府牌照的汽车,难得这么早看见有政府车辆出行,报亭老板确实有些惊讶,再看那些卡车,似乎是军用卡车。

更令报亭老板惊讶的事情还在后头,当火车通过道口的时候,其中一辆轿车的车门打开,里头走下一人,径直走到报亭前,是个五六十岁的汉子,穿着风衣,戴着一顶窄边黑色礼帽,而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人,却是身穿皮衣的青年,那风衣汉子是过来买香烟的,当他走到跟前之后,报亭老板一眼就认了出来。

“你……你……大……大总统?”报亭老板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没错,站在报亭老板跟前的正是现任大总统赵振华,“振华”是他的字,现在他是以字行,“赵北”这两个字却是没人敢当着他的面叫的,那不礼貌。

“哈你倒是好眼力。”

赵北一点也不惊讶,他本来就没打算隐瞒他的身份,因为他现在心情非常好,而且看上去这个报亭老板也不大可能是刺客,更何况,身后那两名保镖就在几步之外的地方站着呢。

赵大总统主动伸出手去,与这位已经有些不知所措的小老板握了握手,少不了一番嘘寒问暖,短短几句来自政府和总统的问候,就使这间寒风中的小小报亭温暖起来,报亭老板长这么大,连市长的面都没见过,平时能说上话的大人物最多也就是路局巡段的段长,现在,他却跟总统握手寒暄,好象是在做梦一样。

当然,赵北身为总统,确实日理万机,自然也不会真的跟一个小老板罗嗦半天,两分钟后,当路障升起之后,赵北拿上这间报亭里最好的一包香烟,会了帐,并向报亭老板道了别,然后迅速回到了他的总统专车里。

报亭主要是为工业区的工人和技师服务的,自然不会有多高级的香烟,雪茄更不会有,赵北也只能勉强用廉价香烟提神,毕竟昨天晚上太兴奋,一夜没睡,有些疲倦。

赵北是从西山宅庐过来的,现在已经到了北京北郊,很快就可以进城了,他现在也需要理一理思路,香烟或许可以帮助他解乏,虽然他确实早已不再是“烟枪”。

车队很快再次向市区前进,天已经有些蒙蒙亮了,但是能见度仍然不是太好,因为有雾,虽然雾不大,但是也足以影响飞机起降和汽车速度,进城的车队走的还是比较慢的。

赵北此次结束休假,匆忙返回总统府,主要是为了召集一次会议,以讨论伊朗的形势。

就在昨天,赵北终于等到了他期待已久的一个好机会,一个可以直接插手欧洲事务的好机会,那就是土伊战争的爆发。

昨天下午,土耳其军队大举进攻伊朗,并入侵了伊朗东部领土,还轰炸了伊朗边境城市,而到了昨天晚上,伊朗就已经正式向土耳其宣战了,当天深夜,亚洲联盟安全理事会也接到了伊朗常驻代表提交的仲裁申请,伊朗王国政府请求亚洲联盟安全理事会尽快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伊朗局势,并且宣布土耳其为侵略者。

仅仅是土伊战争爆发还不足以让赵北兴奋得一夜难眠,让他真正感到兴奋的是德国空军对伊朗城市的狂轰滥炸,这说明纳粹德国已经决心在伊朗制造事端,而且是在明知伊朗受亚盟共同防卫体系保护的情况之下采取的行动,显然,纳粹德国是想与亚盟进行直接正面对抗了,而这种对抗也正是赵北期待已久的,或许德国政府只是想吓唬一下亚洲联盟,但是赵北却决心利用伊朗的危急局势将亚洲联盟拖进这场世界大战,进一步完成他为中国制订的全球战略。

换句话说,赵北期待德国先动手已经很久了,从苏联和德国签订停战协议的那一天起,赵北就一直在盼望着德国给他参战借口,而现在,这个借口找到了,而且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能有什么参战借口比得上主持国际公理呢?能有什么战争借口比得上执行亚盟决议呢?

这几年里,赵北一直在通过新闻媒体不遗余力的对纳粹德国进行针对性的舆论攻击,从纳粹在欧洲建立的那一套“消灭劣等人种”的新秩序到纳粹在东欧地区建立的那一座座隔离营,从纳粹对新闻界的严厉管控到纳粹对统治区民间娱乐的各种限制……总之,只要是能让人对纳粹德国起反感的东西,赵北都通过电台、报纸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利用这种方式消除国民心中对德国残存的好感,毕竟,当年的中德“友谊”那是超越了种族和国界的,那个时候,国民需要接受德国光明的一面,但是现在,国际局势已经不允许国民再对德国拥有太多的感情了,现在,国民需要知道德国黑暗的一面,虽然这黑暗的一面更多的是纳粹集团造成的,但是现在的纳粹就代表着德国,德国=纳粹=黑暗,这个等式一定要在国民心目中建立起来,只要中间的那个“纳粹”不被抠掉,德国就代表着黑暗势力,而中国则代表着光明势力,光明必将战胜黑暗,人民也应该坚定不移的站在光明一边。

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处不在,而且效果也比较明显,以前,一些青年人对纳粹德国的“赫赫武功”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有时候他们私下集会,也会竖起纳粹的旗帜,以示立场,但是现在,纳粹旗号已经基本上没人再用了,青年人已经明白过来,纳粹德国的所谓“赫赫武功”其实并不是德国的战争机器有多么强大,也不是德国的士兵有多么勇敢,纳粹德国在欧洲的胜利完全是沾了中国的光,如果不是中国在“亚洲解放之战”中击败了英国,并使英国失去了大量殖民地,直接导致英国国力衰弱的话,纳粹德国又怎么可能横扫欧陆呢?如果英国不是因为军事力量遭到严重削弱,德国军队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征服了法国呢?如果不是中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沉重打击了英国皇家海军,就凭德国海军那点军舰,只怕还不够英国皇家海军塞牙缝的呢。

所以,纳粹德国到处宣扬它的“赫赫武功”,只会使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产生厌恶情绪,德国这样做,那是贪他人之功以为己有,十分卑鄙,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纳粹居然以此证明日耳曼人种的“高贵”,这简直是士可忍孰不可忍德国人是“唯一高贵”的人种,那么这言下之意,岂非是说中国人也是“劣等人种”不成?只要纳粹德国不改变这种无耻下流的宣传伎俩,中国青年就不会再去崇拜什么“超人的力量”,有大总统崇拜就够了。

青年人中的亲德情绪正在迅速消退,这固然是宣传的力量,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中国国力和军力的日益增强,当祖国已经强大到足以影响世界格局的时候,当祖国的军队已经击败了“日不落帝国”的时候,还有必要去崇拜外国么?完全没有必要了,所以,中国青年对赵大总统的崇拜那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非常狂热的,只要总统一声令下,他们中的多数人将毫不犹豫的走上战场,参加中国的国防军,去“周游世界”,当然,这种说法夸张了些,“周游亚洲”似乎更准确,毕竟,现在的中国,已经在亚洲各国普遍设立了军事基地或者海军基地,保卫盟友的同时,也确保了国家战略的实施。

至于中年人,他们虽然不像青年人那么狂热,不过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对目前的现状非常满意,也正因此,当纳粹德国的铁蹄日益挪向东方的时候,他们也感觉到了一种威胁,这种感觉是建立在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上的,事实告诉他们,纳粹统治并不像纳粹宣传机关宣扬的那样美好,那是一个死气沉沉、谨小慎微的社会。

当青年人和中年人转变亲德立场之后,舆论的准备就算是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趁热打铁,将纳粹德国完全的妖魔化,这个时候,报纸的报道就不必像以前那样“客观”了,必要的夸张和想象是不可少的,中国民众厌恶什么,报纸就应该报道什么,这倒不必赵北去亲自主持,他的手下有一帮这样的足以混淆视听的人才,而心理战部队也将随时跟踪国民心态的微妙变化,并按照这种变化调整战术。

今天赶回总统府召集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心理战,不仅是对本国国民的心理战,而且也是对德国国民的心理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要活学活用,谁占领了道义制高点,谁就可以代表正义。

当然,心理战只是小把戏,重头戏还是钢铁对钢铁、烈火对烈火的战场厮杀,一旦战争开始,中国军队必须将战争进行到底。

所以,今天的总统府会议,主要议题非常明确:准备打仗。

第675章 沉重一击第246章 新女性与新武器(上)第76章 两个特殊士兵第383章 里应外合与声东击西第918章 总统钧裁第274章 吴师长(下)第177章 宴会(下)第13章 南方惊雷第397章 行动迅速(上)第1092章 另一个战略重点第29章 倾轧(上)第399章 又一个迷第421章 南行山东(上)第282章 木偶第928章 干涉(下)第1103章 迎击(上)第990章 告御状(下)第111章 各有打算第133章 青黄不接第192章 棋子第71章 独木难支(下)第185章 擅自行动第731章 布局北满(下)第162章 消炎药第1223章 炮战第989章 告御状(上)第92章 撤退第1239章 狭路相逢(上)第1178章 把握先机第307章 武胜关(下)第1078章 制造战争(下)第337章 战胜之后(上)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224章 功臣与地头蛇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370章 低效与高效(下)第472章 一个人的力量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868章 新局面第440章 事有蹊跷第340章 人心向背第300章 橘子洲(下)第697章 孤掌难鸣第322章 口袋阵与扎口袋(下)第641章 锦州(上)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262章 时局纷乱(下)第62章 破旧立新(下)第957章 游戏规则(上)第780章 初步进展第824章 友好的背后第23章 大时代第155章 掮客(上)第608章 战争准备(下)第619章 贸易制裁第169章 中枢与地方(上)第101章 被服厂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623章 战争已经爆发(上)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1087章 “台风”登陆(上)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881章 各有打算(上)第137章 毁旧立新第912章 轰炸第602章 陷阱第355章 托孤第159章 铜墙铁壁第887章 中国的战列舰(上)第574章 卧薪尝胆第453章 杀伐果决第710章 心腹亲信(下)第232章 四年计划第927章 干涉(上)第160章 愣头青(上)第285章 隐忧第226章 协饷第924章 一面旗帜(下)第1250章 代号“沙暴”(下)第139章 归来第969章 逐鹿(上)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960章 阴谋第1127章 德国来客第760章 交涉(上)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203章 国事与社团第206章 联合拔刀队第332章 无坚不摧第228章 另有任用第494章 军政强人的奋斗第110章 远来是客(下)第1081章 克拉地峡第1270章 飞兵亚平宁(下)第380章 彷徨(下)第336章 骑兵(下)第259章 武穴(上)第154章 战局第175章 赴宴